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870338
大小:5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5
《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工课程改革方案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工课程改革方案的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并提供实用性的高技能人才。因此。现行的电工课程教学需要改革——避免空头理论,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着力针对实际职业技能和岗位群适应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电工课程;内容;改革 :G712:A:1671-0568(2011)11-0040-03 一、课程定位与设计 1.行业分析 2.行业调研、岗位能力所对应的课程分析 专项能力?邛专业拓展学习领域?邛专项能力课程 相关专业能力?邛专业技能学习领域?邛专业能力课程 通用职业能力
2、?邛专业基础学习领域?邛电路基础与应用 3.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所有电类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适合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电气、电子、机电、铁道电信、机车车辆类等专业。一方面通过项目式的学习和技能实训,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电工技术通识和通用技能;另一方面为学生学习和掌握后续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奠定基础。 ●是获取电工及维修电工职业技术资格的主要支撑课程之一。 ●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课程。 4.课程设计 (1)设计理念:①设计目标:培养综合职业能力;②课程模式:学习领域的课程模式
3、;③开发方式:基于工作过程;④设计特点:突出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 (2)课程设计目标理念:①知识目标:掌握电学的基本知识和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②技能目标:掌握电工技术领域的基本技能。如电路的制图识图、电子电气元器件的识别检测、工具仪表的使用维护、手工焊接、线路的装接,等等。③态度目标:培养严谨细致、严谨务实的职业素质。 (3)设计思路:①解构原有学科体系下的基本内容(直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路、磁路和变压器、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谐振电路)。②重构行动体系下的教学内容(项目一:常用电工工具及电工仪
4、表的使用与维护;项目二:常用电子电气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项目三:电路的分析与检测;项目四:电路的设计与装接;项目五:电表的改装与组装)。 二、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原则 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的电路分析方法不再按原有学科体系组织教学,而是基于工作过程构建。以岗位需求出发设计教学内容,以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选择项目载体,以职业成长规律(由初学者到实践专家)和认知规律(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序化教学内容。 2.教学内容的设计 本课程的教学通过学习情境来展开,共
5、设计了五个大学习情境和十九个子学习情境。每一个学习情境都是具体的工作过程。五个学习情境共同完成对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表述。其中每一个学习情境又展开了几个子学习情境。 (1)学习情境—:常用电工工具及电工仪表的认识与使用。①通用电工工具的认识与使用;②专用电工工具的认识与使用;③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与维护;④安全用电。 (2)学习情境二:常用电子电气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①常用电源的识别与检测;②常用电子元件的识别与检测;③常用低压电器的识别与检测;④变压器、电动机的识别与检测。 (3)学习情境三:电路的分析与检
6、测。①单电源电路的分析与检测;②多电源电路的分析与检测;③等效电路的构建与检测;④信号源电路的分析测与检测;⑤三相电路的检测;⑥共电效率与共电品质的分析与检测。 (4)学习情境四:电路的设计与装接。①简易应急灯的电路设计;②照明电路的设计与装接;③控制电路的设计与装接。 (5)学习情境五:电表的改装与组装。①电压表、电流表的改装;②万用表的组装。 3.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标准。 ●配套的课业资料,X络资源。 ●课改教材,多媒体课件。 ●配套的课业资料,X络资源。 ●中级维修
7、电工、中级电工的职业资格标准。 三、教学设计 1.教学模式设计 工学交替——企业认知日常生活实际认知、校内理实一体化学习、中高级电工和维修电工考证培训、校外顶岗实习。 2.以学习情境二常用电子电气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为例(见下表) 3.教学方法设计 六步法——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以电阻的识别与检测为例: (1)明确任务(资讯):识别不同阻值的电阻、确定电阻的电流电压特征。 (2)识图识物(资讯):展示几种不同形状的电阻,并进行分类。了解电阻的相关知识。此项工作由教师讲
8、解。采用多媒体和实物教学等。 (3)任务准备(计划与决策):了解相关技术指标。根据工作计划和工作流程,完成任务。此项工作由学生依据学习素材分组完成。 (4)考核评价(检查与评价):填写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考核表。表内有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按重、分岗位综合打分评价等项目。此项工作由学生与教师共同完成。 3.教学时间设计(见下表) 4.学习组织形式与方法 讲授、演示、多媒体、设问、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