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实施研究性学习

新课程理念下实施研究性学习

ID:22119824

大小:68.8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7

新课程理念下实施研究性学习_第1页
新课程理念下实施研究性学习_第2页
新课程理念下实施研究性学习_第3页
新课程理念下实施研究性学习_第4页
新课程理念下实施研究性学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念下实施研究性学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程理念下实施研究性学习摘要:课堂是解决问题、消除困惑的场所,是课外所学知识的延伸。在认识高中化学“先学后教,小组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存在基础和科学适用性的基础上,对如何运用好“先学后教,小组合作探宄”做一些初步的经验总结和理论阐述,对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改革以及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关键词:课堂效益;先学后教;小组合作探究;预习作业;分层赞可夫认为:“发展应走在教学的前面为教学开路反过来,发展的任务又要靠教学来实现。”一方面,通过教学不断扩大认识范围和数量,在对知识不断加工和运用的过程中,逐步改善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促进他们的发展;另一方面,

2、教学可利用发展的结果,来加快认识的速度,扩大认识的范的提高掌握知识质量。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科目作为选修之一,在高中教学中所处的地位略有下降,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所花的时间偏少。为了让学生能够减负增效,我们可以通过在新课程模式下实施“先学后教,小组合作探宄”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一、“先学后教,小组合作探宄”的条件1.通过宣传,提高认识,转变观念(1)教师观念要改变学生是有思想、有思维能力的活生生的人,应该提高学生认知能力,主动自主地学习。哈尔莫斯说过:“最好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提问,解决问题,不要只传授知识,要鼓励行动。”教师是课堂的总策划和总导演,在课前认真备课,拿出导学案,

3、在导学案上对知识进行提纲挈领、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进而解决问题。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对知识体系进行建模,主动获取知识。“先学后教,小组合作探宄”就提供了这样的一种可能。(2)学生的观念要改变新课程模式要求教师从思想上和身份上进行转变,同时要求学生的观念进行彻底的转变。要求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体。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前期预习。课堂上各个小组组员全员参与小组讨论,解决各自的问题。进而培养并且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4、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1.加强指导,督促并举(1)分层指导和要求。“练”包括练前的复习工作。对所有同学提出每节课前都要复习的内容,重点为“双基”知识。中等生要求通过自己的复习,突破重难点;优生要求拓展性“先学”,在自主复习教材的基础上参阅与教材内容相关联的课外读物、材料以加深理解教材,提升自主学习的效果;同时,要求学生完成一份高质量、梯度性强的书面预习作业,这是“先学后教,小组合作探宄”的关键所在。(2)鼓励质疑。要鼓励学生在“先学”中大胆地向同学质疑,向老师质疑,向教材质疑,在质疑中求疑,在求疑中发展思维。带着疑问进课堂,豁然幵朗出课堂。(3)加强督促。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被动

5、的学习方式和思维习惯根深蒂固,加上基础较差,在“先学后教,小组合作探宄”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也多,所以很容易放弃这种需要改变自己思维习惯和学习方式的学习活动,表现出不去复习,预习作业马虎了事甚至去抄。所以,我们不仅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先学”,保证“先学”的质量。而且要检查到位,发现“先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在教学中多鼓励、谈心、督促一些意志力薄弱的后进生。二、“先学后教,小组合作探究”的准备__认真备课,准备“后教”1.紧扣“两纲”,精心布置预习作业研宄中学化学最新的课程标准和考纲,以考纲规定的知识点为准,再对照近几年的高考题,找出结合点和生长点及在课本中的落脚点,提出预

6、习的范围,并且精心选题布置书面作业。同时,要求后进生思考中等生问题,中等生思考优生问题,这样分层布置作业的目的是使优生不乏其味,中后生积极思维,使他们始终处于思维的“最近发展区”。2.认真批改分析书面作业,备好学情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思维的障碍,重新选题确定教学内容,要更有针对性,新颖性,更能吸引学生。三、“先学后教,小组合作探究”之小组分组依据先学后教,小组合作探究的先决条件是将班级中的学生合理地分为若干小组。为此,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别,性格差别等因素,合理分组,一般以4-6人为宜。四、“先学后教,小组合作探宄”的基本过程在

7、先期预习的前提下,小组合作探宄包括以下过程:(1)发现并明确提出要探究的问题;(2)猜想与假设;(3)通过观测、实验等方法收集科学证据;(4)得出结论;(5)合作评估与交流。我们可以简单概括为:提出问题一猜想与假设一收集资料一探究实验一得出结论_表达与交流。例如,高中化学教材必修I《氯、溴、碘及化合物》“CI2的性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CI2的化合价,预测CI2可能具有强氧化性、还原性及漂白性等化学性质,然后给学生准备提供适当的化学仪器和化学药品,让学生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来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