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析东南亚金融危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东南亚金融危机内容:在世界仍笼罩在2008金融海啸阴影下的今天,人们对经济金融危机更加畏惧,不管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还是20世纪末东南亚金融危机,对地区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产生深重的破坏,因此,对金融危机的研究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将着重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回顾与分析。对比今日中国与昔日东南亚,从而得出一些启发性的建议。 关键词:金融危机;原因;对比;启示 :F038.1 :A 在十二年前作壁上观东南亚金融风暴席卷东南亚各国景象的美国人,也许远没有料想到今天的自己也会深陷百年一遇的金融位置泥潭中不可自拔。这同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即便是世界经济头号大国,也不能在置身于金融
2、危机时而毫发无损。作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中国更应时刻警惕发生深度金融危机。无论是此次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还是当年震动世界的东南亚金融危机,都对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反思和借鉴的机会。在这里,将着重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回顾与分析。 一、危机爆发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 1 国际游资的冲击。毋庸置疑,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投机者利用对冲基金进行买美元抛泰铢、买泰铢抛美元的投机活动使泰铢一路下跌,股市暴跌,银行呆账大量增加,外资流入骤减,经常项目逆差进一步扩大,财政赤字增加。尽管随后泰国中央银行倾全国之力,联合新加坡动用约120亿美元巨资吸纳泰铢,大幅调高利率,禁止本地银行拆借泰
3、铢给索罗斯大军等措施给了索罗斯大军有力反击,但最终也没能吓退有备而来的索罗斯大军,他们再度向泰铢发起猛烈进攻,致使泰国政府不得不放弃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实行泰铢浮动,由此点燃了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2 经常项目逆差,外债负担过重,国际收支失衡。东南亚国家奉行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对外经济是否平衡直接关系到整个经济的形势。然而从1993年起东盟四国连续出现赤字,经常账户赤字约占各国国内生产总值的4%-8%。首先,东南亚国家的贸易结构单一,八十年代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九十年代转向高新技术产品主要是电子产品。从1996年下半年开始,受国际电子产品价格下降的影响,东南亚国家以出口电子
4、产品为主的产业普遍萎缩,出口量下降,增幅缓慢,是这些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失去控制,形成绝对经常项目逆差。其次,东南亚国家主要强调生产模仿却忽视产业创新,东南亚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承接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而发展起来的,这一方面增加当地就业,促进了经济繁荣,然而另一方面,这种发展模式也让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对发达国家产生很大的依赖性。 (二)内部原因: 1 金融市场开放过早。由于实行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加之东南亚国家片面追求高增长速度导致投资需求过旺。为了弥补发展资金的缺口,东南亚国家进行金融改革开放金融市场为经济发展筹措资金。东南亚国家在金融化的过程中,忽视了融资风险,追求暂
5、时繁荣,过分急于求成而没有遵循一般的步骤,在经济体制和实体经济发展尚不够完善和成熟之前,就过早的将本国金融市场自由化,无疑加剧了金融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2,僵硬的汇率制度。东南亚国家普遍实行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其考量是希望能抑制通货膨胀,对于拥有大量短期外债且短期债务偿付超过了债务资产、金融体系脆弱的真是国情来说,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不再适合。从1995年起,美元汇价开始上升,日元相对美元贬值。此时,东南亚’各国没有根据国际市场变化及时的调整汇率,仍然坚持单一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本币随美元对其他货币的升值,工资成本的大幅度上升等使出口商品竞争力明显下降,经常账户逆差进一步拉大。3,
6、泡沫经济严重。利率的市场化吸引了大量追逐货币利差和短期高额回报率的外国资本和“热钱”的涌入。集中的资本涌入导致房地产价格已涨再涨,使这些国家的金融形成了巨大的非生产型经济泡沫。过度膨胀的泡沫经济一旦破裂,便会引起一系列的金融动荡。美国次贷危机重要原因之一也是严重的房地产泡沫,泡沫经济是引发金融危机的一个共性因素。 二、中国今日对比东南亚昨日 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背景与当时的东南亚国家也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一)从发展模式上看。当时东南亚国家采用“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依靠出口拉动国内经济发展。而今我国经济发展虽然是由出口、消费、投资三驾马车的共同作用,但出口对经济
7、的贡献率越来越高,造成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也越来越高。 (二)从金融层面看。尽管与东南亚国家存在区别的是,我国发展到今天仍然没有全面开放资本账户,实行人民币自由兑换,这也确实是一个明智之举,但是随着我国对外贸易量的不断增大,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地位也逐步提高。考虑到国际贸易的发展,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也已悄然启动,所有这些都在提醒我们警惕重蹈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覆辙,采取积极的改革修正措施,规避金融风险,保证我国金融市场和对外贸易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