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656443
大小:2.79 MB
页数:560页
时间:2018-10-23
《第七版皮肤性病学教师用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0-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皮肤的解剖学和胚胎学第一节皮肤的解剖学一、概述皮肤(skin)被覆于体表并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是人体一种具有重要解剖学和生理学功能的器官;表皮(epidermis)和真皮(dermis)总重量约占体重的5%~8%,若包括皮下组织重量则可达体重的16%,因此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结构复杂且具有很多结构独特的皮肤附属器(skinappendage)(图1-1),可行使多种生理功能。图1-1皮肤解剖结构模式图皮肤上致密的多走向沟纹称皮沟(sulcicutis),是皮肤附着于深部组织并受纤维束牵引形成,以面部、手掌、阴囊以及其他活动
2、部位为较深;皮沟间形成大小不等的菱形或多角形隆起称为皮嵴或皮丘(ridge),每条嵴的下面有一个真皮乳头,乳头的形状和配布样式决定了嵴的样式,皮嵴上凹陷的斑点即为汗腺开口。皮肤表面有许多粗纹和肉眼不易见的细纹,这些皮肤标志统称皮线(skinline),手掌和足跖及指(趾)屈侧的皮线呈平行排列,并构成特殊的图样,称为指(趾)纹,其样式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在一生中稳定不变且个体之间存在差别,因此可作为鉴别个体的可靠根据之一;指(趾)纹常可分为四型,即拱形(弓形)、袢形、涡形和混合形。皮肤的结构特点(如厚度、角化程度、机械张力、毛和毛囊的大小及数目、腺体类型及数目、色素化程
3、度以及血管、神经的分布等)在人体各部位有较大差别,因此对皮肤类型很难作较详细的划分。一般根据表皮和真皮的厚度、毛和皮脂腺的有无将皮肤分为两型,即有毛的薄皮肤(hairyhirsuteskin)和无毛的厚皮肤(glabrousskin),前者被覆身体大部分,主要承担皮肤的一般功能,后者位于手掌、足跖和指(趾)的屈侧面,结构强度较大,具有较深厚的磨擦嵴,较多的汗腺和较丰富的感觉神经末稍,能耐受较强的机械性磨擦,便于运动和手工操作;有些区域的皮肤结构比较特殊,不属于上述两型,如口唇、外阴、肛门等皮肤-粘膜交界处。真皮内缠绕胶原纤维成束排列的弹力纤维使皮肤具有一定弹性,可保
4、持持续的张力,根据弹力纤维排列顺序不同,各部位的皮肤张力均有其固定的方向。1861年Langer用圆锥形长钉随意穿刺新鲜尸体皮肤后发现,其形成的皮肤菱形裂缝长轴在不同部分呈固定的方向排列,将其连接起来便形成了皮纹,后人称朗氏线(Langerlines)即皮肤张力线;1892年Kocher提出,外科切口应沿皮肤张力线切开,否则不仅裂口较宽,愈合后也较容易瘢痕增生;但此后发现实际上沿皱纹、皱褶和屈折线的切口形成的瘢痕才比较纤细且不太明显,而它们与皮肤张力线走向常不一致-560-;1977年Ksander研究表明,真皮胶原纤维的排列方向与皮肤张力线并不完全一致,因此顺沿皮
5、肤张力线设计切口并不合适;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活体皮肤上,由于面部表情肌运动而形成的垂直于表情肌收缩方向的面部表情线、皱折和由于屈伸运动而在颈部、躯干、四肢形成的皮肤松弛线共同组成了皮肤最小张力线,顺沿皮肤最小张力线的切口愈合后瘢痕增生最不明显。皮肤的厚度一般为0.5mm~4mm(不包括皮下脂肪组织),有显著个体差异。我国成人男性皮肤平均厚度为1.15mm,可因部位不同而有很大差别,如躯干背部及臀部较厚,约2.23mm,眼脸及耳后皮肤较薄,约0.5mm;同一肢体,内侧偏薄,外侧较厚,如大腿外侧约1.13mm,内侧为0.95mm;此外,皮肤厚度也随不同年龄、性别、职业
6、、工种的不同而有差别。表皮厚度为0.07mm~1.2mm,各部位悬殊较大,手掌、足跖可达0.8mm~1.4mm,而肘窝处仅0.3mm,眼睑的表皮厚度则小于0.1mm;一般真皮的厚度为0.4mm~2.4mm不等,背部真皮厚度为表皮的30~40倍。二、皮肤的解剖层次(一)表皮人的表皮是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主要由上皮细胞和树枝状细胞(dendrocyte)组成,前者发生和分化的最终阶段是形成含有角蛋白(keratin)的角质细胞,故又称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后者包括来源于胚胎神经嵴的黑素细胞(melanocytes)、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7、cell)及Merkel细胞等。1.角质形成细胞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和特点,可将表皮的角质形成细胞分为五层,由深到浅分别为基底层(stratumbasale)、棘层(stratumspinosum)、颗粒层(stratumgranulosum)、透明层(stratumlucidum)和角质层(stratumcorneum)(图1-2)。图1-2角质形成细胞形态模式图(1)基底层:位于表皮的底层,在正常情况下一部分细胞(约30%~50%)可不断进行分裂,新生的细胞不断向上移动,在到达棘层下部时可再分裂二、三次,然后失去分裂能力,因此有人又把基底层和棘层合称为生发层(m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