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174184
大小:5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7
《试论汉语教师的必备素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汉语教师的必备素质摘要:教师的素质决定了所培养对象的素质,而人才的素质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在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汉语教师所具备的汉语教学素质的高低。本文对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水平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合格的汉语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现代汉语基本功底,系统地掌握现代汉语的知识结构,而且要精通学生的母语,使学生更为容易地学习汉语。同时,教师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具有崇高的职业精神,在提高汉语教学能力的同时,不断地发展自己的科研创新能力,以更好地指导汉语教学。教师在不断充实、完善、提高自己的同时,也能
2、为提高我区少数民族的文化素质、培养合格的人才作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汉语教师必备素质 一、引言 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已经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现今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它直接关系到我区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以及为我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新疆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是相对独立的学科。新疆汉语教学从产生发展至今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对汉语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给汉语教学的学科建设和汉语教师提出了新的任务。教师的素质对教学质量和学科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
3、提高教师素质势在必行。 三十多年来,我区虽然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的汉语教师队伍,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相当一部分双语教师学历较低,对这一语文文学学科的性质、特点要求认识不高,看不到前途,不安心工作,不努力钻研业务,错误地认为教民族学生汉语不需要多高的水平,甚至一些学校领导也错误地认为会说少数民族语与汉语的人都可以胜任汉语教学工作,使大量不合格的人补充到汉语教师队伍中来,导致汉语教师素质的普遍低下,几十年来汉语教学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在理论研究方面没有新进展,这就不能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素
4、质直接影响汉语教学的质量,甚至会影响汉语教育的发展。既然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那么汉语教师究竟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才算合格? 二、汉语教师的知识结构 1.系统地掌握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字知识,基本功扎实。汉语的知识功底要过关,理论知识要扎实,发音要准确,要冲破语音关,切实掌握汉语“普通话语音”的正确发音和声、韵、调、音节及音变规律。名师出高徒,高水平的老师才能教出好学生。汉语教师必须以教汉语普通话为标准,无论是汉族还是民族教师一定要克服方言土语的影响,特别是地方方言中的不正确发音,如西北方言中前后
5、鼻音不分,阴平音,上声、去声相互混淆等都为汉语语音教学的规范化带来困难,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克服。汉语教师在举例子时,要舍弃个人习惯和方言习惯,正确运用标准语音。 在汉语教学中,口语教学是重点,因为学习语言最终的目的是会说这门语言,汉语口语教学的目的正是在于使学生在掌握这个系统的过程中提高口头言语交际的能力。教师对汉语系统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进行有效的汉语口语教学,提高汉语水平。口语教学也离不开词汇和语法,因此不掌握汉语的词汇和语法系统也教不好汉语口语。汉语教师不仅要熟知两种语言的语法知识,而且要从两种语言语法的对比分析
6、中,掌握不同语言的语法异同和对应规律,以求教学深入浅出,形象生动,使学生通过母语与汉语的对应规律更好地理解、掌握汉语语法。汉语教师绝不能对汉语语法一知半解或是采取“应付”的态度。 在课堂上,汉语教师用词要恰当,语句要规范,通晓各种文体的写作知识。也就是说,文学功底要强,能写得一手好字,同时更要有好文采,能写出好文章,这样就能在语言听、说、读、写等方面样样得心应手。 2.精通学生母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字知识,掌握比较语言学理论知识。这样可运用两种语言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找出学生学习中难点、易错点和重点,从而对这些方面
7、加大学习与复习的力度,力求让少数民族学生攻克难关,减轻学习压力,认识到学习汉语并不是他们想象的那么难,从而增强学习汉语的动力。同时要通晓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人情世故,掌握文化背景,这样也更有利于学生对语言的理解。 汉语教师必须尊重人们学习和掌握语言的自然规律,对民族学生拿母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结构同汉语比较,因势利导,即在教学中适当使用学生母语,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其中异同,使学生避开盲目套用母语表达方式,逐步引导和培养学生用语思维的能力,完成从母语概念到掌握汉语概念的“飞跃”。特别是语法教学有重点地采用两种语言对比分
8、析方法,就会使汉语学习变得更主动、自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要做到这一点,汉语教师就必须有较强的学生母语功底。一些汉语教师突破不了这一语言障碍,总是为避己之短,采用“直接法”硬灌(所谓的直接教学法是指用目的语教授目的语,不用学生的母语,不用翻译,也不注重语法形式的第二语言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在理论上行得通,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很难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