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ID:21560051

大小:49.0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10-22

上传者:U-2924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_第1页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_第2页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_第3页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_第4页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摘要: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来,伴着瓦解了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金融自由化的潮流,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都陆续实施了市场化利率的改革。本论文的目的,是要通过经济学、金融学的相关理论等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化利率的现状及困境,并力求探讨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对国际方面市场化利率的案例进行分析,分别分析了发达国家的市场化利率改革及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化利率的改革,并探讨了市场化利率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有利影响及不利影响,从银行业要制定并坚持稳健经营的发展战略,商业银行应进行制度改革及市场化利率改革,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内控机制,商业银行要主动防范利率风险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市场化利率的对策。  关键字: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对策  第1章绪论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摘要: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来,伴着瓦解了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金融自由化的潮流,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都陆续实施了市场化利率的改革。本论文的目的,是要通过经济学、金融学的相关理论等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化利率的现状及困境,并力求探讨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对国际方面市场化利率的案例进行分析,分别分析了发达国家的市场化利率改革及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化利率的改革,并探讨了市场化利率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有利影响及不利影响,从银行业要制定并坚持稳健经营的发展战略,商业银行应进行制度改革及市场化利率改革,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内控机制,商业银行要主动防范利率风险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市场化利率的对策。  关键字: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对策  第1章绪论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摘要: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来,伴着瓦解了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金融自由化的潮流,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都陆续实施了市场化利率的改革。本论文的目的,是要通过经济学、金融学的相关理论等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化利率的现状及困境,并力求探讨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对国际方面市场化利率的案例进行分析,分别分析了发达国家的市场化利率改革及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化利率的改革,并探讨了市场化利率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有利影响及不利影响,从银行业要制定并坚持稳健经营的发展战略,商业银行应进行制度改革及市场化利率改革,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内控机制,商业银行要主动防范利率风险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市场化利率的对策。  