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019529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6
《南北朝时期佛学思想对志怪小说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南北朝时期佛学思想对志怪小说的影响:南北朝是一个充满变革的时期,许多新的文学现象开始孕育、萌生和成长。而志怪小说就兴盛与此。志怪小说可谓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支奇葩。它以记叙神异鬼怪故事传说为主体内容,富于幻想,神奇瑰丽。而在南北朝时期,佛教的传入和佛经的大量翻译,促成了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的大量产生。可以说,志怪小说的兴起与发展,与佛教的传入密不可分。 关键词:佛学思想;志怪小说;因果报应;佛家典籍;文化结合 :K203:A:1005-5312(2011)20-0144-02 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民族大融
2、合、文化大冲击的时代。从南北朝的历史上看,匈奴、羯、羌等等游牧民族纷纷登场,逐鹿与中原。各种思想也随之相互交融。汉代“独尊儒术”在此时号召力以没有那么明显,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下降。佛学则渐渐进入中国的文化体系之中,并产生了一批信徒。故当时的文风也很受佛家思想影响。而志怪小说作为“神仙鬼怪”最近的小说文体,通过它反映出的佛学影响就显得更加的清晰。这种影响突出的反映在以下几点。 一、因果报应 因果报应是佛学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观念。佛教的因果论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皆有其产生的原因,有其发展、灭亡的条件和相对的结果。
3、而每个人的善恶行为,都决定着自身的命运,产生着“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的结果。这一点就有别于道家。道家认为,因果业报的主体是造业者的子孙。而佛教则认为,因果业报的主体,是造业者本人。在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小说中,因果报应这一佛教学说可谓是随处可见。比如在南朝刘义庆的《幽明录》有“蝼蛄”、“颜从”两个故事:“蝼蛄”讲有一人困于冤狱,因此人曾多次投食给蝼蛄,蝼蛄为报活命之恩,在墙角掏了一个大洞,是这人得以逃生。“颜从”则讲有一人叫颜从因盖房坏了鬼冢,然后他好心另择地方为鬼移冢。鬼便送了他许多的金银财宝。《幽明录》中此类故事
4、甚多。还有诸如其中的“石长和”篇:石长和死,四日苏。说:初死时东南行,见二人治道,恒去和五十步,长和疾行,亦尔。道两边棘刺皆如鹰爪。见人大小群走棘中,如被驱逐,身体破坏,地有凝血。棘中人见长和独行平道,叹息曰:“佛弟子独乐,得行大道中。”再如该书中的“杨氏断尸首”:庾宏为竟陵王府佐,家在江陵。宏令奴无患者载米饷家,未达三里,遭劫被杀,尸流泊查口村。时岸旁有文欣者,母病,医云:“须得髑髅屑,服之即差。”欣重赏募索。有邻妇杨氏,见无患尸,因断头与欣。欣烧之,欲去皮肉,经三日夜不焦,眼角张转。欣虽异之,犹惜不弃。因刮耳
5、颊骨与母服之,即觉骨停喉中,经七日而卒。寻而杨氏得疾,通身洪肿,形如牛马,见无患头来骂云:“善恶之报,其能免乎?”杨氏以语儿,言终而卒。这些因果报应的故事对当时的世人的震撼比较大,具有一定的教化作用。 二、万物有灵 在佛教信仰万物有灵,不论动物植物都是有生命的。并且佛家认为在轮回转世中,这世品德不好,为恶作乱的人下世就会罚变为家禽牲畜。而家禽牲畜也可以修炼成人。不过这一点在南北朝小说中并未完全流行开来,只是隐隐见其苗头,但我们依然能够发现南北朝志怪小说中偶有讲动植物有灵、家具兵器作怪的故事,这些与佛教在当时的
6、传播不无关系。 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就有这么一个故事:“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赀皆平均,惟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欲破三片。翌日就截之,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然。真往见之,大愕,谓诸弟曰:‘树本同株,闻将分斫,固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不得解树。树应声荣茂,兄弟相感,遂和睦如初。”在这篇文章中树就成了一个重要的行文线索:兄弟分家,树枯萎;兄弟齐心,树繁茂。树有了灵性,能够感应人事,并且直接促使了兄弟间的和好。 三、以文宣佛 随着佛教的发展,南北朝不少名士都加入到宣传佛教的行列。由于有了他们的推波
7、助澜,使辅助佛教的志怪小说不断涌现出高潮。比如著有《观世音应验记》的谢敷、《冥祥记》的王琰……连著有《世说新语》的南朝著名文学家刘义庆也是佛教信徒,而且关于他的崇佛事迹,文献留存得还较多。此外北齐颜之推也笃信佛教。在他的《颜氏家训·归心篇》中我们还能看到他对佛教因果报应的理解与对世人的劝戒。 所以这一时期的志怪小说中的部分作品,可以理解为时人劝人信佛的“宣佛”之作。如刘义庆《宣验记·沈甲》中有:吴郡人沈甲,被系处死。临刑市中,日诵观音名号,心口不息。刀刃自断,因而被放。此外还如陆果的《系观世音应验记》“张会稽使
8、君”云:“张会稽使君讳畅,字景微,吴人也。知名天下,为当时民望,家奉佛法,本自精进。宗元嘉末,为荆州长史。孝建初,征还作吏部尚书,加散骑常侍。于是憔王承相在荆州,自启解南蛮府,留使君为持节校尉,领已长史带南郡如故。寻荆州作逆,使君格言谏之。垂相则欲见害,有求得免。垂相性疑,左右是用,虽以谏见全,而随众口,每有恶意。即梦见观世音,辄语:‘汝不可杀张长史’。由此不敢害。乃至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