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力资本的高校绩效评价模型研究

基于智力资本的高校绩效评价模型研究

ID:21946980

大小:92.98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0-25

基于智力资本的高校绩效评价模型研究_第1页
基于智力资本的高校绩效评价模型研究_第2页
基于智力资本的高校绩效评价模型研究_第3页
基于智力资本的高校绩效评价模型研究_第4页
基于智力资本的高校绩效评价模型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智力资本的高校绩效评价模型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智力资本的高校绩效评价模型研究【摘要】高校绩效评价已经成为大家十分关注且相当紧迫的话题。文章尝试将智力资本(1C)理论引入高校,构建适合高校的智力资本(1C)模型。1C指标体系构成高校的核心无形资产,从智力资本角度审视高校,建立智力资本价值链,最终必将体现一切竞争优势的总和。使用层次分析法(AHP)制定和优化构建1C评价模型中的测量指标,可用作投资决策准则以指引无形资产的开发和有效利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弥补了有关决策者在判断重要性程度上的模糊性。【关键词】绩效评价;1C;层次分析法;模糊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15)14-0099-

2、06一、引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从1999年高校开始扩大招生,当年招生人数增加51.32万人,增长速度迗到史无前例的47.4%,之后每年我国高校都保持两位数的扩招比率,到了2008年,教育部开始放缓扩招比例至5%。据《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我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高达2547.7万人。随着高校自身发展需要及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面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如巨大的人口压力、国民的整体素质不高、生态环境恶化、工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可持续发展等,如何确定21世纪中国发展的目标定位和战略选择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在综合国内外已有研

3、究成果的基础上,设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探讨如何结合AHP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高校绩效进行评价并通过实证分析,统计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可靠性,智力资本的3个构成要素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高校绩效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对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动高校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高校智力资本的内涵及构成近年,我国的政府和企业已经意识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义,国家有意进一步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改进管理模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估,对高校教育资源进行预算分配的动态管理。由于大的社会变革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相关联,所以构建高校评估机制是优化高校教育资源的必由之路。2

4、004年,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和认证委员会正式成立,建立五年一轮的评估制度,促使我国高校的教学评估工作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和专业化的发展阶段。知识创造和共享可以是组织优势的重要来源,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明确地得到认可。然而,很多组织对于如何进行这件事没有清晰的概念。智力资本主张追求有效利用知识而不是信息,强调组织在知识社会的成长和发展知识管理方面的重要性。智力资本来自于工作人员的知识、经验及其可转移的能力,来自于组织创新和管理变革的能力,来自于它的基础设施,来自于利益相关者和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相当于一切优势的总和。该智力资本最初由埃德文森和沙利文提出,笔者将智力资本分为高校人力资本和

5、高校组织结构资本及高校关系资本。通常,智力资本(1C)被归类为三个主要的结构:人力资本、组织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在相关文献中,定义如下:1.人力资本是个人层面的知识,如每位教职工的胜任能力、知识、经验和科研创新。人力资本提供的是最有价值的核心要素。2.组织结构资本是有关该公司所有使得该组织可能的创新能力的资产总和。体现组织聚合人力资源、创造价值的潜在能力和运作机制。包括组织结构、管理理念、组织文化、战略、流程、制度规范和信息技术的运用等。3.关系资本是与其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关系资产的总和。包含与社会团体、社区组织、政府等合作伙伴的关系,校友资源、大学的社会认同度、声誉及办学环境等。以高校为研究

6、背景,人力资本是高校的研究学者和工作人员的知识。组织资本包括高校内的管理流程和日常管理,关系资本包括整个高校的关系和网络。对于许多学者来说,作为一种测量指标,1C对绩效评价的贡献大小由于缺乏适用的1C评估模型,所以很难确定1C概念并将其融入绩效管理。因此,需要选取合适的1C测量指标来构建数学模型,用以衡量该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识别关键智力资本。1C指标模型结合了知识创造生产价值的过程,对于1C测量指标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外,实际利率已经制定了这些指标的优先次序,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来指引决策者首先采取的投资活动将有助于企业资源分配。然而即使1C指标体系已被研究机构确认为是

7、至关重要的,却基本没有启动它来管理大学的无形资产。莱特纳(2004)为奥地利大学开发了一个基于1C的高校绩效管理模型。该模型将无形资产的转换过程概念化,对不同的活动(科研,教学,服务等)产生不同的输出,但由于专注于内部资源分配决策的性能测量,很少结合1C的概念。基于上述调查,本文提出一个1C报告模型,使用1C测量指标来对我国高校进行绩效评估。1C的测量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方法决定优先顺序,该模型是在我国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