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教学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ID:21633406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3

创新教学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1页
创新教学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2页
创新教学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3页
创新教学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4页
创新教学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新教学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创新教学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也是创新教学所追求的目标。现在我们谈论应试教育的弊端时,关注较多的是学生的负担过重,而对于应试教育忽视甚至扼杀创新能力的致命缺陷,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能不能有效地培养创新能力才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关键词】创新教学自主创新能力语文  【】G632【】A【】1674-4810(2011)12-0068-02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学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一

2、个突出的课题,也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面前的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能不能有效地培养创新能力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一创新教学观念  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就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教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从观念上改变,要从传统教学的某些误区走出来。传统教学认为学校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课堂教学的中

3、心任务就是传播知识,为了突出语文,强化新语文教育,就必须灌输,而灌输就必须讲,传授应试的技巧、窍门也必须讲,于是教师就满堂灌,拖时间,抢时间,占用节假日。因此,教师确立新课改理念是新课改成功的前提。  教学创新是新语文课生命力之所在,也是教育现代化所提出的时代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过去成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其局限性越来越明显,而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才是新语文课焕发生命力的有效保证。  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新语文课教学必须创新教育理念,时刻关注和发展学生的

4、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不断探求知识,自主学习,寻求规律,发现创新,开拓学生的求异思维,敢于推陈出新,敢于对前人的结论与成就提出质疑,不唯上,不唯书,不迷信权威。  二实施和谐教学  陶行知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要让创新真正走进课堂,就是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并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能够积极思维,驰骋想象,任意表达,敢于标新立异。  和谐教学是创设和谐的育人环境,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教书育人思路,是一种寓教学内容于快乐之中的教学方法

5、,在新语文课教学中实施和谐教学,易于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和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的教学效果,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融洽的教学氛围是保证教学过程顺利展开的良好心理环境和激励因素,它能产生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平等民主、互相信任的教学气氛,使教学效果发挥增效作用。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则会在师生关系中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使情感减效,导致教学难,学生厌学的恶性循环。因此,教师需要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使学生在愉快活泼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得到启迪。也只有在和谐民主的人文课堂里,学生的个性才能得以充分张扬,思维的火

6、花才能得以尽情绽放,潜能才能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新能力。  三教师应关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中新语文课教学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形成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探求知识、自主学习、寻找规律、发现创新。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过程是评价中学语文课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  1.创新学习设计  苏格拉底曾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维的诞生。”学习活动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提出问题是探究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问题的产生通常比

7、结论更重要。心理学也告诉我们:“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为此,教师可以设计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  教师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思路,展示思维过程,使学生有较高的思维活动质量。教师要启发学生自己思考得出结论,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和意见,当学生见解出现错误或偏颇时,指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将机会留给学生。教师对有独立性见解的学生,要及时给予有意识的表扬和鼓励,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起点、不同角度或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多个思维结论,增加思维的多维性,发展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发散性。学生要从多角度思

8、考问题,回答问题也要有新意和独创性,分析要深刻。  2.创新教学互动  学习是学习者、教师和其他学习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只有通过学习中的合作与竞争,个体的知识结构才能更趋于合理、丰富、全面。学生学习的过程需要教师转换角色,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