关键字: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对策  第1章绪论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摘要: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来,伴着瓦解了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金融自由化的潮流,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都陆续实施了市场化利率的改革。本论文的目的,是要通过经济学、金融学的相关理论等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化利率的现状及困境,并力求探讨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对国际方面市场化利率的案例进行分析,分别分析了发达国家的市场化利率改革及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化利率的改革,并探讨了市场化利率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有利影响及不利影响,从银行业要制定并坚持稳健经营的发展战略,商业银行应进行制度改革及市场化利率改革,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内控机制,商业银行要主动防范利率风险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市场化利率的对策。  关键字: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对策  第1章绪论   研究背景  金融产品的价格也称之为利率,为全部金融体系与金融市场中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来,伴着瓦解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全球范围内产生了自由化金融的潮流,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都陆续实施了市场化利率改革。以国际的经验来说,市场化利率是金融领域特别是银行业领域一项重大的改革,对商业银行产生了深远与广泛的影响,市场化利率的改革有利有弊,在为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机遇的同时也引起了风险和挑战。同时,商业银行市场化利率常常也是市场化利率过程中难度最大、最关键的一个步骤,商业银行对市场化利率的态度与自身管理机制的健全程度,极大地制约与影响着各国市场化利率的进程。李克强总理在两会会议期间表示,中国推动利率自由化,以扶持经济持续增长的条件已成熟,需要谨慎推进,并对如何实施这项改革有一个周全计画。他指,利率市场化亦是中国逐步实现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的前提条件。  文章经由对商业银行市场化利率理论的研究,进而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最后提出市场化利率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应使用的对策,力图能为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化利率的过程中作一些有用的摸索,推动我国商业银行的良性健康的发展。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张敏敏(2011)指出市场化利率的实现,将会加剧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引起银行业的分化。对于中小商业银行而言,市场化利率在风险管理、盈利能力及产品定价等方面带来的竞争压力远大于大型银行。因此,中小商业银行要想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及早做好准备,迎接市场化利率的到来。  陈岸斌(2006)通过对我国市场化利率改革进程的回顾,重点分析了市场化利率给国内商业银行带来新的经营压力和风险挑战,以及面临的变革和发展机遇,进而探讨了在此新形势,商业银行需要使用的应对措施。  李勇(2002)指出,市场化利率改革带来利率水平大幅上升,加大了利率波动的不规则性。市场化利率的实质是对金融活动游戏规则的重新修订。在新的金融游戏规则下,银行选择高风险资产成为一种必然,银行危机也由此而出现。我国市场化利率改革呼之欲出,最大限度防范银行危机的产生成为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在分析世界各国市场化利率改革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理论模型 ,对我国市场化利率改革提出了若干建议。  白云(2012)通过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理财市场的发展情况和最近两次调息、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认为无论是我国商业银行,还是中小银行,都应该抓住市场化利率带来的机遇。  上述研究大多仅从国内经济改革的现状出发而论利率改革,将市场化利率的理论渊源、模型解释和商业银行对策结合起来研究的还不很多见。  国外研究现状  伴着七十年代起始的金融创新和金融改革的风暴,金融在各国经济以至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上升迅速。与此相符合,专程面对金融自由化的分析也慢慢上升起来。代表主要人物有凯普()、吉尔比斯()、卡吉尔()=、斯帕尔曼()、加特()、弗莱()以及麦金农()等。其中(1998)在其《重新管制与管制放松》一书中以大量的案例为例,详细的对美国金融监管的历史演变进行了分析,涵盖对保险业、银行业、证券业从管制到放松,又在更高一层重新管制的过程。