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

ID:21621155

大小:1.85 MB

页数:74页

时间:2018-10-19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_第1页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_第2页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_第3页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_第4页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_第5页
资源描述: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目录21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2常见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3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抗菌药物的临床地位:感染的治疗与预防涉及临床各个科室品种多、消耗量大3(一)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现象抗菌药物使用率居高不下抗菌药物使用级别高抗菌药物进入食品生产环节(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误区及分析1、发(烧)热使用抗菌药物。2、用抗菌药物治疗感冒。3、抗菌药物药越贵越好。4、药物越新越好,新药比旧药好。(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误区及分析5、多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效果好。6、预防感染可以使用抗菌药物。7、广谱抗菌药优于窄谱抗菌药

2、。8、用药不当,如过于频繁的更换使用。(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误区及分析9、打针比口服疗效快。10、病情较重时尚能按时按量服药,一旦病情缓解,随心所欲改变服药时间和用量。(三)抗菌药物滥用的危害不合理用药现象的普遍存在,导致:药品不良反应ADRs的发生(占到1/3)医药资源浪费和医药费用增加增加真菌感染发生率诱导细菌产生耐药不合理用药——是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重要原因。常见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分布比例常见的引起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分布致病菌人体耐药药效动力学(PD)免疫流行病学毒理学药代动力学(PK)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合理使用11(四)抗菌药物

3、所致不良反应青霉素G--过敏性休克;氨基糖苷类—耳毒性、肾毒性;四环素—小黄牙;酮康唑—急性肝坏死;氯霉素—再生障碍性贫血,灰婴综合征;替马沙星综合征(DIC、溶贫、低血糖、肝肾功能障碍);曲伐沙星—急性肝坏死;格帕沙星—Q-T间期延长。药物不良反应(ADR):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常见的抗菌药物ADR:按ADR与药理作用关联分类A类药物不良反应:又称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反应为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常和剂量有关,可以预测,发生率高而死亡率低。如苯二氮唑类引起的瞌睡,抗凝血药所致出血等。副作用、

4、毒性反应、过度作用属于A类反应,首剂效应、撤药反应、继发反应、后遗效应由于与药理作用有关联也属于A类反应范畴。B类药物不良反应:又称与剂量不相关的不良反应。难预测,发生率低,占药物不良反应的20-25%,死亡率高。如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药物变态反应和特异质反应属B类反应。13药物不良反应的评价用药与不良反应的出现有无合理的时间关系;反应是否符合该药已知的不良反应类型;停药或减量后反应是否消失或减轻;再次使用可疑药品是否再次出现同样反应;反应是否可用并用药物的作用、患者病情的进展其他治疗措施来解释14我院不良反应上报流程发现药物不

5、良反应填写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表报告临床药学室上报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为了用药安全,请主动上报药品不良反应![变态反应]1、过敏性休克:较为常见,主要机制是半抗原与蛋白结合成复合抗原,再由IgE介导产生过敏性休克、血管神经性水肿与荨麻疹等。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最常见,其发生率为4~15/10万,病死率约为5%~10%。常见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ADR变态反应可发生在任何给药途径甚至在皮试时。有变态反应病史或家族史者容易发生过敏性休克,多数患者可于注射后5~30分钟内发生。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循环衰竭、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6、及皮肤过敏反应等。重症患者可在短时间内死亡,故须分秒必争就地抢救,立即皮下注射0.5%肾上腺素0.5~1.0ml,必要时可重复应用。还可选用血管活性药物、扩容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并辅以吸氧等急救措施。变态反应的处理小提示: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用前要按规定方法进行皮试:浓度为300-500单位/ml,皮内注射0.1ml①使用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必须进行皮肤过敏试验。②头孢类抗菌药物使用前是否需要进行皮肤过敏试验尚存在争议。专家建议依据说明书。③如果进行头孢类抗菌药物的皮肤过敏试验;必须使用,原药配制皮试液。④如果患者对青霉素类严重

7、过敏,应禁用头孢类抗菌药物;如果患者对青霉素类一般过敏,可根据病情慎重地选用头孢类抗菌药物,现有的研究表明,青霉素类与一代头孢的交叉过敏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二代、三代和四代,因此,宜选用二、三、四代头孢,特别三、四代头孢更为安全。一旦出现过敏性休克症状,应立即肌注0.1%的肾上腺素0.5~1ml,临床症状无改善者,半小时后重复给药1次,同时配合其他对症治疗。2、药物热19多数药热发生在用药后7~12天,热型为弛张热或稽留热,可同时伴有皮疹。应用-内酰胺类、磺胺类和呋喃妥因等后均可发生。药物热的主要诊断依据为:(1)用药后感染得到控制

8、,但体温反而上升,退热药常无作用(2)体温虽高,但一般情况良好;(3)伴有皮疹或嗜酸粒性细胞增多;(4)停用抗菌药物后体温可于1~2日内迅速下降。药物热的处理1、药物热通常是一种排除性诊断,但大多数临床医生的首先假设发热是由感染造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