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955578
大小:62.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25
《《逸周书》训诂札记四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逸周书》训诂札记四则(首发)王挺斌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甲骨文研究中心2012级硕士研究生【内容摘要】《逸周书》是一部重要的文史典籍,但过去学者并未对其有足够的重视与研究。直到近现代学者的不懈努力,《逸周书》各个方面的研究才有了新的进展。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着重于《逸周书》原文文字上的训诂,提出若干的新的见解。比如《度训》“远迩备极”,我们读“备”为“服”,训极为极则中正,政令教化之义;《大武》“远宅不薄”,我们把“薄”读为“搏”;《酆谋》“商其咸辜”,我们把咸字理解为酿成之义;《明堂》“大维”,我
2、们认为就是“夫维”。以上见解,质之方家,希冀不吝指正。【关键词】《逸周书》;文字训诂;古文献新证一《度训》“远迩备极”《度训》:“极以正民,正中外以成命,正上下以顺政,政以内□,□□自迩,弥兴自远,远迩备极,终也□微。”潘振注:“备极,言皆得其至善。此度之成也,故曰终。”唐大沛注:“极,至也。言王化兼备周至,终始慎微。”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逸周书汇校集注》(修订本),黄怀信修订,李学勤审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5页。黄怀信先生训备为全,训极为至,译作“远处、近处的人才全都到来”。黄怀信《逸
3、周书校补注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页。张闻玉先生说法同黄氏。张闻玉《逸周书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页。周宝宏先生训备为全部、都,“备极”即“俱达中正之道”。周宝宏《<逸周书>考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3页。案:诸家训“备极”二字均不得全解。“备极”,“备”通“服”,训为服从之义,“极”训为“则”,“备极”语同后文的“顺极”。备、服同属並母职部,古音相同。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中,往往有假借备字表示服字的例子。《韩诗外传·卷八》:“于是黄帝乃服黄衣。”《说苑·辩
4、物》服作“备”。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君正》:“衣备不相緰,贵贱等也。”“衣备”即“衣服”。郭店楚简《缁衣》简16:“伥(长)民者,衣备不改。”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50页。今本《礼记·缁衣》作“衣服不贰”。“极”训为极则中正,如《诗·商颂·殷武》:“商邑翼翼,四方之极。”郑笺:“极,中也。商邑之礼俗翼翼然可则傚,乃四方之中正也。”孔疏:“言商王之都邑翼翼然皆能礼让恭敬,诚可法则,乃为四方之中正也。”“备极”即“服极”,指的是远近民人都能服从典则政令,如同下文所说的“顺
5、极”一语;《常训》篇又有“六极不服,八政不顺”语,潘振注:“不服,不从命也。”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逸周书汇校集注》(修订本),黄怀信修订,李学勤审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50页。“六极”语并见于《命训》《常训》,《命训》“六极既通,六间具塞”孔晁注:“六中之道通,则六间塞矣。”极训为中正。那么,服与极则中正的极是可以相搭配的。另外类似的用例还有《大戴礼记》“上服周德之典”与《史记·历书》“三苗服九黎之德”等等。本篇名为《度训》,潘振注:“度,法度;训,教也。”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逸周书
6、汇校集注》(修订本),黄怀信修订,李学勤审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页。即以先王圣典教民开悟。这一篇中的“极”大多都作“极则中正”的极来解释,如上文“天生民而制其度,度小大以正,权轻重以极,明本末以立中”孔晁注:“制法度所以立中正。”又如《度训》“立中以补损,补损以知足,□爵以明等极”,孔晁注:“极,中也,贵贱之等,尊卑之中也。”俞樾注:“孔训‘极’为中,则‘等极’二字义不相属矣。极,犹则也。《诗·殷武》篇‘商邑翼翼,四方之极’,《后汉书·樊准传》引作‘四方是则’,李贤注曰:‘《韩诗》之文也。
7、’该极有准则之义,故《毛传》作‘极’,《韩诗》作‘则’。此云‘等极’,有等则也。上文云‘度小大以正,权轻重以极,明本末以立中’,既言极又言中,知极之不训中也矣。”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逸周书汇校集注》(修订本),黄怀信修订,李学勤审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3页。此处俞氏之论不当,孔氏训极为中,与则的意思是一样的。一件事物中正规矩,就是法度、法则;极则与中正,义本一贯。又如《度训》“极以正民”,潘振注:“言圣人制爵明贵贱之等以为民极,所以正民也。”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逸周书汇校集注》(修订
8、本),黄怀信修订,李学勤审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4页。“民极”,《书·君奭》:“前人敷乃心,乃悉命汝,作汝民极。”伪孔传:“前人文武,布其乃心,爲法度,乃悉以命汝矣,为汝民立中正矣。”《周礼·天官·冢宰》:“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再如《度训》“长幼成而生曰顺极”,孔晁注:“言使小人大人皆成其事上之心而生其义,顺之至也。”陈逢衡注:“言长幼皆遂其生成之性,则无往而不合于度矣,故曰顺极。”刘师培注:“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