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夫特菌属的研究进展

代夫特菌属的研究进展

ID:21708746

大小:5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4

代夫特菌属的研究进展_第1页
代夫特菌属的研究进展_第2页
代夫特菌属的研究进展_第3页
代夫特菌属的研究进展_第4页
代夫特菌属的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代夫特菌属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代夫特菌属的研究进展【】代夫特菌属是1999年建立的一个新菌属,属于变形菌β亚纲、丛毛单胞菌科。该属细菌为氧化酶、触酶均阳性,不发酵葡萄糖,不形成芽孢的革兰阴性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天然耐药。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为人类少见的机会致病菌。本文针对代夫特菌属的分类、生物学特性、耐药特征、鉴定以及临床感染等问题进行讨论。【关键词】代夫特菌属;生物学特性;耐药特性;鉴定;临床感染代夫特菌属(delftia)的细菌为氧化酶、触酶均阳性,不发酵葡萄糖,不形成芽孢的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如河水、沟渠水、土壤等环境,也可从临床标本如血液、脓液、尿液、呼吸道分泌物、咽部以及创伤等

2、标本中分离出来。通常认为是非致病菌,但可以引起抵抗力低下宿主的多种机会感染,为人类少见的机会致病菌。1分类学1999年,澳大利亚学者onadaceae)的成员和一些未分类菌株的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将食酸丛毛单胞菌(amonasacidovorans)从丛毛单胞菌属(amonas)中移出,建立了一个新菌属—代夫特菌属(delftia),重新命名为食酸代夫特菌(d.acidovorans)。从系统发生上,代夫特菌属归属于rrna超科ⅲ(rrnasuperfamilyiii)变形菌β亚纲(βsubclassoftheproteobacteria),丛毛单胞菌科。.133

3、229.2003年,日本学者shigematsu等[2]对分离于熊本地区tsuruhata活性污泥的1株(t7t株)对苯二甲酸盐吸收细菌(terephthalate-assimilatingbacterium)进行了系统分类研究,该菌为革兰阴性、短杆状,与食酸代夫特菌atcc15668t之间的dna-dna杂交值为69%,16srrna基因序列显示应该归属于代夫特菌属。但与已知的食酸代夫特菌表型和遗传特性有明显差异,认为是代夫特菌属的一个新菌种,建议命名为d.tsuruhatensis,模式株为t7t(=ifo16741t=atccbaa-554t)。迄今为止,代夫特菌属

4、由食酸代夫特菌和d.tsuruhatensis2个菌种组成,后者尚未见分离于临床标本的报道,因此,与人类感染的关系不清楚。2生物学特性2.1代夫特菌属细胞为直的或稍弯曲的杆菌,0.4~0.8×2.5~4.1μm(有时可达7μm),单个或成双排列,籍单极或双极的1-5根丛鞭毛而运动,革兰阴性,氧化酶和触酶阳性。不产生芽孢,不产生荧光色素。细胞内有聚β-羟丁酸盐(poly-β-hydroxybutyrate)颗粒。严格需氧,有机化能营养,水解乙酰胺,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不从蔗糖形成果聚糖,不液化明胶,不水解淀粉,脂肪酶(水解土温80)阳性,精氨酸双水解酶阴性,分解原儿茶酸盐

5、(protocatechuate),无反硝化能力,不能自给氢生长。在含有机酸、氨基酸、蛋白胨和碳水化合物(但不含葡萄糖)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腐胺和3-羟腐胺是主要的聚胺成分。优势醌为辅酶q-8,q-7和q9为次要醌,但不产生甲基奈醌。主要的细胞脂肪酸是十六烷酸(hexadecanoicacid,16:0)、十六碳烯酸(hexadecenoicacid,16:1)和十八碳烯酸(octadecenoicacid,18:1);3-羟基脂肪酸(3-hydroxyfattyacids,3-oh10:0and8:0)存在,但缺乏2-羟脂肪酸。其dna的g+c含量为67~69mol%。

6、模式种为食酸代夫特菌,模式株为atcc15668t[1]。2.2食酸代夫特菌30°c生长,4°c和41°c不生长,在0.5%或1.5%nacl生长、但6.5%nacl不生长,在营养琼脂平板上生长、不产生色素。在tsi培养基和含有葡萄糖、果糖、木糖、麦芽糖或侧金盏花醇的o-f培养基上不生长,10%乳糖不产酸,不水解七叶苷、明胶和dna,不产生吲哚,β-半乳糖苷酶阴性。可利用乙酰胺、醋酸盐、己二酸、葡糖酸盐、马尿酸盐、甘露醇等作为碳和能量,但不利用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糖、蔗糖、半乳糖、菊糖、松三糖、蜜二糖、棉子糖、核糖、木糖、海藻糖、山梨糖、山梨醇、阿拉伯糖、阿拉伯醇、

7、侧金盏花醇、卫茅醇、赤藻糖醇、糖原、七叶苷、水杨苷、淀粉和n-乙酰葡糖胺。菌株已经分离于土壤、沉淀物、活性淤泥、原油、盐水、水和各种临床标本。dna的g+c含量为67~69mol%,其模式株为atcc15668t,于1926年分离于荷兰代夫特富含乙酰胺的土壤[1]。2.3delftiatsuruhatensis革兰阴性,有动力,稍弯曲的短杆菌(0.7~1.2×2.4~4.0μm),细胞单个或成双排列。在10~40°c之间生长,最适温度为35°c。ph5.0~9.0生长,最适ph为7.0。在最适条件下的倍增时间约为1.06h。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