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集体化”与“弱组织化”过程中个体感觉的差异分析

“去集体化”与“弱组织化”过程中个体感觉的差异分析

ID:21962860

大小:63.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25

“去集体化”与“弱组织化”过程中个体感觉的差异分析_第1页
“去集体化”与“弱组织化”过程中个体感觉的差异分析_第2页
“去集体化”与“弱组织化”过程中个体感觉的差异分析_第3页
“去集体化”与“弱组织化”过程中个体感觉的差异分析_第4页
“去集体化”与“弱组织化”过程中个体感觉的差异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去集体化”与“弱组织化”过程中个体感觉的差异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去集体化”与“弱组织化”过程中个体感觉的差异分析王建民,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学系讲师、博士 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的开篇,米尔斯(C. ills)以文学化的笔调写到:“现在,人们经常觉得他们的私人生活充满了一系列陷阱。他们感到在日常世界中,战胜不了自己的困扰,而这种感觉往往是相当正确的:普通人所直接了解及努力完成之事总是由他个人生活的轨道界定;他们的视野和权力要受工作、家庭与邻里的具体背景的限制;处于其他环境时他们则成了旁观者,间接感受他人。”①米尔斯这句话至少包含两层主要意思:一是在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中生活的个人,经常感受到来自其内心和社会外部的困扰;二是个人的困扰往往具有明显和强烈的“

2、个体性”,他人难以或无法感知这种困扰,这使得个人困扰难以与他人建立起共同性,因而难以确定问题、达成共识、寻求化解之道。    米尔斯半个世纪前的论述似乎同样可以揭示改革30年来中国社会的部分生活境况。一方面,从“单位制度”到“去单位化”的变革,使得高度组织化的生活空间渐趋弱化。随着国家权力逐渐从基层社会撤出,社会个体也逐渐从稳固的组织中分离出来。这种分离的重要体现的是:就个体而言,下岗失业导致个体失去固定的单位组织;在社会团结的意义上,个人与其所在组织之间的联结纽带出现弱化甚至断裂。另一方面,抽象集体主义的式微与急速的社会转型共同催生了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个人在其精神世界里同样日益感受到个

3、体与社会的距离和张力。概而言之,这两个方面在实体与价值双重的意义上深刻地塑造着个体的社会生活。论文     一、社会转型与个体安全问题的凸显    如果说稳固的社会空间和持久的认知空间是个人维系其自我认同的基本条件,那么在上述背景之下,个体的社会生活便必然遭遇“偶然性”、“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的困扰。相对于人们所熟知的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来说,个体安全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一般而言,公共安全是指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公私财产的安全,而破坏公共安全的行为则是故意或过失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虽然公共安全之中似乎也包含了个体安全之意,但个体安全并没有成为一个独立

4、的话语。    那么,何为“个体安全”?有学者认为:“简单地说,个体安全可以理解为,作为安全主体的个人与其外界环境及社会之间的和谐共存关系,是个人在客观上没有面临威胁、在主观上没有恐惧感受的一种状态。一般而言,个人的不安全状态根源于外界和社会存在的危险和风险。”②此定义从内部与外部、主观与客观多重方面揭示了个体安全的主要内涵。在个体安全与公共安全相区分的意义上,前者侧重个人与社会的平衡与协调,后者则侧重公共管理和国家治理的效果;或者说,关于前者的研究主要是社会学的视角,对后者的考察则更多体现了公共管理的取向。    结合改革前后中国社会变迁的过程分析个体安全问题,我们会发现,个体安全问题的

5、增长存在于渐进的社会变革与急速的个体生活转型相互交织的过程当中。一般认为,我国的改革不同于俄罗斯的“休克疗法”,而是渐进式的变革,所谓“摸石头过河”而不是“跨山涧跳跃”。但是,对于社会个体而言,由于改革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领域的轻重缓急有所不同,其对个体日常生活所带来的冲击也各有差别。在单位制变革、国企改革等领域,个体生活的转型常常剧烈的、根本性的。如此一来,宏观的渐进改革与微观个体生活往往发生矛盾和龃龉,即改革成果的积累增加却往往使个体生活遭受巨大冲击或付出沉重代价。这使得我们必须转变视角,关注改革过程中的个体生存境遇和个体安全问题。    对于渐进的社会转型中的个体安全问题,我们

6、可以从几个主要方面加以分析。首先,经济增长与社会个体承担的代价交织在一起。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是,改革原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其中,国企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由此引发的下岗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是经济改革中的重要难题。而这两个问题直接影响到“40、50”群体的个体安全,一方面,经济体制改革在使得社会个体的创造力得以发挥的同时,也使得其集体寻求与组织诉求难以实现;另一方面,国企改革和市场化浪潮引发的下岗失业问题不仅迫使很多人失去稳定的工作岗位,同时也使他们的社会X络迅速缩减,其社会

7、生活的个体化状况非常明显。然而,这种个体化却不意味着自由独立,而是应对风险、动员社会资本能力的弱化甚至丧失。    其次,社会成员的“个体化”与“无根化”状态并存。我们可以借用乌尔里希·贝克关于“个体化”的论述,分析在此过程中个体社会成员的生存境遇:“个体化的主要特点在于它的后果。在文化生活中不再有什么集体良知或社会参照单位作为补偿。说得更概略一些就是,不再是社会阶级代替身份群体的位置,或者家庭作为一个稳定的参照框架代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