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练习

初三数学练习

ID:22059418

大小:18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6

初三数学练习_第1页
初三数学练习_第2页
初三数学练习_第3页
初三数学练习_第4页
初三数学练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三数学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珊瑚初中初三数学单元检测(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073Q005/07.9.6命题、审核:刘海军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1、要使二次根式有意义,字母必须满足的条件是()A、≥1B、>-1C、≥-1D、>12、若a<1,化简的结果是()A、a-1B、-a-1C、1-aD、a+13、下列各式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B、C、D、4、下列二次根式中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A、B、C、D、5.如图,□ABCD的周长是28㎝,△ABC的周长是22㎝,则AC的长为()A.6㎝  B. 12㎝C.4㎝    D. 8㎝

2、6.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中,E、F是对角线AC上两点,连接BE、BF、DE、DF,则添加下列哪一个条件可以判定四边形BEDF是菱形A、∠1=∠2B、BE=DFC、∠EDF=60°D、AB=AF(第6题图)ABDCEF12DCB A(第5题) 7、已知,化简二次根式的正确结果为()A、B、C、D、8、若一组数据1、2、3、x的极差是6,则x的值为()A.7B.8C.9D.7或-39、已知四边形ABCD中,给出下列四个论断:(1)AB∥CD,(2)AB=CD,(3)AD=BC,(4)AD∥8BC.以其中两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两个作为结论,可以构成一些命题.在这些命

3、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有()A.2个B.3个C.4个D.6个10、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是AB上的一点,△ADE和△BCE都是等边三角形,点P、Q、M、N分别为AB、BC、CD、DA的中点,则四边形MNPQ是()A.等腰梯形B.矩形C.菱形D.正方形11、如图,O为矩形ABCD的中心,将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与O点重合,转动三角板使两直角边始终与BC、AB相交,交点分别为M、N.如果AB=4,AD=6,OM=,ON=则与的关系是()(第10题)A.B.C.D.NOABDCM第11题图12、若化简的结果为,则x的取值范围是()A、x是任意实数B、1≤x≤4C、x≥

4、1D、x≥4二、填空(每题3分,共24分)(第15题)13、;有意义的条件是.14、一组数据库,1,3,2,5,x的平均数为3,那么x=,这组数据的标准差是______。(第16题图)15、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和AC的中点,F是BC延长线上的一点,DF平分CE于点G,CF=1,则BC=,△ADE与△ABC的周长之比为,△CFG与△BFD的面积之比为。16、小明和小兵两人参加学校组织的理化实验操作测试,近期的5次测试成绩如上图所示,则小明5次成绩的极差R1与小兵5次成绩的极差R2之间的大小关系为R1R2.(填“>”、“<”、“=”)17、若梯形的面积

5、为12,高为3,则此梯形的中位线长为。18、如图,在△ABC中,点D、E、F分别在BC、AB、AC上,且DE∥AC,DF∥AB。(1)如果∠BAC=90°,那么四边形AEDF是_____________形;(2)如果AD是△ABC的角平分线,那么四边形AEDF是_____________形;ACBα(第20题图)BACDOE(3)如果∠BAC=90°,AD是△ABC的角平分线,那么四边形AEDF是_____________形。8(第19题)19、已知:菱形ABCD中,对角线AC=16cm,BD=12cm,BE⊥CD于点E,则BE的长为。20、如图,∠BAC=30°

6、,AB=10。现请你给定线段BC的长,使构成△ABC能惟一确定。你认为BC的长可以是,。三、计算或化简(每题6分,共18分)21.(2-3)×22. (a>0,b>0)23.     四、计算或证明24、证明:两条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本题共8分)25、(本题共8分)如图,∠AOB=90°,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落在∠AOB的平分线OC的任意一点P上,使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与∠AOB的两边分别相交于点E、F。(1)证明PE=PF;(4分)(2)若OP=10,试探索四边形PEOF的面积为定值,并求出这个定值。(4分)826、(8分)某中学开展“八荣八耻”演讲比赛活

7、动,九(1)、九(2)班根据初赛成绩各选出5名选手参加复赛,两个班各选出的5名选手的复赛成绩(满分为100分)如下图所示。(1)根据下图,分别求出两班复赛的平均成绩和方差;(2)根据(1)的计算结果,分析哪个班级的复赛成绩较好?选手编号5号4号3号2号1号7075808590951000分数九(1)班九(2)班27、(8分)观察下列各式及验证过程:;8(1)按照上述三个等式及其验证过程中的基本思想,猜想的变形结果并进行验证。(2)针对上述各式反映的规律,写出用n(n为任意的自然数,且n≥2)表示的等式,并给出证明。28、(8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A(2

8、,1),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