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马两国建国期间的华语电影的结构分析

论新马两国建国期间的华语电影的结构分析

ID:21997596

大小:74.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0-26

论新马两国建国期间的华语电影的结构分析_第1页
论新马两国建国期间的华语电影的结构分析_第2页
论新马两国建国期间的华语电影的结构分析_第3页
论新马两国建国期间的华语电影的结构分析_第4页
论新马两国建国期间的华语电影的结构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新马两国建国期间的华语电影的结构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新马两国建国期间的华语电影的结构分析引言马来半岛上最初的电影放映,可追溯至1898年。时至1929年已有十余间电影发行公司专门进口和发行欧美及华语电影,常设电影院遍布半岛,槟城和吉隆坡出现了可容纳2000人以上的大型剧院。①虽然最初的有声马来语电影LailaMajnum于1933年拍摄完成,本地电影制作萌芽并非太晚,但电影工业的产业化迟至战后尚未真正起步。今天,在经历过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马来语电影黄金期以及20世纪70年代以后长久的沉默之后,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马两国新兴导演的影片备受世界瞩目。例如东京国际电影节、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以及东京FILMEX都曾举

2、办过马来西亚电影或者新加坡电影的特集。继中国两岸三地的新浪潮电影之后,马来半岛上制作的影片已成为亚洲电影备受瞩目的新焦点。与国际电影节上的升温同步,有关新加坡电影史或是马来西亚电影史的中英文书籍亦出现前所未有的出版热潮。在半岛内外一再重复的主流话语之下,毫无疑问,明确的国家电影(nationalcinema)的框架业已形成。电影是有国籍的存在。世界地图上描画的黑色国境线,往往成为我们分类研讨电影的区划线。在讨论民族国家与国家电影关系的诸多著述中,将电影作为学习该国所谓国民文化的好教材来观赏的视角已经备受批判。而在讨论国民国家与电影的关系时,另一个常见的角度是分析电

3、影在建构国民身份时所起的作用。正如JeffreyRichards所断言的,电影在国民身份的建构、神秘化以及流传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②然而,当国民国家的界限尚未被明确划分、甚而处于时分时合的复杂状态之时,应当如何去理解影片中所表达的国民身份认同以及与此相关的政治意念?而过于性急的国民国家电影的建构又是否会蒙蔽正确观察电影史的视野?回顾战后马来半岛风云多变的政局变化,战后新兴国家自殖民地统治独立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联邦独立;1959年,新加坡举行了立法会选举,人民行动党(PAP)成为新加坡自治政府的执政党。新加坡此时尚未独立,只是自治

4、政府而已,而李光耀率领的人民行动党有意与马来亚联邦合并,成立一个马来西亚联邦,从而借此实现独立的梦想。1963年,由马来亚和新加坡、包括沙捞越与北婆罗洲组成的马来西亚联邦成立。但新加坡和马来亚联邦的蜜月在短短两年之后宣告结束,1965年新加坡由马来西亚联邦独立出来。在以上这段政权变动剧烈的时期,不难想见,半岛上生活的居民、特别是华裔居民的国族身份认同必定动荡不定,需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接受变换适应再变换的挑战。而正是在新马建国这一期间,所谓马来亚化华语电影(简称马化华语片)在半岛上掀起热潮,在极短一段时间内出现并风靡一时。影片全部在马来半岛本地摄制、取材自本地华人的

5、生活、由本地华人演出,使用语言主要是华语,夹杂少量粤语、福建方言以及只言词组的马来语。马化华语片因为数量很少,所以一直以来并未受到太大关注,但这些影片无疑对当地华人共同体的建构产生过不可忽视的作用。仅仅将其作为新加坡电影史或是马来西亚电影史等国家电影史的一部分来描述,恐难以窥其全貌及真意。马来亚化华语电影产生的原因为何?具体制作出来的是怎样的影片?从这些影片的文本中,东南亚新兴国家的族群政治和华人身份认同的演变又呈现了怎样复杂的样貌?本文通过整理这一段被遗忘的电影史,尝试解决以下两大问题:1.为何马来亚化?2.何为马来亚化?同时,以马化华语片这一当年风靡一时、今日

6、已被淡忘的专有名词为切入点,引起我们对国家电影史构筑的反思,亦是本文的目的所在。一、马化风潮作为华人在海外最为集中的聚居地之一,马来半岛是战前中国内地以及战后香港地区电影的最大海外市场,而本地华人并非在电影制作上完全未曾做过尝试。翻开方修编辑的《马华新文学大系》,可以发现早在1926年已有一位名叫刘贝锦的商人在游历上海、见识到电影产业的发展前途之后,回到本地拍摄过一部中文字幕的无声影片《新客》。根据登载于1926年《新国民日报》的影片本事,可知这是一部描述刚从中国内地来到马来半岛的新移民(新客)适应和融入本地华人社会的影片。③这部由刘贝锦本人亲任编剧的影片,比上文

7、提到的1933年在新加坡制作的马来语电影《LailaMajhum》问世更早,却在新马两国的电影史描述中屡被忽略。《新客》之后,一直到1945年,似乎都未有新的本地华语影片出现。1947年,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从上海进军南洋的邵氏机构设立ShaProductions这间专门拍摄马来语的电影制片公司,而华语片的拍片业务则一如既往地集中在香港地区的邵氏父子公司。1946年前后,邵氏父子公司曾派遣摄影队在新马拍摄过《新加坡之歌》、《第二故乡》、《度日如年》等三部华语片,但本地的华语片制作,并未因此得以扩展。之后几部屈指可数的在本地制作华语影片,也都仅限于投资建立在香港地

8、区的电影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