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始于“问题意识”

创新始于“问题意识”

ID:21631418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3

创新始于“问题意识”_第1页
创新始于“问题意识”_第2页
创新始于“问题意识”_第3页
创新始于“问题意识”_第4页
创新始于“问题意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新始于“问题意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创新始于“问题意识”: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与其说是某个教学环节的改革问题,倒不如说是教师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模式的改进问题。不断强化思想政治课教学“问题意识”的本质意义就是要把创新学习作为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问题意识;教学改革  :G633.2:B:1672-1578(2010)11-0023-02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敢于质疑,能主动探索、发现问题的积极思维。在教学中,它具有双向性,作为教师,他必须解放思想,努力建构开放、民主的教学体系,为“问题意识”创造源远不断的滋养;作为学生,他应该积极发挥创造思维,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问题意

2、识"绽放出灿拦的创造花朵。双向因素中教师因素是关键,他的教育思想、思维方法都直接左右着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或消失,创造火花的产生与泯灭。因此,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与其说是某个教学环节的改革问题,倒不如说是教师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模式的改进问题。不断强化思想政治课教学“问题意识”的本质意义就是要进一步强化课堂教学改革,把创新学习作为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然而,我们也必须充分估计改革现实,任何表面现象都有其深层根源。有人对中西方教育有个比较,认为西方教育是“问题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探索问题,教学过程就是激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过程;中国的教育是“去问题

3、教育”,教师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消除教师“预设问题”和学生的学习困难。应该承认对“去问题教育”的讨论是中肯的,我们的许多教学实际上就是消除问题的求证认同过程。长期以来,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目标也基本是为了认同某个道理,认同某种标准。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围绕某个参考答案进行设计,然后引导学生的思维向这个预设答案聚拢。这种求同式教学经过长时间的积淀,在学生心理上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他们并不关心自己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关心的是老师的参考答案;他们更习惯于被动机械地求同,而不是求异。学生理应具备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在这"求同"思维的扼制下变得僵硬、干瘪、麻木;学生的求异意识、问

4、题意识也就在这“求同”的大熔炉中熔化,扭曲,泯灭。政治课完全变成了不问苍生的“本本主义”。在大谈创新思维的今天,政治学科这种丰富而深远的人文性,使它有更充分的理由肩负起这一特殊使命。“问题意识”的强化理应成为政治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说,科学只能从问题开始,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可见“问题意识”是多么重要!那么,政治课堂教学应如何强化“问题意识”呢?  1、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  尽管课程改革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是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的主要学习方式至今仍是以识记概念和原理为主,对社会实际问题至多是注解性的解释,而缺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5、问题意识普遍缺失。因此,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学生常常表现为两类情况:第一类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第二类是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  宋代的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问题意识作用是勿庸置疑的。然而,现实是我们常常有意无意中在打击甚至毁灭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应该成为我们研究的一个课题。  首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怀疑精神。好奇和怀疑是创造的开始,不怀疑就不能见真理。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地追究问题罢了。”这段话一语道破了创新和发现的真谛:好奇心理、问题意识以及锲而不舍的探求,是

6、科学研究获得成功的前提。  其次要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产生"问题意识"的肥沃土壤。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谁都有能力怀疑,而且许多怀疑可能是正确的;谁都敢于质疑,而且许多质疑是有道理的。质疑就需要突破“迷信”思想,不“迷信”书,不“迷信”名人,不“迷信”所谓约定俗成的真理。思想政治学科的“统一性”实际上并不排斥多元化理解,教学中我常碰到一些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中的一些约定俗成的“真理”提出了质疑,作为教师,常常基于思想政治的“统一性”这一“紧箍咒”,或者不置可否,或者一棍子打死,而不是善加引导,既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又把学生的思想认识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这种可贵的“问题意识”,如

7、果我们不能加以保护,反而泼冷水,那么,有朝一日,我们可能将成为扼杀学生创造性的罪人。  2、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例子: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露着茫然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的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从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