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临床麻醉分析

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临床麻醉分析

ID:22299004

大小:6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8

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临床麻醉分析_第1页
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临床麻醉分析_第2页
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临床麻醉分析_第3页
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临床麻醉分析_第4页
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临床麻醉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临床麻醉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临床麻醉分析明水县人民医院151700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MPCNL)的临床麻醉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木院接诊的MPCNL患者77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全麻组(37例)与腰硬联合麻组(40例),其中全麻组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处理,腰硬联合麻组采取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处理。观察记录两组麻醉效果、麻醉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腰硬联合麻组麻醉优良率明显优于全麻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硬联合麻组麻醉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皆明显低于全麻组,比较差异

2、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临床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处理,可明显提高麻醉效果,减少麻醉时间,并降低不良反应,值得借鉴。关键词: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全麻;腰硬联合麻肾结石与输尿管上段结石属于泌尿系常见疾病,随着微创手术不断发展与完善,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MPCNL)在该类疾病中也有了良好的应用,有着定位准确、创伤小、取石彻底、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势[1-3],逐渐取代了传统开放手术。但是,MPCNL手术处理中对于麻醉的要求很高,需具备广泛麻醉平面,而且术中要求患者变换体位,会对循环产生影

3、响,使得麻醉管理难度增大[4]。为了进一步探讨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的临床麻醉方法与效果,木院展开了相关研究,现将结果作如下报告。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木院2012年2月-2014年9月接诊的MPCNL患者77例作为研究对象,ASA为I〜II级,术前经B超、泌尿系平片等检查确诊,符合肾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相关诊断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木次研究。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全麻组与腰硬联合麻组,其中全麻组37例,男20例,女17例;年龄18〜67岁,平均(48.6±2.1)岁;肾结石1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9例。腰硬

4、联合麻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16〜69岁,平均(48.8&plUsmn;2.3)岁;肾结石19例,输尿管上段结石21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冇可比性。1.2方法1.2.1麻醉方法术前0.5h,所有患者皆肌注苯巴比妥钠0.1g+东莨菪碱0.3mg,入室后常规监测ECG、NIBP、RR、SpO2,同时开放外周静脉,术中输注乳酸林格液与羟乙基淀粉,速率控制为每小时2〜4mL/kg,冋吋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补液与输入血液制品处理,使得机体循环得以稳定。全麻组采取全身麻醉处理

5、,面罩去氮给氧,药物为咪达唑仑0.04mg/kg、丙泊酚1.5mg/kg、芬太尼3μg/kg、维库溴铵0.15mg/kg,经麻醉诱导后予以气管插管,吸入1.5%〜3%七氟醚,术中静脉通道泵注丙泊酚,速率为4〜8mg/(kg·h),并间断予以维库溴铵与芬太尼维持麻醉。腰硬联合麻组采取腰麻+硬膜外麻醉处理,在麻醉前30min内输入乳酸林格液300〜500mL,取厶侧卧位或患侧在下卧位,头略高15〜20°,于T10〜11椎间隙常规穿刺,向头侧置入导管3cm;腰麻选择L2〜3或L3〜4椎间隙,取25号腰穿针刺入蛛网

6、膜下腔,见有脑脊液流出后,根据患者身高、体重鞘内缓慢注入等比重液2.0〜2.5mL(0.5%布比卡因),注药吋间20〜30s,平卧后将麻醉平面控制在T6以下,术中于硬膜外间断推注0.375%罗哌卡因维持麻醉平面;在麻醉过程中加强患者血压与心率变化观察,若心率<50次/min,则予以静注阿托品0.3〜0.5mg,若血压下降幅度大于基础血压的25%则静注麻黄碱5〜15mg。1.2.2手术方法麻醉诱导成功后,正式采取MPCNL治疗,取截石位,并输尿管插管,经输尿管导管向肾注入适量的生理盐水,若为输尿管上段结石,则可在输尿管镜引导下将结

7、石缓慢推冋肾盂,这样奋利于碎石;变换体位为俯卧位,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处理,采取0.9%生理盐水灌注液,用温水浴箱进行加温,与人体温度相近后停止,约为25〜30°C;于灌注液冲洗下,利用气压弹道碎石机将较大结石谨慎击碎,然后采取超声碎石将小的结石击碎,最后利用灌注泵水压将击碎后的结石全部冲洗出[5】。所有患者术后皆留置输尿管(6F双J管),留置时间约为2〜4周,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确定拔管吋间。1.3观察指标观察记录两组麻醉效果、麻醉吋间及不良反应情况,并对比分析。1.4疗效评价标准本次研究采取的麻醉效果评价标准参阅麻醉效果评定规范与规

8、程中的相关标准执行,其中优:麻醉I级;良:麻醉II级;差:麻醉III级;无效:麻醉IV级[6-7]。麻醉优良率以优率+良率计。1.5统计学处理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字2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