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575461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2
《地产信托吃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地产信托吃紧 从2011年上半年开始,关于银监会叫停房地产信托业务的声音不时响起,特别是在9月份绿城陷入“调查门”后,许多信托公司的地产信托业务报批后就不见动静。下载论文网 “房地产信托我们还在批,只是放缓了审批节奏。”近日,银监会的一位官员否认了“只报不批”一说。他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信托行业监管已经相当严格,对地产信托项目层层审批,采取了总量控制,放缓了节奏。 他还透露,目前实行的“审批制”还将延续下去。 与此同时,由于房地产调控政策以及经济下行因素的叠加,信托行业也面临着到期兑付压力
2、。近期诺亚财富发布的研报数据显示,2012年房地产信托到期总规模为亿元,远远高于2011年的亿元,整年兑付规模较大。 不过,监管层人士也认为,目前信托业不会出现系统性风险,原因是监管层在2011年早些时候就加强了信托地产业务的风险防范。 高融资成本遭遇持续调控 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公布的《2011年三季度末信托公司主要业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投向房地产领域的新增信托资金累计达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2864亿元的发行总量。 与地产信托爆发式增长相对应的是其收益率的不断攀升。 2010年下半年,由
3、于宏观调控政策因素,地产信托收益率普遍达到10%,个别的收益率已经飙升到20%以上。 高涨的收益率让地产信托的融资成本也水涨船高。“最高时成本上升50%,现在差不多是20%~30%。”一位信托业内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透露。 这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很多信托计划的融资成本都已远远超过了房地产企业的利润回报。如恒大地产的毛利率最高为37%,而金地集团的净利润率在13%左右。其收益水平不能覆盖地产信托动辄25%左右的融资成本。 这意味着,通过信托渠道融资的房地产企业,已很难通过地产项目收益来获得回报
4、,资金链风险开始浮现。 市场的反映也印证了这种风险的存在。近日有信托业内人士透露,北京郊区的一个房地产信托项目,已经出现了信托公司还本付息垫资的情况;上海一个信托项目也是在到期兑付时出现困难,最后由一家资产管理公司接盘。 业内人士担心,随着房地产市场出现下行趋势,房价下跌,销售低迷,地产信托粗放式增长背后积聚的风险浮出水面。 ”目前最先要面对的是兑付风险,也就是可能出现个别信托公司的个别项目不能到期兑付的情况。”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少房地产项目本身没有问题,只是因为受到
5、货币政策的影响,资金链的紧张,面临一个刚性兑付问题。 据了解,目前的房地产信托计划大多数都是融资类计划,即为项目筹集开发资金,销售回款可以说是维持地产公司运营并按期偿还各种负债的唯一来源。 但在房地产业下行的趋势下,部分房地产信托的标的项目销售率很低,很难通过销售产生的现金流来还本付息,为其融资的信托项目可能由此陷入兑付危机。 不过,在记者采访中,一些信托公司纷纷表示,凭借信托公司的风险化解能力,目前的兑付危机不构成风险。 一位国有信托公司的项目经理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信托公司对名下项目采
6、取了充分的风险控制手段。如果是抵押类的项目,该项目的土地或者房产抵押物折扣率一般都低至4~5折,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变现。 如果是股权类项目,信托公司控制项目公司100%股权,派人进入项目公司董事会并对重大事项拥有一票否决权,控制项目公司财务印章,监控银行账户。 “兑付风险目前不会蔓延至投资者。”上述经理对记者强调,因为目前集合信托的风险都是由信托公司承担的,一旦出现兑付风险,一般都是由信托公司向投资者垫付本息,然后再由信托公司把资金收回。 不会出现系统性风险 监管层认为,目前信托业不会出现系统性风
7、险,也就是不会出现业内多家信托公司的房地产信托业务不能到期兑付的情况。原因是监管层在2011年早些时候就加强了信托地产业务的风险防范。 早在2011年5月,面对一路飙升的房地产信托,银监会发出了《房地产信托业务风险监测表》,要求信托公司每月10日前上报每一款房地产信托项目的资金额度、筹款方式及风险控制措施等信息,从而降低兑付风险。 6月底,银监会针对房地产信托展开了“窗口指导”,要求信托公司高度重视房地产业务风险,以更为审慎合规的方式开展业务。在信托规模上要“稳中有降”,在速度上要“把握好节奏,严格
8、控制增速”。 紧接着,7月1日后,银监会对房地产信托实行一事一批制度,从备案制转为审批制,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 自9月份开始,银监会开始监测存量信托项目的兑付风险,加之之前的一些政策叠加,使得高烧不退的房地产信托业务开始降温。 根据信托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11年三季度末,房地产信托产品的占比仅为%,环比下降个百分点,已出现放缓迹象。至第四季度,这一数据进一步下滑。 银监会非银部一位官员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采访时表示,现在监管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