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652897
大小:5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3
《大学生志愿精神培养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学生志愿精神培养的思考:当前,志愿者活动在中国正蓬勃发展,在此基础上也形成了无私奉献的可贵志愿精神。大学生志愿精神是一种追求奉献、利他、和谐、高尚的文明境界。大学生作为思想活跃、可塑性强、有知识、有热情的群体,是志愿精神的最佳铸造对象。积极探索大学生志愿精神培养的途径,有利于当前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建设,有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精神;内涵;特点;途径 :G41:A:1009-0118(2011)-06-0-02 志愿精神是推动志愿服务乃至社会
2、发展进步的巨大精神动力。志愿精神作为广大志愿者思想语言和价值观念的表达和凝聚,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不仅反映了志愿者的精神风貌,更是一种时代精神的体现。 一、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内涵 志愿一词在《辞海》中有两层意思,第一是指志向,意愿;二是指个人意志自由选择的过程和行为。志愿活动中的志愿指的是第二层意思。志愿精神作为志愿者行动的灵魂,是由传统的慈善观念转变而来的,是一种基于个人的慈善与博爱行为。大学生是社会生活中思想活跃的主体,他们年轻、精力充沛、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并且具有一定的素质或特长。依据大
3、学生的身心特点,我们可以将大学生志愿精神定义为:大学生志愿精神是指具有一定的素质、特长、技能的大学生依其自由意志与兴趣,自愿的、不为报酬和收入所驱使在学校或社会从事自愿服务、促进社会进步、推动人类发展的思想意识,是大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体现着大学生对生命价值、社会、人类和人生观的一种积极态度。 二、大学生志愿精神的特点 (一)富有活力 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的亢奋期,机体内生发的精力供过于求,生命力高度旺盛,从而使他们精力充沛、朝气蓬勃、富有激情,这就为大学生情绪情感的强烈性提供
4、了条件。在强烈或新颖的刺激作用下,大学生很容易产生无比的活力。活力会让大学生“热血沸腾”,积极行动、勇于尝试、勇于开拓,是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内在动力。 (二)成就动机强 大学生具有丰厚的知识基础。知识丰富了大学生的头脑,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大学生的觉悟,他们有追求、有抱负、有理想,成就动机强,希望用所学的知识报效祖国、服务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大学生把自己对理想和信念的理解,把对崇高目标的追求贯穿于大学生志愿精神中,并化为积极的行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 (三)奉献精神强 大学阶段,大
5、学生对社会生活意义进行概括的能力已得到充分发展,自我意识增强,开始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完善,并考虑如何更好的参与社会生活和正确地对待社会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各种事物,从而按照社会的要求,思考自己如何有意义的度过一生。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使大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范围逐渐扩大,其对人生价值问题的考虑也就更加主动和经常化,喜欢从社会意义和价值方面来思考其所接触的活动和事件。 (四)具有创新性 所谓创新,也就是改革进取,弃旧图新,不囿于以往的陈规,不满足已有的成绩,不迷信先贤已有的定论。大学生年轻、有朝气、
6、有活力,头脑中固有的模式少,保守思想少,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信息,具有时代敏锐性,富有创新性。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容易接受并喜欢尝试新鲜事物,思考问题具有创新性。 (五)活动连续性 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新旧交替较快,但队伍较为稳定,每年都有大量的新生入学。一届一届的大学生志愿者不断传递着大学生志愿精神,丰富着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内容。同时,随着高校志愿服务的深入开展,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组织也重视探索使大学生志愿精神持续化的途径和形式,建立完善的组织,并逐渐建立了长期志愿服务和利用服务基地开展活动等形式,这
7、些都保证了大学生志愿精神的持续性。 三、培养大学生志愿精神的途径 (一)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志愿精神 大学生志愿精神作为一种对社会、对他人表达爱与关怀的意识,它引导大学生把发展自我与关注社会密切结合起来,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大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与思想道德修养有关,思想道德修养越高的人,其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越高,并且大学生道德品质与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完善自己的大学生志愿精神具有一致性。作为参与志愿活动主体的大学生,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努力使自己具有强烈
8、的志愿精神。 (二)加强学校引导,培育富有志愿精神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理想途径,是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效载体。校园文化可以涵养学生的内心,净化心灵,培育他们的志愿利他意识,鼓励他们参加志愿者活动。学生在积极参与志愿活动中,会将朴素的感情逐步内化为自觉的道德意识。因此,学校要加强引导,逐步将大学生志愿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中,让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首先,学校要依托“两课”加强对大学生志愿精神的教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