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心理和谐状况及干预研究

中职生心理和谐状况及干预研究

ID:22243658

大小:5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8

中职生心理和谐状况及干预研究    _第1页
中职生心理和谐状况及干预研究    _第2页
中职生心理和谐状况及干预研究    _第3页
中职生心理和谐状况及干预研究    _第4页
中职生心理和谐状况及干预研究    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职生心理和谐状况及干预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职生心理和谐状况及干预研究----心理健康教育论文-->1文献综述1.1心理和谐综述“心理和谐”是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气息的词汇,这一词于我国本世纪初最早出现。在2006年召开的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心理和谐”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出现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会议明确指出“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这既是对“心理和谐”相关研究进行了肯定,更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及发展趋势。此后,国内对于心理和谐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心理和谐研究的起点是对其内涵的界定,而纵观国内目前已有研究成果,心

2、理和谐尚未形成一个准确、统一的定义。中科院心理和谐研究项目组(2008)认为:心理和谐是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和总体感受,这种主观体验和感受是个体在处理自我、家庭、人际和社会问题的过程当中产生的。与此同时,项目组还列出了心理和谐的十个典型特点,即:(1)对生活和工作有较高的满意感;(2)较少的负性情绪体验;(3)乐观、积极、豁达的个性;(4)和谐的家庭氛围以及良好的家庭关系;(5)感受到良好的人际氛围;(6)得到较多的社会支持;(7)较高的人际信任;(8)对社会有较多的积极评价;(9)关注社会焦点问题;(10)倡导和尊重社会规范。石国兴

3、、王紫微(2013)认为:心理和谐在内涵和本质上属于积极心理学的范畴,是能够反应心理内外关系的一种心理现象。它要求个体心理内部的各种要素之间、人事之间、人际之间和身心之间在总体意义上能够达到协调统一,并能在人的心理上体现出一种相对稳定的关系。心理和谐的构成包括四个子系统:即个体内部心理和谐、人际和谐、人事和谐和身心和谐。……..1.2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翻译成英文为GroupCounseling,简称团体辅导(注:本文在下面的阐述中出现的“团体辅导”或“团辅”,均指“团体心理辅导”),部分学者将其翻译为团体咨询。团体辅导在中国

4、发展的时间虽然相对来说比较短暂,但近年来学者们对团体辅导的研究却越来越多,就其概念而言,也是见仁见智,表述不一。苏光(2007)主张:团体辅导属于心理辅导,它是指这样一个过程:以某团体为单位,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作为载体,通过团体成员的自我体验,引导成员间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交流,进而认识到自我潜力,解构自我认知体系,最后改变个体行为动机。刘勇(2007)认为:团体心理辅导也是一种咨询形式,它同样提供心理援助与指导,但是与一对一的个体心理辅导不同的是,团体心理辅导在集体情境下进行,领导者依据成员间共有的问题或成员自觉建立课题小组,经

5、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共同商讨、训练、引导,进而解决成员间共有的发展或常见的心理问题。贾晓波、陈世平(2002)认为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为:教师或者辅导人员,在面临多数被辅导者(学生)的时候,能够依据社会及团体动力的原理,采用恰当的辅助技术,从而帮助学生个体自我了解、自我发展及自我实现的过程。樊富珉(2010)认为:团体辅导的模式是这样的,它在某种团体情境下进行,经过其内部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推动个体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去观察、学习和体验,使之能够认识自我、探讨自我和接纳自我,并能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到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从而发展良好

6、适应的助人过程。……….2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2.1问题提出通过上述文献综述,笔者发现:心理和谐的有关研究越来越全面,团体辅导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现在也呈日趋成熟之势。尽管如此,依然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纵观心理和谐的文献资料,其研究对象已经涉及各行业各个领域,如在校学生、医务人员、农民、教师等,年龄上也包括了老、中、青三代,但是对于中职生心理和谐的研究尚属罕见,上述有关中职生的文献综述也证明了这一点。第二,对于中职生的相关研究大多停留在发现问题、提出对策的理论层面,缺少相关的干预研究。那么,中职生的心理和谐状况究竟如何?如果针

7、对中职生制定一套成长性的团体辅导方案,进而对其进行干预是否有助于改善中职生心理和谐状况?迄今为止,还未发现此类研究。因此,本研究争取在前人研究的有关基础上,对中职生的心理和谐状况展开调查研究,并对其以团体辅导的方式进行干预,从而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2.2研究假设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本研究的实际情况,提出假设如下:(1)中职生的心理和谐水平整体偏低,与常模相比存在较大差异。(2)在进行干预研究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前测,二者没有显著差异。经过一定阶段的团体辅导后,实验组的前后测出现显著性差异,对照组的前后测并没有明显差

8、异,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后测出现显著性差异。………..3干预研究........183.1研究目的........183.2研究意义........183.3研究对象........183.4研究方法........203.5研究结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