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688820
大小:64.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0-23
《第一讲:摄类学001-009》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摄类学001在场很多人是熟面孔,也有很多的新面孔,不过能在这里讨论有关《摄类学》的法类感到相当的荣幸。还没上课之前有几点是要跟大家说明的:①我们上课的时间是从2点到4:30,中间会有休息,第一堂:2:00-3:10,第二堂课从3:30-4:30,中间休息20分钟。②上课请专心听讲。③下课完之后,回去请复习。不然一个礼拜只上一堂课的效果通常是不太好的。④纯粹以上课为主,所以请在座的各位不要讨论八卦。⑤上课完成不需要作任何的供养,上课认真就是最好的供养。⑥可能有些人会想,来上课是否要依止如性法师,这个都想太多了,不是说你来上课,你就要把我当作上师。也没有说你们来上课我就要把你们当
2、弟子来看。今天会在这里帮各位上课,其实在年纪上可以说我是晚辈,但是在《摄类学》的这块领域当中,跟各位相较下我可以说是长辈。所以就以学长、学妹,学长、学弟这样的方式来作一个研讨讲就可以了。完全不需要按照依师轨理的方式进行。就把我当作一个讲师或学长,你有这方面的需求的话就认真的听课。有问题可以随时发问,如果这个部分我能够为大家作解答,我会以最简单的方式为大家作解答。平常上课所需要念诵的偈颂就以最简单的方式念颂三遍皈依发心偈,之后祈请文殊菩萨加持,含颂三遍文殊菩萨心咒就可以了。首先我们就念颂三遍皈依发心偈:诸佛正法众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我以所行施等善,为利众生愿成佛。接下来请大家
3、跟着我一起念:那摩达供布切尊将比杨那jiacei罗(音译),“那摩达”就是指自己的根本上师,请将你们的上师跟护主文殊师利菩萨观想成无二无别的并且诚心地作祈请。“切真将比杨”是指至尊文殊师利菩萨,“jiacei罗”就是礼敬。之后我们会念诵文殊菩萨心咒来祈请上师和文殊菩萨加持。在还没有上课之前先为大家介绍一下何谓《摄类学》,所谓的《摄类学》就是在古印度时候,《量学》这方面的论师有最著名的是法称菩萨。法称菩萨所造的《释量论》的内容相当的深广。对于一般想法深入《释量论》或者五大论而言是非常难以了解的。连在三大寺修学多年的我们来说对《释量论》也是略知一二。它字面上的意思和所表示的内涵并
4、不是一般人在短时间能够体悟了解的。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没有学《摄类学》之前必须要先将一些基本的概念建立起来。所谓的“摄”就有这种“聚集”的意思。聚集什么呢?是要先将《释量论》中比较重要的观念先挑选出来,让我们的思考模式里面有一个架构。让你知道说法要如何来作分类?让你知道心在面对外境之后心又会产生什么样的现象?我们在思维心跟境之间的关系时要用什么样的思维公式?这是我们趋入五大论或者广论或者平常的做人处事过程中都必须要了解的部分。所以《释类学》的含义就是说将《释量论》里的精华先撷取出来用非常简单的方式为初学者来表达整个佛法的基本架构。《摄类学》在四部宗义中是以经部宗的角度为出发点
5、的。有些人可能会问:四部宗义中不是以应成的法类最为殊胜吗?为什么要讲经部宗呢?应成的法类虽然殊胜但对于初学者来讲它太深奥了,再加上经部宗跟唯识、自续甚至应成,虽然说在某些观点上会有出入,但实际上对于境还有心的一些基本的描述方式是相同的。不论是哪部宗义,法一定是分为“常”跟“无常”,这是基本的分类,它不会说经部宗这样分,唯识又是另外一种分法。所以以经部宗的角度作为解释的话是最容易了解。所以以经部宗的论点来作诠释。这是第一部分:我们如何认识《摄类学》。第二部分:如何来学《摄类学》?我在三大寺,学过半年的《摄类学》,一年的时间学了《心类学》跟《因明学》。在没有学五大论之前,把这些基
6、础以自认为满用功的方式将这些基础建立起来。并且在学《现观壮严论》的过程中也依照仁波切和经教师的指示为学弟们上的三次《摄类学》,教了三个不同的年级,现在最高班有学到《现观壮严论》快毕业了。这次是第一次教台湾的学生,而且是用本国的语言来教学,这对我来说是另外种的考验,但是也是另外种的学习机会。学习《摄类学》的方式:1、在学的过程当中要尽量的思考,但思考的方式不是胡思乱想。所谓的思考就是你要将所有的可能性都要尽可能地想进去。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我们在等下的课程当中要为大家作简单地介绍。正是因为要思考,所以上课期间我会尽量少板书,你们也尽量思考。因为我们在三大寺学习时很少有人会带纸笔进
7、课堂的。课堂上老师如何教你就如何听,用你全神贯注的一颗心将课程上所能吸收的部分全部吸收,这才是你的,你写再多的笔记那不过是纸上的字而已,它不能成为你的东西。所以用心思维是很重要的。摄类学002然后因为在台湾你们没有辩论模式,简单的辩论是在上课时进行。可能也不会百分之百的依照传统模式来作辩论。因为那种模式将其译成中文让大家作辩论,实际上表达方式满吃力的。因为毕竟是用藏文的方式表达,而且当初把这个公式创造出来的时候就是给藏文的人修学和给藏文的人修学五大论的一种学法。所以我认为这样的一种答辩过程里用中文来作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