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输血反应的发生、预防和相关护理进展

急性输血反应的发生、预防和相关护理进展

ID:22019864

大小: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6

急性输血反应的发生、预防和相关护理进展_第1页
急性输血反应的发生、预防和相关护理进展_第2页
急性输血反应的发生、预防和相关护理进展_第3页
急性输血反应的发生、预防和相关护理进展_第4页
急性输血反应的发生、预防和相关护理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急性输血反应的发生、预防和相关护理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急性输血反应的发生、预防和相关护理进展于良(天津市血液中心300110)【摘要】输血是临床治疗、抢救措施中的必要方法,由于血液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输血可以引发急性输血反应。输注不同的血液成分输血反应发生率有所IX别,悬浮红细胞容易发生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血浆和血小板容易发生过敏性输血反应。急性输血反应会使血细胞快速破坏消耗,造成输注效果下降或无法输注,甚至对受血者的身体造成伤害。输血治疗的风险性决定了临床用血时必须权衡利弊,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提倡成分输血,鼓励自体输血。在输血前或出现输血反应时全面开

2、展免疫血液学实验室检查,能有效诊断、预防和治疗急性输血反应。在临床护理中,应严格“三查七对”,输注幵始的30分钟内严密观察受血者的牛.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对输血患者的疗效和预防、减少输血反应至关重要。【关键词】急性输血反应输血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1-0328-02输血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治疗、抢救措施中,是目前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但由于血液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输血可引发急性输血反应,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为

3、了有效预防和处理急性输血反应,提高输血安全性,木文就急性输血反应的发生、预防和相关护理进展进行综述。1急性输血反应类型输血反应是指受血者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发牛.的不良反应,并且不能用原发疾病解释者。发生于24h内的称为急性输血反应,主要包括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ebrilenonhemolytictransfusionreaction,FNHTR)、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acutehemolytictransfusionreaction,AHTR)、细菌污染和感染性休克(bacterialcontami

4、nationandsepticshock)、输血相关急性月市损伤(transfusionrelatedacutelunginjury,TRAU)、过敏性输血反应(allergictransfusionreaction,ATR)、循环负荷过重(circulatoryoverload)以及大量输血致出血倾向等[1]。2急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因素和临床表现2.1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发生原因是:致热源(能引起发热反应的各种微量物质,如血液保存期间白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细菌性热源、药中的杂质、残留的变性蛋白等)和免疫反

5、应(大多数和HLA抗体、血小板抗体有关)。发生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约2.9%,占输血总反应率的52.1%。苏反应的机制:抗原抗体反应后激活补体,溶解细胞,释放热源导致发热[2】。一般发生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1〜2h内,患者先冇发冷、寒颤,继之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8〜41°C,可伴有皮肤潮红、头痛、恶心、呕吐、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发热持续吋间不等,缓解后体温逐渐降至正常[3】。2.2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原因:包括免疫性原因(主要是ABO血型不合)和非免疫性原因(输入低滲液体、冰冻或过热破坏的红细胞)

6、。免疫性原因其发病机制为:抗原一抗体复合物(IgM类抗体)触发由免疫介导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主要活化了神经内分泌系统、补体系统和血液凝固系统这3个相互关联的系统,导致3个危险后果,即休克、DIC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其临床表现很不一致:轻者类似发热反应,经治疗恢复顺利;严重者迅速死亡[2】。2.3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的严重程度与污染细菌的种类、细菌毒性、细菌数量、患者的原发病及免疫功能有关。轻者易被误认为发热性输血反位,重者输少量血后立即发生剧烈寒战、高热、头胀、面潮红、皮肤黏膜充血、烦躁不安、大汗、呼吸困难、

7、干咳、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血压下降、脉细弱,严重者可发生休克、DIC和急性肾衰而死亡。亦可发生血红蛋白尿和肺部并发症[2]。2.4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是一种会引起急性肺水肿的严重的输血并发症。其定义是输注含冇血浆的血液制品后6h内,与输血暂吋相关的急性肺损伤。其真正原因尚未完全明了,但己知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抗体有关[2】。2.5过敏性输血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过敏体质者和体内有抗一IgA抗体者。特别是输入蛋白变性的血浆吋,更易发生过敏反应。其发病机制为:抗原抗体反应后激活补体,释放C3a和C5a片

8、段所致。白细胞三烯作为这些反应的介导体也起重要作用。苏临床表现以风疹和单纯性荨麻疹较为常见,发生率为1%〜3%。也可出现血管神经水肿,更严重者会出现呼吸障碍、休克等[2]。2.6循环超负荷患者,均为老年贫血病例。输红细胞后,出现出血倾向者都是大剂量输血后并发DIC患者。这和大剂量输血导致患者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以及出凝血系统失调有一定关系[2】。3输注不同血液成分所致的急性输血反应各血液成分的输血反应率有一定区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