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七)校补(二)

清华简(七)校补(二)

ID:35318546

大小:717.50 KB

页数:53页

时间:2019-03-23

清华简(七)校补(二)_第1页
清华简(七)校补(二)_第2页
清华简(七)校补(二)_第3页
清华简(七)校补(二)_第4页
清华简(七)校补(二)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华简(七)校补(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3056清華簡(七)校補(二)蕭旭本文是《越公其事》前10章的校補。(1)赶(登)於會旨(稽)之山(第一章)整理者曰:赶,《說文》:“舉尾走也。”此處義為奔竄。又疑讀為迀,《說文》:“進也。”本篇第4簡作“赶在會稽”。(P114)按:某氏曰:“赶疑讀為遷。”“ee”說,《清華七〈越公其事〉初讀》,簡帛網2017年4月27日,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3456&pa

2、ge=6。某氏曰:“‘赶’解為奔竄,缺乏訓詁根據。‘迀’字不見於典籍實際使用。我們懷疑‘赶’或可讀為間(閒),意為雜廁。‘播棄宗廟,赶(間)在會稽’,是說播棄宗廟,雜廁在(流落到)會稽山。”“暮四郎”說,《清華七〈越公其事〉初讀》,簡帛網2017年4月28日,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3456&page=8。某氏曰:“赶,應讀為竄,訓為隱匿。《國語·越語上》‘越王句踐棲於會稽之上’,可以與簡文‘赶陞於會稽之山’、‘赶在會稽’對讀,簡文中的‘赶(竄)’對應該句中的‘棲’。古書中有‘棲

3、’與‘竄’連言的例子,如《後漢書•西羌傳》:收稿日期:2017年6月05日發佈日期:2017年6月05日頁碼:53/53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3056‘餘剩兵者不過數百,亡逃棲竄,遠依發羌。’可見在古人眼裡‘棲’與‘竄’是意義相關的。這一個例子為我們將與古書中‘棲’對應的‘赶’讀為‘竄’,提供了積極的證據。”“苦行僧”說,《清華七〈越公其事〉初讀》,簡帛網2017年5月5日,http://www.bsm.org.cn/bbs/read.

4、php?tid=3456&page=15。王寧曰:“《戰國策•韓策三》云‘保於會稽之上’,《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云‘越王乃以餘兵五千人保棲於會稽’,《越絕書·請糶內傳》作‘保棲於會稽山上’,則‘赶陞’相當於‘保棲’,‘赶’可能讀為扞,又作捍、干,古訓衛也、蔽也、禦也,與‘保’義類同。”《清華七〈越公其事〉初讀》,簡帛網2017年5月6日,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3456&page=17。林少平曰:“《穆天子傳》:‘天子遂驅升於弇山。’古文‘驅’與‘赶’皆當訓為急走義。”《清華七〈

5、越公其事〉初讀》,簡帛網2017年5月6日,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3456&page=17。某氏曰:“赶,當讀為蹇。《說文》:‘蹇,跛也。’段注:‘《易》曰:“蹇,難也。”行難謂之蹇。’在簡文中,‘蹇’意為行走困難?”“汗天山”說,《清華七〈越公其事〉初讀》,簡帛網2017年5月6日,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3456&page=17。《說文》“赶”訓舉尾走者,朱翺音巨言切(《廣韻》同),《玉篇》、《集韻》音渠言切,《集韻》又

6、音渠焉切,《廣韻》、《集韻》又音其月切。其音巨言(渠言、渠焉)切者,是“㨜(揵)”、“搴”分別字,故有舉義;其音其月切者,是“撅”分別字,故亦有揭舉義。《說文》“迀”訓進者,書傳多作“干”,是進求、求取義。整理者未達厥誼,引之不當。“保於會稽”、“保棲於會稽”之“保”不是衛禦義,王寧的理解有誤。《史記·楚世家》:“楚襄王兵散,遂不復戰,東北保於陳城。”又《六國表》作“王亡走陳”,《白起列傳》作“東走徙陳”,《韓子·收稿日期:2017年6月05日發佈日期:2017年6月05日頁碼:53/53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

7、: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3056初見秦》作“荊王君臣亡走,東服於陳”(《戰國策·秦策一》“服”作“伏”)。“保”、“服(伏)”一音之轉,當讀為赴,字亦音轉作䞯、報,其義與《六國年表》、《白起傳》作“走”同,猶言奔走、趨赴。《韓子·十過》:“曹人聞之,率其親戚而保釐負覊之閭者七百餘家。”《列女傳》卷3“保”作“赴”,此其確證。《荀子·修身》:“保利棄義,謂之至賊。”《新序·善謀》:“齊、魏得地保利,而詳事下吏。”《戰國策·秦策四》、《史記·春申君傳》作“葆”,亦皆讀為赴,趨也。《左傳

8、·哀公元年》:“越子以甲楯五千,保於會稽。”《戰國策·韓策三》:“昔者吳與越戰,越人大敗,保於會稽之上。”《墨子·非攻中》:“(吳闔閭)東而攻越,濟三江五湖,而葆之會稽。”《吳越春秋·夫差內傳》:“越王大恐曰:‘……抵罪於吳,軍敗身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