而吉里安和托马斯(2010)的《八十年代的金融改革》则分析动态描述了八十年代金融美国改革的目的、动因、进程等方面的问题。这两部论著尽管都以美国的金融改革作为背景,但却能对七八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利率自由化涵盖金融自由化的脉络发展。因为市场化利率在大部分国家早已推行,如日本与美国分别早在1994年与1986年就全面推动了市场化利率。关于商业银行市场化利率经营的影响的研究在国外已然研究透彻,有关资料文献也失去了其时效性,当前这个课题国外的研究并没有深入。   研究的框架及方法  文章内容主要分为五大部分,首先,解析我国市场化利率的基本理论和改革历程;其次,分别分析了发达国家的市场化利率改革及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化利率的改革,并探讨了市场化利率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有利影响及不利影响,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  第2章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基本理论和现状  利率市场化的内涵及理论  所谓市场化利率,也即是金融部门在货币市场利率融资业务。它是经过市场供求来决定,包括利率传导、利率决定、利率管理与利率结构的市场化。实质上,这是利率将对金融机构的自由裁量权,金融机构凭借他们自己的资金在金融市场的状态下,依照利率水平的调控主要趋势来判断,并最终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基础上形成的,对货币市场利率作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的金融结构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  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表现为市场化利率,国家的基准控制利率为其方向,其它利率则基本放开,形成一个以基准利率为中心、相对独立的、多层次、充分反映与体现市场要求及经济特点的控制利率体系。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现状  按照监管层释放的信息,人民币存款利率市场化也许能够在未来一两年内完全实现。后续举措也许包括推出一般大额可转让存单以放开大额存款利率、放开长期限定期存款利率、放开小额定期存款利率,直至最后放开银行活期存款利率,实现完全的存款利率市场化。相应的制度建设也在加快,存款保险制度可能很快推出,对中小银行兼并重组机制的讨论也在增多。  2013年底,在银行表内资产端,贷款业务(57%)、有价证券和股权投资(22%)、同业业务(%)合计近85%,这部分资产基本实现了市场化定价。在此之外,银行还配臵了15%左右的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存款利率属于政策利率,受到央行的控制。如果将10万亿银行表外理财资金(图1)考虑进来,那么合并的银行表内外资产端,市场化定价产品占比90%,利率受管制的准备金资产占比10%。需要注意的是,准备金存款利率不属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范畴,因此,在银行资产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任务实际上已经完成。  银行表内负债端,市场化定价产品与利率受管制产品近“二八开”。债券发行融资、同业负债合计占比20%,这部分利率已经实现了市场化。占比近80%的一般存款利率仍然受到比较严格的管制。如果将表外理财资金考虑进来,合并的银行表内外负债端,市场化定价产品的占比近30%,与利率受管制产品“三七开”。  放开30%、控制70%,意味着在银行负债端实际上存在着利率的双轨制。正是在存款利率双轨制的背景下,过去七八年特别是最近三四年,企业和住户在受管制市场与不受管制市场之间的套利、商业银行规避表内业务监管发展表外业务的各种努力,极大地推动了整个金融体系的创新和金融产品的丰富,影子银行体系、互联网金融也在这一浪潮中快速发展并壮大起来。  第3章利率市场化的国际经验及借鉴  发达国家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美国利率市场化的实施过程及特点  在30年代大萧条以前,美国的利率是非管制的。美国的联邦储备银行对各种利率包括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几乎不加任何限制,任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在利率体系中,市场利率占据绝对主体地位,美国市场化利率进程如表3-1所示。  图3-1 美国市场化利率进程一览表时间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1973年5月期限高于90天的可转让存单的利率上限限制取消,对金额在10万美元以上1973年12月金额1000万美元以上被取消了,5年以上的存款利率上限1978年6月允许了存款机构没有支票的存款支付利息的限制不允许货币市场存款账户1980年美国国会通过立法,在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市场利率1986年3月逐步淘汰Q条例,限制存款利率由机构定期和储蓄存款,永久取消州政府对于住宅抵押贷款的利率限制  资料来源:银联信  美国实现市场化利率的本质,也即是Q条例取消逐步的流程。联邦前后用了十三年的时间履行了利率的市场化,截止1986年3月31日止,分阶段取消了Q条例对于一切存款机构持有的定期和储蓄存款的利率限制。  美国市场化利率改革所具有的特点:  (1)酝酿和实施的时间长。