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美学视域下的城镇化建设

环境美学视域下的城镇化建设

ID:21894513

大小:5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5

环境美学视域下的城镇化建设_第1页
环境美学视域下的城镇化建设_第2页
环境美学视域下的城镇化建设_第3页
环境美学视域下的城镇化建设_第4页
环境美学视域下的城镇化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美学视域下的城镇化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环境美学视域下的城镇化建设环境美学是近年来新发展的一门集科学与艺术、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交叉学科,通过展示和创造内涵美、外延美、形式美,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从环境美学理论的视角出发,我们可以判定某些地方是否真的需要进行城镇化,或者为新型城镇建设方向提供指导。新型城镇不仅能够实现产业互动、吸附就业、带动经济增长的目标,而且具有地方特色和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但是城镇化建设既受当地的经济条件、工业化发展水平制约,又受当地的地理区位、历史人文、资源条件制约,同时也应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1

2、.环境美学的发展历程、国内外研究现状、核心思想(1)环境美学的兴起既是出于对不断加深的环境危机的应对,也是美学学科拓展和变革自身的需要。它的研究始于19世纪60年代中期,它是在传统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美学一直以艺术为中心,自然审美问题被忽视,面对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传统美学受到了批判,于是美学家们不得不深化完善该学科,自此自然环境被纳入美学范畴,得到了重视。(2)自“环境美学”这一概念被提出以来,环境美学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都在不断地发展,这门学科汲取了来自美学、哲学、环境设计、建筑学、景观设计学、人文地理学、环境心理学等多种

3、学科的精华和营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内容和框架。其多学科,多途径的研究特点使得其不仅在理论研究方面,而且在应用实践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成为集科学与艺术于一身的一门综合性学科。(3)西方的环境美学从两个维度展开:一个主要是哲学的,试图探索有关环境美学的基本理论;另一个则是设计的,侧重于从景观设计解决环境美化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并试图提出一些理论来。目前这两部分呈现联合的趋向。在理论的探讨方面,环境感知和景观评估是两个突出的亮点。在对环境的感知和体验方面的研究,主要代表人物是阿诺德.柏林特和艾伦.卡尔松。柏林特主张建立一种“参与的”美学,即

4、主观与客观、人与自然、审美与实践的结合;对环境的欣赏需要一种与人紧密结合的感知方式,人与对象相互敞开,共同参与。他还提出一种环境批评,是人们能发现环境和景观的审美价值,对人们对环境的感知是一个有用的工具。卡尔松最具有影响力的理论是科学认知主义,同时他还提出了恰当的自然审美鉴赏的途径——自然环境模式,他反对自然审美中的形式主义,希望人们在审美和欣赏时深入实质。对景观的评估主要从实验和实践两条途径展开。实验的途径主要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主要依靠科学的研究和量化的评估,多采用定量、试验的研究方法。实践的途径主要从景观设计与规划的角度进行

5、研究,主要体现为对景观的美学价值进行量化。值得我们重视的是,西方有一些学者已经试图将环境美学与工程学结合。法国工程师贝尔纳.拉絮斯在设计法国西部的一条高速公路时,将公路要穿过的一片采石场变成奇异的悬崖景观。(4)中国的环境美学可分成三个维度进行研究,一是主要从哲学、文化学、生态学等维度,从理论上对环境美学中的问题进行研究;二是主要从城市建设、居住环境设计、旅游开发、环境艺术等实践层面对环境美学进行研究;三是主要结合环境保护对环境美学的问题进行研究。环境美学研究的是如何用美学的眼光欣赏我们的世界,如何用美学的思想指导我们的生活。环境美学

6、理论可以从三个层次来进行探讨:形式美、内涵美、外延美,其中形式美包含自然属性及其组合规律,内涵美包括个性与主题性、功能性和可意向性,外延美包括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和因地制宜原则。2.城镇化建设2.1城镇化建设的必要性。(1)传统城镇化,就是指由农业人口占较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逐步转变的过程,其间伴随着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化。其实质是人口的城镇化,农民的市民化,社会文明形态城镇化,城镇规模和数量扩大化其核心就是向城镇进行空间位置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在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和现代化建设中要实现城乡统

7、筹这一目标,城镇化是现实的必然选择。城镇化是缓解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现象的有效途径,也是缓解我国大城市承载力有限这一瓶颈问题的现实出路,因为我国目前的城市数量偏少,大中城市的集聚力和承受力相对薄弱,城市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而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向外转移,国家又缺乏足够的资金加强大中城市建设以容纳农村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因此,仅依靠现有的城市来转移是不现实的,而推进大城市(包括特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的城镇化路径才是最佳出路,尤其是发展小城镇。2.2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

8、涌入城镇,大大超出了城镇的现有容纳量,迫使城镇在空间上急速向郊区伸展,过度开发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致使城镇化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失衡;另一方面,城镇化建设中的无序性、非系统性以及缺乏科学规划性使得一部分技术含量低、污染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