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858463
大小:163.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25
《再论语言积累是学习语文的基础[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再论语言积累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再论语言积累是学习语文的基础人物印象近年来,小学语文界很多热点问题的讨论,都与吴忠豪这个名罕密不可分——2012年,吴教授提出“教课文,还是教语文”的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小语界掀起了一场关于语文教学内容的热烈讨论。2013年,吴教授在本刊发表了《语文课须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一文,第一次提出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的概念,对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小学语文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期,吴教授针对现代语文教学偏重语言的“理解”、严重忽视语言积累的现象,又提出了“积累语言是学习语文的基础”的论断
2、,相信又会引起热烈反响。语文课程改革究竟向何处去?吴教授的见解总是掷地有声,发人深省。做过语文教师,做过语文教研员,再到大学从事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吴忠豪教授的特殊经历让他能够对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的融合,进而形成自己完整的语文教学理论体系。吴忠豪于永正老师打电话给我:“我写的《也谈语言积累》你看了吗?和你写的《语言积累是学习语文的基础》是姊妹篇!”“我刚看过,于老师真是我的知音,我们所见略同啊!”正如于老师在文章里所说:“我们的学生没有多少对语文有兴趣的,他们的兴趣全被老师喋喋不休的讲解和无穷无尽的练习题消磨殆尽了:如果我们的老师都能按课程标准说的‘少做题,多读书
3、,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去做,注意语言的积累,我们的语文教育就有希望了,我们的学生就有希望了,”我和于老师写的这两篇小文章都是谈语言积累的重要性,限于篇幅,没有从理论上深入展开。为了让语文教师更加清楚地认识小学阶段强调语言积累的重要性,很有必要从理论上再作一番探讨。一、忽视语言积累是现代语文教学的一大失误自白话文教学以来,我国的语文教材就是文选型的,语文课四分之三的时间就是学习一篇篇课文。每学期少则二十几篇,多则四十来篇。从儿童的语文素养发展看,每篇课文大致都有三个方面的学习价值:第一是文化价值,比如让学生认识李白是古代伟大的诗人,知道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
4、民的创造,认识世界上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多元的文化等;二是学习语文的方法,通过课文让学生掌握汉语的基础知识,学习阅读、写作的方法,从而促进听说读写技能的提高;三是语言材料积累,包括生字、词语、句子的积累,通过大量规范的书面语言材料的输入,积累并熟悉汉语的语言规则,包括词语运用和搭配、词句组织的经验,丰富学生语感。这三种不同的学习价值,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语言的规律有所侧重。换句话说,就是在教学每篇课文的时候,应该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适当地处理这三方面学习任务的关系,从而获得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并且使儿童的语文能力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
5、发展。这是语文教学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面对并作出选择的关键问题。语文课程在很长一段时期强调思想道德教育,关注语文课程人文性特点,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放到极不恰当的位置,其直接后果是异化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将语文课上成思品课、社会课、历史课。这种倾向在本轮课改前期也一度泛滥,干扰了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并且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其实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基础教育各门课程共同承担的教育任务,语文课程当然不能例外,但语文课的“本职”工作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正如叶老所说:国文教学的重心在于语言文字。虽然国文教学富有“教育意义”,但这不是它的“专任”。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
6、,语文课程重视学生智力发展和语文能力的培养,强调学习方法指导。特别是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重新界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广大教师更加重视语文基础知识和语言运用方法的教学,增加了语文课程的语文含量,使得教学效率发生了明显变化。有人说“语文课开始像语文课了”,“语文课更加有语文味了”。将语文知识和语文学习方法作为课程的主要取向,表面看确实抓住了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教师在语文课里教的确实都属于“语文”的内容,但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语文学习规律看,这样的教学取向能否获得最佳的教学效率呢?结论并不是肯定的。原因很简单,根据儿童心理学研究可知,6-12
7、岁儿童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最大程度地丰富儿童的词汇量,增加各种常用的规范句子范型,可以为学生今后的语言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当代脑科学研究认为,2-10岁儿童大脑神经功能分T不明显,其学习语言是全脑学习,冈此儿童时期是人一生中学习语言的最佳期;10-12岁以后,大脑神经分工逐步完成,右脑区域管语言,左脑区域管思维,半脑学习语言的效果当然不如全脑学习。古人尽管不可能了解现代脑科学研究的结论,但是他们根据长期对儿童深入观察以及语言教育经验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与现代脑科学的研究结论不谋而合。清人陆世仪就指出:“凡人有汜性,有悟性。自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
8、性,少悟性。十五以后,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