美国的市场化利率改革从酝酿到最终完成,先后用了十几年的时间,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要长得多,德国用了两年的时间,英国仅用了一年的时间。  (2)实施的时间相对其他发达国家较晚。联邦德国从1965年开始实施,英国从1971年开始实施,这与美国分业经营的金融制度有很大关联。  (3)利率改革与金融创新同时进行。美国市场化利率改革伴随着接连不断的金融创新过程,这是美国市场化利率实施过程中最显著的特点。两者互为因果、相互推动。  韩国利率市场化的实施过程及特点  韩国二战后的低利率管制措施给韩国企业供应了便宜的资金,获得了亚洲四小龙的称号。但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内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也促使韩国走上市场化利率改革的道路,韩国市场化利率进程如表3-2所示。  表3-2 韩国市场化利率进程一览表时间市场化利率改革进程1981年开放商业账单折扣率1984年开放未担保的企业债券发行利率与银行间拆借利率1986年3月放开有担保的公司债券利率、大额存单利率与金融债券利率1988年12月放开一些政策性贷款的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在超过两年1989年6月利率市场化改革第一阶段宣布失败1991年11月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短期贷款利率放开,存款只放开了期限3年以上的,并放开2年期以上的公司债券利率1994年12月利率放开的范围扩大到一年期以上的存款,并缩短了大额回购协议、可转让存单以及商业票据的期限1995年12月中央银行再贴现支持贷款利率放开后,除了目前的存款在存款利率1997年活期存款利率逐步放开,韩国市场利率完全  资料来源:银联信  韩国市场化利率改革所具有的特点:  (1)利率改革伴随金融市场完善循序渐进。韩国的市场化利率改革是紧跟着金融市场的慢慢完善循序渐进进行的,存在一个与金融衍生工具发展、外汇体制改革、金融创新配套协调的过程,具有明显的渐进性、配套性和谨慎性。  (2)非银行机构开放利率的速度快于银行。这是由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如果银行利率升得太快,国民经济波动太大,不利于国家产业政策的实施,以及其非银行金融机构利率的影响是有限的。  发展中国家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印度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长久以往,下限管理是印度对贷款利率的施行办法,而关于存款利率则施行比较严格上限的管理。和美国差不多,印度的市场化利率也历经了漫长的历程,从银行1988年开始放开贷款利率管制算起,印度的市场化利率进程历经了23年时间。以贷款利率角度来看,1988年,印度央行将原本对非定向贷款利率设置的上限改为下限;1992年以后,简化了不一样的贷款利率品种,并逐渐放开定向贷款利率;1994年,放开20万卢比以上的贷款利率。同时,印度央行要求各银行公布将资金成本和操作成本考虑在内的“主要贷款利率”,对20万卢比以下的贷款,各银行可以在不超过“主要贷款利率”的范围内自由定价。在存款利率方面,1992年,印度政府对所有定期存款设定了统一的利率上限,取代原来依照信用等级确定的多重存款利率上限;1995年,放开了对两年以上定期存款利率的限制;1996年,放开了对1-2年定期存款利率的限制;1997年,放开了对1年以下定期存款利率的限制;1998年,进一步放开了对15天以上存款利率的限制,但仍对活期储蓄存款和非居民持有的卢比存款进行管制;直到2011年10月25日印度央行宣布放开对存款利率的限制,其市场化利率改革最终完成。   拉美国家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是拉美国家的市场化利率改革的开始,那时候国家的宏观经济较为紊乱,极高的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的财政赤字,而投资率、储蓄率非常低,经常账户存在较大赤字。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拉美国家基本使用的是激进式改革。阿根廷1975年取消了储蓄存款利率以外所有利率限制,1976年放宽了储蓄存款利率限制,1977年6月取消了所有利率管制,实行利率的全面市场化,整个过程只用了两年时间。智利从1974年5月开始放松利率管制,到1975年4月取消所有利率管制,市场化利率进程只用了一年时间。乌拉圭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市场化利率改革。  各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总结  循序渐进可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常行进  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最为发达的美国为例,美国放宽利率不仅迟滞,而且历经的过程曲折、漫长、复杂。国会讨论和研究了利率管制和70年代初从第二十世纪问题产生的不利影响,并解除利率管制问题,但直到1982才开始正式实施利率市场化的组织,并实行期限超过了十年的时间,在正式实施利率自由化是相对长的,从1982年初至1986三月,大约持续了五年利率的市场化,美国利率市场化终于从酝酿到完成,稳健实施已超过十年。   央行需具备较高利率间接调控水平  逐步利率市场化步伐的加快,使得各种经济主体行为和利率之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市场利率的调节和控制的中央银行机构,与货币政策工具间接引导市场利率。