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070545
大小: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7
《培养“情趣”,形成“志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培养“情趣”,形成“志趣”摘要:学习兴趣是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知识,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识倾向,是学生把社会和学校教育的要求变为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的过程,是一个长期教育和训练的过程。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在新课程实施中激发高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策略:探究体验,培养学生的“情趣”;启迪反思,形成学生的“志趣”。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学兴趣激发策略 我国宋代理学家程颐说:“教未见其趣,必不乐学。”高中语文课堂显现出的弊端是: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力正在被消解。我们认为如果学生的认知、理解、体悟和创新能力被消解了,而只是在识记,那么学生就成为提线木偶了。 作为一所农
2、村三星级高中,我校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存在着诸多问题。为了顺应新课程的潮流,抓住机遇,占据主动,我校语文组开展实施了“新课程实施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这一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的课题研究。我们认为学习兴趣是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知识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识倾向,是使学生把社会和学校教育的要求变为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的动力。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们进行了一些研究,并积累了些许资料和实践经验。 一、探究体验,培养学生的“情趣”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是人们心理活动的一大特点,也是人们的心理需要。学生本身具有情感潜能,这种情
3、感潜能在外界刺激下很容易激发出来。但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这种潜能激活快,消退也快。实际上真正稳定的情感只有在体验中才能形成。体验,即通过亲身经历或实践来认识事物。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体验式学习的内容、材料、手段非常丰富。但教师的设计教学要注意从学生的需要和愿望出发,并注意学生的亲自实践和现场感受,引导学生自觉、自发完成,不能强迫,因此教师只能适当地培养学生的情趣。 1.发掘体验语文教材中的趣味信息,创造情味。 语文教材中的趣味信息需要师生在课堂上发掘体验。文题是文章的眼睛,我们可以对文题进行艺术性的板书,分析文题结构和文题修辞来初步探索作品的内涵。我们也可以探索笔名、作品集名的,利用介
4、绍、作品的机会,适当介绍其由来,引发学习兴趣,强化记忆。我们还可以挖掘教材中的引文帮助理解文章。对于小说可以利用情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些都是我们在课堂上的常用之法。另外,我们在文本解读时还可以通过切入文字文化知识,引进名言、史实、谚语等来创造情味。 2.运用表演、加强互动、对话、协作创造情趣。 表演、互动、协作是学生自身的体验、师生之间的体验和生生之间的体验,这些体验之间的交叉体验是支持学生思维发散的基石,可以实现学生主体和学习的沟通。 每一个学习者其实都有一种尊重生活事实和跟他人充分沟通合作的愿望。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帮助者和促进者。我们可以让学生在
5、“协作”“会话”中对知识的理解从一个水平上升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如高中语文第二册作文单元《写出事件的波澜》一节,在学生掌握了“生变化,兴波澜”的基本方法后,我设置了四位男同学合作叙述打篮球过程中的波澜和四位女同学叙述女生宿舍发生的一件波澜小事的题目。同学们充分合作,课堂轻松愉快,效果良好。 表演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一种自我创造的成就感。对于戏剧单元和小说单元的教学,我们都可以恰当地利用这种方式创造情趣。 二、引发反思,形成学生的“志趣” 知识的学习在于应用,应用的价值在于创造。我们在知识的教学中不能就知识教知识。新课标提倡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就是为了实现学科之间、知识与人、学科与
6、社会的和谐统一。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将科学—现实—社会—未来联系起来思考,并启迪学生进行反思,开阔视野,全面思考问题,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形成自己的“志趣”。 1.基于真实任务,创造志趣。 真实性的任务是使学生认识到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是有意义的。创造趣味情境能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对于认识社会和体会人生是多么重要。这是维持学习语文的动机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如《劝学》中“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我变换为富有情趣的讲述:土多为山,空气遇山上升,冷却降雨,这是地理知识;积水才有蛟龙,这符合生物学中食物链的原理。学生由此进行了学科知识的迁移,更深刻地理解了祖国语言文字的
7、伟大和语文的实用性。 2.联系生活,创造志趣。 我们的语文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我们的课本反映的就是周围的世界,就是太阳、树木、花朵、云彩、蝴蝶,各种颜色和声音,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和人类社会的万象百态。联系生活做到合乎学生的年龄、阅历、理解力,以及思想实际,目标明确,就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志趣。例如,我们的校本课程《作文与生活》部分内容如下: 生活中观察与提炼包括:在学校生活中观察、思考和表达;在家庭生活中善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