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208686
大小:81.5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7
《社会工作行政复习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单选判断名词解释简答论述论述题:一道1、第三条道路2、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国家日益重视社会服务评估3、社会服务机构发展的方法第一章社会行政的含义与构成1、社会行政(社会工作行政、社会福利行政):简单地说是社会福利领域的行政管理活动。具体是指政府社会工作部门和相关社会服务组织对社会福利工作进行管理,实施社会政策,从而满足民众各类福利需求的活动。2、社会行政的发展1)民间社会服务的开展促进了社会行政的发展。早期英国的《济贫法》和济贫院。工业革命后,许多私人救助机构的设立。“慈善组织会社”的成立,被认为是民间服务机构社会行政的幵
2、始。2)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促进社会行政的发展。美国1933年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1935年颁布了《社会保障法》;英国1601年《伊丽莎0济贫法》,1942年《贝弗里奇报告》;徳国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社会保险制度。3)社会行政作为一种专业方法的发展。3、社会行政的要件1)社会政策是社会行政的基础。社会行政就是实施社会政策的过程。广义的社会政策不仅包括政府的政策法规,还包括相关组织的原则规定。2)社会福利资源一一包括物质性资源和服务性资源。3)社会福利系统(社会服务及管理机构)在现代社会,实施社会福利的组织系统有三个:非正式社会
3、福利系统[初级社会群体组成]、正式社会福利系统(政府性的社会福利系统)、社会性的社会福利系统[社会组织]。4)社会行政人员在社会政策执行系统和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政策实施设计和对服务活动进行协调、督促的人员。是社会行政职能的承扪者,他们对冇效地实施社会政策、实现政策FI标负有直接责任。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政府系统实施社会政策的推动者和政策实施框架的设计者;另一部分是与具体服务相连的行政人员,他们具体负责组织、协调服务活动,以促进服务的落实。5)社会服务人员是直接将社会福利资源传送到政策对象手屮的工作人员。(服务的最末环节)第二
4、章社会行政的层次、内容与功能1、社会行政的层次(宏观社会行政、微观社会行政)1)宏观社会行政:指在政府社会行政系统中和在大型非营利性组织中,从事政策的执行设计、为其建立条件及规则,并综合性的推动政策实施的活动。2)微观社会行政:指在政府或社会服务机构屮比较接近于具体服务的棊层从事的行政管理活动。3)(客观题)宏观社会行政与微观社会行政之间的关系A性质:宏观社会行政是在宏观层次上,在更大范围内,面对复杂的情况对推行政策的设汁、筹划和组织。微观社会行政则主要面对局部地区、具体问题。B结构:宏观社会行政是对于实施某政策的总体设计和推
5、动;微观社会行政则是微观设计和对实际服务的推动,是宏观社会行政的延伸。C功能:宏观社会行政处理的是与政治相关的问题,是建构资源筹集和分配的总体格局,建立政策实施中的总规则;微观社会行政处理的是与实施服务相关的具体问题。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不可分割。2、社会行政的内容1)法约尔的一般行政理论:(五要素)行政就是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2)韦伯的科层制理论:特征:①专业化分工;②法制化规程;③层级化管理;④非人格化关系;⑤功绩化考核。3、社会行政的功能(宏观社会效果、微观技术效能)1)宏观社会效果①满足困难群体和弱势
6、群体的需要②増进社会福利③促进社会公平及社会秩序2)微观技术效能①社会政策的高效实施与改进②提高机构服务效率③发展人力资源第三章社会行政的体制1、社会行政体制:W家实施社会政策的制度化架构,是W家公井行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社会福利事业的相关机构设置及管理关系。2、社会行政体制的基本架构(社会福利事业管理体制的要素)1)社会政策制定的规程(谁來确定社会福利事业)2)社会福利组织体系及其内在关系(谁来管理或运营社会福利事业)3)组织人事与财务管理机制(如何运营社会福利事业)3、(了解)社会福利组织:管理性组织(全国性、地方
7、性);服务性组织(单一性机构一一直接服务提供者)4、社会行政体制的类型(艾斯平-安德森福利体制的三种类型)去商品化程度、社会阶层化程度1)“自由主义”福利体制,去商品化程度低,低收入者依赖国家,经济能力较好者从市场购买服务。包括美、英、加拿大、澳大利亚。2)“保守主义”福利体制,中等程度的去商品化程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个人缴费和职业身份。德、意、法。3)“社会民主主义”福利制度,高度去商品化,普及式的政府给付,高度均等的给付水平。挪威、瑞典、丹麦等斯堪的纳维亚国家。5、(论述)英国“第三条道路”的社会福利政策主张0标:冇活力的福
8、利国家内容:机会平等,积极参与;以工作为核心;重视教育培训和能力提升;扩大个人责任,促进公私合作。评价:是对传统福利国家“福利病”的修正,有利于加强个人、地方政府、社会组织的参与,构建新型伙伴关系和服务供给格局,减轻财税压力。但也应注意中央政府的社会责任,防止较大贫富差距。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