借鉴发达国家调控经验,中央银行不直接控制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而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引导短期市场利率,带动整个利率体系按照货币政策要求进行调整,最终影响企业和居民的行为。所以,在取消对存贷款利率的直接管制前,就需要有强有力的公开市场操作手段进行利率调控,这有待于央行独立性的提高以及相关法律制度的保障。  商业银行较强的定价和抗风险能力  从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结构看,商业银行要按照现代银行制度的要求,建立以股东利益为核心的公司内部制衡机制,健全执行、决策及审计监督等内控机制,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为商业银行提供制度保障。从金融机构经营机制看,要逐步实现会计核算、资金成本、利益激励的精细化管理,有效管理对各类产品和客户的定价边际,防范非理性利率竞争的风险。从金融机构定价技术看,应逐步实施和优化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和风险定价系统,为利率定价提供技术支持,提高量化、识别和风险消除的能力。  第4章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有利影响  有利于规范商业银行经营环境  市场化利率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培育金融市场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化的过程,最终形成完善的金融市场:融资工具结构合理、品种齐全;赋有经济与法律手段监管体制;信息披露制度充分;金融市场主体充分而赋有竞争意识。这些都将为商业银行的经营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促进了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变革  有利于落实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自主权,进一步确立银行的自主经营地位,真正做到“自担风险、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负盈亏”。此外,市场化利率会使银行间、乃至金融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只有银行的成本控制、内部风险制度健全,预算约束强,定价合理科学才能市场化利率适应,这将迫使银行的经营机制产生根本性变革。  有利于商业银行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  市场化利率的重要意义在于金融创新的促进,全体的经济主体均会获得创新带来的好处。市场化利率后,首先商业银行加大了其金融产品定价权,这样的定价自主权是商业银行从前未有过的,这在某方面是给商业银行施行金融创新提供了可能性。其次,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压力加大,面临的利率风险大大上升,这在某种程度上对商业银行施行金融创新产生了很大的压力与动力。只有通过有效持续的金融创新,方是商业银行有效规避风险的途径,循环累积,为资产获取增值与保值的机会。   有利于商业银行优化客户结构  市场化利率促使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部门自觉关注贷款市场的运行趋势,依照客户与银行所有业务往来客户的经营状况、可能带来的盈利、银行提供贷款所需的违约成本、资金成本、管理费用等因素综合确定不一样的利率水平,在吸引重点优质客户的同时对风险较大的客户以更高的利率水平作为风险补偿,推动银行客户结构的优化。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不利影响  利率市场化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  伴随着市场化利率的改革,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会逐渐加大,主要表现为:恶化的信用风险,逐步上升的市场风险,浮出水面的流动性风险,更加隐蔽道的德风险。利率风险是市场风险的核心,即利率的不利变动给商业银行财务状况造成的风险。市场化利率过程中及在市场化利率之后,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最大的特点是体现在利率水平显著或波动。带来许多不利影响,需要稳健经营其商业银行的利率。特别是在银行的财务状况不良利率波动的前提下,将面临更大的利率风险。利率风险不仅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而且还影响其资产负债和资产负债表外金融工具的经济价值。总之,市场化利率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   利率市场化使得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受到严峻挑战  利率管制时期,利率和产品都是由人民银行统一规定的,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服务上,在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相差无几的条件下,“客户关系”就尤为重要了。市场化利率后,竞争格局将产生较大的变化,由浅层次的市场竞争“抢客户”、“引资金”、“取份额”向更进一步的“比较价格”、“比较产品”、“比较服务”蜕变,慢慢发展为包含体制、机制、科技、成本和人才等各种因素在内的综合竞争,银行的品牌创新、产品价格与服务水平成为最大亮点。价格竞争比的是定价能力与成本,服务和产品竞争比的是市场反应速度、创新能力和服务效率。