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谈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辅导教学方法与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辅导教学方法与技巧 **省小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以“信息与未来”夏令营为载体,通过上机编程着重考察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数学抽象思维能力,编程语言的应用能力和编程技巧、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在信息学奥赛的辅导教学过程中,作为教练员应依据“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与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指导思想,摸索出一条比较新颖的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式。 信息学奥赛所涉及的内容广,程度深,从计算机qb语言教学,到基本算法、相关知识点包含许多专业知识。就教学常态而言,
2、至少要2-3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培养出一名好的选手。但是要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并不是人们想象中那么高不可攀,只要方法得当,持之以恒,是可以取得良好效果的。 现状分析就本校现状来看,信息学竞赛与其它学科竞赛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大致存在以下几点: (1)学生不了解学习的内容 信息学程序设计是全新的课程项目,学生从来未接触过,并不了解其中奥秘,缺乏兴趣。启蒙将花费较大精力。加上主要学科老师及学生家长存在着种种误解,不是很支持,参加人数少。 (2)学生参加活动时间有限 信息学竞赛不同于其它学科竞赛
3、,难以安排专门时间,辅导只能利用周末和节假日。而学生空余时间本来有限,能支配的时间少之又少,时间安排相当困难。 (3)学生对学习方式不适应 计算机程序设计是一门与实践操作结合非常紧密的学科,学生如果采用传统的学习方式来对待,必是学得累,学习兴趣受挫,最终可能会选择放弃。辅导方式面对现状,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思维发展规律。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摸索出了“引导+创新”的教学指导模式,呈现出较高的效率和良好的效果。 一、引导——教师竞赛辅导的基础 引导指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于受教者身
4、上的潜力挖掘出来,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对于信息学竞赛辅导教学来说引导的目的就是为了少教,不教。通过启发、激发让学生能在主动学习、主动探求、主动沟通、主动应用、主动完善的一种学习活动过程中,”自我”得到充分发展。 首先要明确地告诉学生目光要放远,信息学竞赛对思维能力的拓展培养、未来各方面发展都十分有利。让学生意识到信息学科的重要性和学科间知识的无界性、扩展性、渗透性。 其次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式比较细致繁杂,程序是对所要解决问题的各个对象和处理规则的描述,算法是解决问题方法的精确描述,结合小学生抽象
5、思维较弱的特点,一些算法只能领悟,对每个问题,不同学生有不尽相同的算法,教师不能采用灌输的办法,只能指导一个方向性的思路,由学生独立编制完成。教师要多做有心人,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思维习惯和特点,从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出发,有针对性分别指导。长期坚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就得到长足发展。 比如“回形矩阵”题目(jsoi2004小学组复赛第1题),可以有多种解题方法,可以用普通变量,也可以用下标变量;可以用for循环,也可以用do……loop循环;可用拟人法来解题,也可以用解析法来解题等等。引导学生尽可
6、能掌握多种方法来解题。 有些经典问题,小学教材中给出一般解法,对各种特殊情况和变形不作深入的研究。而在实际应用中,又加入一些约束条件后,原有性质会发生改变,在题目中隐藏着不易察觉的规律,作为教师应多引导学生通过对原问题标准程序段的扩展,将约束条件加入题目中,进而发现规律,得到有效算法。 例:回文数列(jsoi2003小学组复赛第4题) 对一个正整数k,求出k的所有拆分,并统计输出其中回文数列的个数。 所谓回文数列是指该数列中的所有数字,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看都相同。 例如: k=4时,有如下
7、的拆分: 4=1+1+1+1{回文数列1} =1+1+2 =1+2+1{回文数列2} =2+1+1 =2+2{回文数列3} =1+3 =3+1 回文数列共有3个 通过分析问题,学生可以采用回溯算法来解决,分为初始设置(包括数据输入、栈的初始化以及初始元素的设置)、数的拆分(回溯)、回文数列的检测、输出结果四个模块。 由于本题没有要求打印输出所有回文数列的原始清单,只要求输出计数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换个角度引导学生重新思考问题,以进一步发现其中的规律。分别以4和5为例。 由于是
8、回[]文数列,因此每个数必须被分成3部分,以4为例:4=1+2+1,我们发现中间的数字只能是偶数,即2和0,为2的时候有1种数列,0的时候有2种数列。再来研究一下6,当为4的时候有1种,为2的时候有2种,为0的时 1、组建学习互助小组,编写对应的学习方案 信息学奥赛辅导的实践证明,许多问题不是单靠个人思考所能解决的,最佳答案往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学生们每解决一个问题,建立一个新的程序模块,都是一次创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刚入门的同学往往没有框框,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