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849597
大小:2.15 M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5
《谈清华七《越公其事》简三的几个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談清華七《越公其事》簡三的幾個字蘇建洲彰化師大國文系簡3云:(吾)君天王,以身被甲(胄),(敦)力(飭)“力”讀為“飭”,是網友zzusdy的意見。見清華七《越公其事》初讀,簡帛網論壇63樓,2017-04-27。鎗(槍),疌(挾)弳秉(枹),(振)鳴【三】《越公其事》某些用字比較特別,比如甲冑的“甲”都作:(字形表217頁)與其他楚地竹簡作“”不同。《清華一‧耆夜》05“士奮刃”,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指出:“刃”,原簡作,整理者作“甲”,似將此字看作甲胄之“甲”。按楚簡、等形皆爲甲乙之“甲”,甲胄之“甲”則均作“”,兩不相混。此字釋“甲”不可信。當為“刃”字。此字
2、由於處在竹簡斷裂處,所以有些筆劃殘損不清,但細審圖版仍然可以看出是“刃”字。郭店《成之聞之》簡35之“刃”字作,可作參考。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清華簡《耆夜》研讀札記〉,復旦網,2011.01.05,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347。讀書會指出《耆夜》的字形當釋為“刃”,這是很對的。而他們所指出的“楚簡、等形皆爲甲乙之‘甲’,甲胄之‘甲’則均作‘’,兩不相混。”確實是我們以往的認識。陳劍先生也指出:曾侯乙墓竹簡文字畢竟不是楚國文字,時代又更早,其用字習慣跟後來大量戰國中期用字習慣多相近的典型楚簡
3、有所不同,也實屬正常。同類情況的顯著例子如,包山簡、天星觀簡等楚簡以“”、“”字表示甲胄之“甲”,“甲”字則用作天干字而不用作甲胄義(上博竹書亦同);用“”、“”或“”表示“甲”見於兩周銅器銘文,乃是傳統的用字習慣。而曾侯乙墓竹簡則皆用“甲”字兼表“甲胄”之“甲”與天干字之“甲”,不用“”、“”或“㚔”字。陳劍:《釋“疌”及相關諸字》,《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五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9月,第275頁。這條資料蒙鄔可晶先生向我指出,謹致謝忱!看起來《越公其事》對於{甲}的用字習慣與曾侯乙墓竹簡是相同的,而不同於戰國中期楚簡的用字習慣。筆者曾考慮過這會不會別國文字系統用字習慣的孑遺。
4、因為《越公其事》的﹛越﹜都作“”,與三晉系文字相同,而與楚簡不同。周波先生指出:楚文字用“”表示國名、地名和姓氏﹛越﹜,楚簡多見。晉系文字用“”為越國之﹛越﹜,如晉璽“孫(越)人”(《戰印》1783)、中山王鼎:“昔者吳人並(越)”、“(越)人修教備信”。周波《戰國時代各系文字間用字差異性現象研究》038條,復旦大學2008年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裘錫圭教授。《清華三‧良臣》簡6“(越)王勾踐”,劉剛先生也引為三晉系統用字習慣的證據。劉剛:〈清華叁《良臣》為具有晉系文字風格的抄本補證〉,復旦網,2013.01.17,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
5、asp?Src_ID=2002。另外,《越公其事》簡38“劼”作、,已有研究者指出與晉姜鼎(集成2826)作字形相同。清華七《越公其事》初讀,簡帛網論壇15樓“心包”發言,2017.04.24。但是綜觀《越公其事》大多數仍是楚文字的字形與用字習慣,如{卒}寫作(字形表195頁)、{家}作(,簡34)、{見}作(字形表196頁)、{視}作(字形表196頁)、{陵}作、(字形表216頁)。而且以{越}寫作“”出現這麼多次來看,恐怕不是單純的三晉系底本改之未盡的結果,反而應該是楚文字本有的書寫習慣,只是以往限於材料我們不知道而已。退一步考慮,也可能是受到晉文字書寫習慣的影響而來。這在新蔡簡等也有
6、看到,如“之夕”合文有一例作(張新俊等《新蔡葛陵楚簡文字編》,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8月,233頁),裘錫圭先生指出:“『夕』字也加了這種斜畫,不知是受晉系文字的影響,還是別有原因,待考。”裘錫圭:〈《戰國文字及其文化意義研究》緒言〉,《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六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2月),頁224。但從本篇{越}寫作“”的數量來看,這種可能性不高。至於上述{甲}的寫法也與三晉系不合,中山王方壺“甲冑”的“甲”寫作可證。以“甲”表示{甲},目前見於秦文字,如杜虎符、新郪虎符“興士被甲”的“甲”以及曾侯乙竹簡、《越公其事》。比較可能的情況是秦文字因為地域的關係繼承了西周,
7、或是春秋以來的用字習慣。《越公其事》是記錄春秋史事的文獻,用“甲”爲甲胄之“甲”,也許就是春秋時期用字的一種反應。也就是說,在春秋(甚至西周)時期,甲胄之“甲”雖多用“”,但也有用“甲”的。換言之《越公其事》顯然是有文字“存古”的現象,這與陳劍先生所指出簡32、41與的關係,陳劍:〈簡談對金文“蔑懋”問題的一些新認識〉,復旦網,2017.05.05,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