在市场竞争残酷的环境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将全部暴露出来,如市场反应速度慢、对客户需求分析能力低、缺乏创新产品单一、风险控制与成本控制能力不足、欠缺科技支撑等等,这些都将不利于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第5章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问题  收入来源过于单一,过分依赖利差收入  在传统利差收益的保护伞下,“存款”是银行业收入来源的主要渠道,存款规模的大小不仅影响着贷款份额的市场占有率,更是收入来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各家银行对存款指标的考核力度逐渐加大。通过我国商业银行历年经营收入结构可以看出,息差收入占总收入的80%以上,一些银行所谓的“中间业务收入”多数是贷款利率的上浮费用,即由息差收入转化而成,并未真正体现中间业务的收入特点,如表5-1所示。  表5-1 上市银行2013年利润概况代码公司简称总资产(亿元)净利润(亿元)2013年变化2013年600015平安银行%600000浦发银行%601939建设银行%601288农业银行%601988中国银行%601328交通银行%601398工商银行%601998中信银行%600036招商银行%600016民生银行%601818光大银行%601166兴业银行%002142宁波银行%600015华夏银行%601169北京银行%601009南京银行%  截止2013年12月,上市商业银行共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其中,利息净收入亿元,同比增加同比增加亿元;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亿元,同比增加亿元,上市商业银行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利息净收入以及佣金净收入与手续费,利息净收入占据绝大比重。  分析2013年上半年单家上市银行的手续费、利息净收入与佣金净收入占比可以发现,利息净收入在这些上市银行的营业收入中属于主体地位(见表5-1)。以华夏银行的例子,其在2013年净利息收入占比达到%。作为对比,我国银行在上市银行中的净利息收入占比不高,2013年为%。其他上市银行营业收入中利息净收入占比则介于华夏银行和中国银行之间,约为80%。从上图可以看出,尽管近年来各家银行纷纷加大中间业务收入的发展力度,其收入占比也取得了较快增长,但息差收入,或者变相的息差收入仍然占据主流位置,市场化利率后 净息差的收窄势必影响到银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  存款资金价格被低估导致利率市场管理混乱  伴着物价指数的不断攀升以及居民理财意识的增强和对保险市场、资本市场认识的深入,存款来源渠道面临着逐步被瓜分的局面,特别是近几年,各家银行揽储力度与难度不断增加,存款送礼品,现金返点等违规现象日渐突出影响了利率市场的稳定。这些问题充分暴露了存款价格存在着普遍低估的情况已形成“双轨”机制。保险市场、资本市场的瓜分与银行间揽储竞争的白热化已经对存款市场化利率形成了“倒逼”的局势。存款价格的低估,不仅导致存款利率市场的无序竞争,也是贷款价格双轨制的根本原因。对于银行而言,低廉的资金成本,意味着较低的贷款利率就可以获得可观收益。但随着物价的不断攀升政府进一步提高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使得银行虽然有存款规模,却无贷款规模,无法满足庞大的市场资金需求,即使银行依照企业风险评级相应上调风险成本也仍大大低于民间融资成本,因此,多数中小企业只能依仗高昂的民间融资使得贷款利率市场难以管理。  贷款定价生成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银行业贷款定价的主流模型是基准利率加点法,基准利率加点法,即依照人民银行规定的不一样期限基准利率,结合贷款的风险评级等指标,在此利率基础上对贷款价格进行上、下浮动。首先,基准利率加点法参照的基准利率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价格,仅仅是宏观调控的政策性利率,无法反映市场上资金的供求关系,也没有反映出企业对于资金的真实需求程度;其次,银行内部的风险评级指标设置过于简单,赋予了企业财务的历史表现。行业分类和政府背景过多权重,无法有效识别潜力客户和非支持行业类的优质客户,对于政府背景企业和政府支持类项目提供过多的资金支持。大部分商业银行目前对于利率浮动范围还缺乏科学的评测依据,在拼抢优质大型客户时,往往为了市场份额而盲目下浮利率,没有使资金的使用达到最佳的收益率,而最需要资金支持的潜力企业却往往被政府背景的投资项目所“挤出”去使用高成本的民间融资,导致即使国家基于宏观调控的目的而运用利率工具,也难以实现其调节目标。  利率敏感性资产同敏感性负债不匹配  目前,为控制物价水平的持续走高,国家基准利率频繁上调,同时,按照现有的人民银行存款政策,已办理的定期存款利率并不随着基准利率的上调而提升,因此,为避免利息损失和频繁的对定期存款做另存业务居民存款趋向活期化和短期化。另外,现阶段我国银行业对于员工业绩的考核政策多为时点考核,即只关注月末、季末或年末数据,时点冲高现象突出。与此同时,商业银行的中长期贷款增速明显,资金运用,尤其是项目贷款趋于中长期化。“短存长贷”的现象突出,造成商业银行的利率敏感性缺口多为负值。  第6章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对策   银行业要制定并坚持稳健经营的发展战略  市场化利率以后,银行业很可能通过降低贷款利率、提高存款利率实行竞争,这样会引起减少存贷款的利差,为较高资金成本的支付又要尽其所能对较高的收益水平的维持,会导致银行业提升高收益、高风险的投放资产,从而不利于银行业的发展。因而合理存贷款利差水平的控制,提高自身对贷、存款利率控制的能力,以便完成对经营效益与成本的有效控制是实行市场化利率的核心。  稳健经营应是银行基本的战略经营,达成有不断增加的效益与质量和规模的无限扩张。