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哲学通识教育的基本原则

论哲学通识教育的基本原则

ID:21864381

大小:4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5

论哲学通识教育的基本原则_第1页
论哲学通识教育的基本原则_第2页
论哲学通识教育的基本原则_第3页
论哲学通识教育的基本原则_第4页
论哲学通识教育的基本原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哲学通识教育的基本原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哲学通识教育的基本原则[摘要]哲学的性质规定了哲学通识教育必然遵循一些共同的基本原则。面对未经过哲学专业训练的学生而言,哲学通识教育首先应遵循“去魅”原则,揭开哲学的神秘面纱,让它易于近人;其次,在哲学内容的讲授上要遵循“引介”原则,以对哲学描述和引导为主,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再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遵循“交互性”原则,把哲学放于教师和学生的辩论中,提高教育实效性;最后,在教育目的上要遵循“生命”原则,展现哲学的生命气象,培养学生自觉的生命意识。[关键词]哲学;通识;引介;生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应具备一定的哲学修养,这如今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许多高校开出名称大同小异的

2、哲学通识课程,比如,哲学导论、哲学通论、哲学概论,等等,其目的就在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虽然各个高校哲学通识教育在形式、途径、方法上有所差异,但哲学的性质规定了它必然遵循一些共同的基本原则。一、“去魅”原则传统的西方哲学意在追求真理。真理从不以真面目现身,它或是隐藏在五光十色的现象背后,或是停留在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而且真理是否存在,这依然是个问题。尼采令人愕然地把科学、形而上学、道德、宗教等一切抛入谎言的乱堆中。后现代主义愤然地把真理彻底“击碎”。尽管如此,传统哲学家却对此深信不疑。他们满腔热情地通过一套特有的语言系统将其呈现。由此,问题出现了。与其说哲学所运用

3、之语言系统非常独特,毋宁说是晦涩难解。这并非诸如巴门尼德、柏拉图、黑格尔等之类思想家的过错,而是哲学对象的特殊要求。哲学所追求的真理是普遍的、宏大的、完美的一,它超越了任何经验可及的范围。正因为如此,任何经验性的话语或符号都难以描述其全貌。传统哲学中本质和现象的二元论带来的结果便是语言在真理领域和经验领域的分裂。于是,为了企及真理,人们便开始使用最接近事物本质的抽象概念:经验、本质、物、理念、上帝、自然等等,其中任何一个概念都需其他概念来支撑和解释。如果学生接受过一定的哲学训练,那么他们尚可参解其中之真义;如果相反,那么哲学的话语对学生而言无疑“天书”。哲学通识教育

4、的对象一定是非哲学专业的学生。一般来说,这部分学生未经过系统的哲学训练,并不具备独立的哲学思考能力。教育的对象规定了哲学通识教育首先必须撕下哲学神秘而可畏的面纱,把哲学的魅力生动地展现出来。如果说哲学是为了“认识你自己”,是一门生命之学问,那么把哲学与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结合起来进行无疑是现实的。确实如此,哲学所关注的问题时刻发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经常性地出没于人们的生命体验中。哲学源于生活,归于生命。只有立足于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哲学才不至于因某种外观之改变而失去原汁原味,哲学才能在通识教育中保持本色。如此,就必须在哲学的表达方式上,改变完全刻板地运用哲学话语的

5、方式,做到语言的生动通俗,形式的简单明了,内容的言简意赅;在哲学运思方式上,改变传统的严格的逻辑致思方式,把思与悟、理性和体验结合起来。一旦哲学在每个学生的思想中激起涟漪,便有可能推动个体化经验和体验触及哲学的净土。在这一点上,可参考中国的传统哲学。在老子那里,“道”之近人,一靠“修身”,二靠“悟”。在孔子那里,“道不远人”。教师做的工作是让“道”通过每个学生显现在每个学生的心中,显现也即“去魅”。当然,“去魅”远非如此简单。如前所述,哲学的本性是“爱智慧”,这才是哲学所要告诉人们的要义。“去魅”实是对哲学表皮的层层剥离,从而通达其意欲表达的要义。剥离是个细致的活,

6、一不小心可能会伤及哲学,使哲学变质。在通识教育中通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理论被还原为经验,哲学被降格为“故事”。固然,此举亦可部分地揭示哲学的要义,但往往会产生本末倒置的结果,形象而散乱的经验最终取代理论,生动却苍白的语言游戏掩盖了真理。因此,“剥离”之前首先需通透哲学的性质并通晓哲学思维的历史,只有在广度上和深度上把握了哲学,对哲学“剥离”才可能是恰当的,才能最终把被“剥离”了的哲学整合起来。也就是说,“去魅”不仅要通过个体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将哲学讲述出来,而且要把哲学从生活的经验性和体验的主观性中提升出来并加以保持。只有如此,哲学才不至于在被揭去神秘面纱的同时披上

7、糟糕的“经验”面纱而遭人们误解。被加以“去魅”的哲学在学生看来不再是“玄而又玄”的陌生化的他者,而是他所感所知的一部分。此部分内容,即哲学之要义,虽与个体的客观和主观经验关系甚密,但它并不因此受到影响或削弱。它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同时,经历这样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它在现实的个体中获得了现实性。这样,哲学在一开始便能给学生留下“好感”,从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而不是让学生因为对哲学概念抽象性的惧怕而丧失学习哲学的热情。二、“引介”原则“在古希腊,哲学首先是一种活动,而不是静态的知识;是对智慧的爱,而不是智慧本身”[1]。“爱智慧”是为了解谜,解决生命所面临的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