各银行应参照实践,对市场定位进行合理地推动,施行竞争的个性化策略。银行在设立资金价格时,首先要实行其盈亏平衡点的测算,通过目标利润来对贷款利率进行衡量,其次要分析具体贷款用户的财务状况,全面考虑用户对商业银行的潜在风险因素与贡献度,依照不一样的风险额度与贷款收益水平确认不一样的贷款利率,保证利润最大化与贷款投放安全,最终完成稳健经营。  同时,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利率市场化使资金价格放开,价格工具成为了重要的市场竞争手段,这使商业银行的竞争将不仅仅是“产品”的竞争,更是“服务”和综合实力的竞争。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商业银行一方面必须对传统业务产品进行调整,最大限度地适应新的市场竞争环境,另一方面必须真正建立起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商业银行要增强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转变发展观念,坚守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持续改进和提升服务质量,争取在客户拥有数量和质量上掌握主动,努力挖掘客户的贡献度,不断加深客户的忠诚度,以此在激烈的金融竞争中争取更大的生存及发展空间。   商业银行应进行制度改革及利率市场化改革  市场化利率改革首先要对商业银行的自我约束能力进行提高,最核心的是要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进行积极的转换,成立国有四大商业银行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组织,打下市场化利率最基本的经济微观基础。这要求依照商业银行的一般模式与市场经济的要求,我国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进行改变,加速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造股份制的步伐,实行法人参股、国家控股、投资人按照其出资比例对公司承担有限债务责任与社会公众募股的方式,来完成我国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变革,实现我国商业银行长久以来虚置所有者的现象。我国商业银行独立地真正拥有经济法人的地位,施行公司化经营,就能够在金融方针与国家货币政策原则的引导下,自觉按照资金的供求情况与稀缺程度,决定自主放贷,确定合理利率水平,承担自主呆坏账的风险。总而言之,即是要通过建立现代银行制度与改革现代公司制度,构成银行和企业之间互惠互利、产权明晰、自担风险的借贷资金关系,确保早日实现市场化利率的改革目标。  可考虑建立多元化业务结构。利率市场化可能会减少商业银行的利差收入,但是在市场竞争面前,商业银行可以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从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经验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应通过金融创新业务和发展中间业务方式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一是大力拓展金融创新业务。实现利率市场化后,利率风险将加大,这必然带来大量利率风险管理需求,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可以推出以利率为标的物的金融创新产品。商业银行利用这些利率衍生工具既可以为企业、个人提供服务,同时也可以用来规避自身的风险,增加收入。二是加大中间业务比重。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依托银行业务、技术、机构、信誉和人才等优势,代理客户办理收款、付款和其他委托事项而收取手续费的业务。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大多在20%以下,远远低于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50%以上的占比,因此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商业银行应该在适应利率市场化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开发出符合我国国情特点的中间业务种类,扩大中间业务规模,增加中间业务收入。   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内控机制  银行维持稳健运行的关键因素是良好的内控制度,一般包含设立安全和谨慎的经营政策、规范的财务管理与业务经营制度操作、以防董事职员滥用与侵占职权以及风险防范制度等规定。  商业银行要通过经营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健全与完善内部控制机制,设立起严谨的监管制度与科学的授权分级体制。为进一步健全与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商业银行应当理解正确利率政策,及时对利率文件传达,指明专门职员负责管理,严格履行相关法规与国家利率政策。要设立系统内部一系列的利率风险管理制度,完善自我控制机制、自我约束,确保风险利率管理目标的完成。此外,贷款利率水平、应对存款与做出利差最低水平限制,并经过电脑解析,设立既有益于市场竞争,又有益于最大化收益的合理的利率水平,并强化对本身及其所辖分支机构利率政策实行情况的指导、分析、监督、检查,确保利率政策在各级分支机构得到正确执行。   商业银行要主动防范利率风险  市场化利率以后,很多金融产品的价格使用权将下放到商业银行,利率将更频繁的波动,而且可预测性较差,商业银行对利率管理工作更为复杂。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加强利率风险管理。  利率市场化将会使利率波动的频率和幅度提高,商业银行在注重流动性风险的同时也要密切关注利率风险,并切实加强利率风险防范。一方面,积极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的成功经验,建立科学的利率风险管理流程。在西方商业银行中,一般都有专门的部门来管理利率风险,通行的基本流程一般包括识别、计量、构建、处理和评价五个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也可以成立专管利率风险的部门,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利率风险管理工具与模型,对利率的期限结构、风险结构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使银行尽可能地将利率风险限制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另一方面,大力培养利率风险管理的人才队伍。在西方商业银行中,利率管理专家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对经济问题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并具备较强的利率风险管理技能。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面临的利率风险较小,对利率风险管理没引起高度的重视,缺少掌握利率风险基本原理、精通利率风险控制技术的人才。利率市场化无疑需要逐步培养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利率管理人才队伍。  为了风险防范,商业银行应强化对利率走势的分析与预测,经由对负债资金缺口与利率敏感性资产的监测,通过有效持续期缺口与资金缺口为重心建设风险利率衡量体系,为决策管理提供根据,并成为对市场反应快速的能力。即要增强对风险规避能力与分析能力、市场利率变化的能力预测,积极防范与研究风险利率。此外,银行要慢慢建立能及时预测准确与银行资产预警的安全性和流动性风险的体系指标,设立起可以预警银行风险和及时准确预测的财务体系报表以及对报表的处理快速分析体系,慢慢成立起能够对整个银行系统性以及单个银行机构风险与风险地区实行有效及时的处理控制体系。  第7章 结语和展望  从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化利率的背景出发,分析了市场化利率的内涵及改革进程,并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市场化利率的现状为例,结合其所面临的困境并探讨其出路。可以肯定的是,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化利率在中国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本文的研究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本论文的目的,是要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化利率的现状及困境,并力求探讨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通过经济学、金融学的相关理论等。对国际方面市场化利率的案例进行分析,分别分析了发达国家的市场化利率改革及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化利率的改革,并探讨了市场化利率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有利影响及不利影响,从银行业要制定并坚持稳健经营的发展战,商业银行应进行制度改革及市场化利率改革,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内控机制,商业银行要主动防范利率风险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市场化利率的对策。  同时,由于本人的阅历和学识有限,可能还不足够透彻分析某些观点,文章可能会缺乏一定的深度。下一步的将会在商业银行市场化利率政策层面的分析做更深一步的研究,争取分析、解决问题更加专业化,更加全面。  参考文献  [1]肖欣荣,伍永刚.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银行业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11(01)  [2]杨俊林.谈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 2011(02)  [3]肖珂.试论利率市场化下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1(05)  [4]刘毅.利率市场化下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业务转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06)  [5]张书玮.利率市场化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对策[J].时代金融.2011(09)  [6]尹纪秀.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转型分析[J].商业经济.2011(06)  [7]宗良,高扬.利率市场化改革趋势及对商业银行的影响[J].国际金融.2011(04)  [8]杨志群,杨剑锋.浅析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商业银行经营策略的转变[J].金融经济.2011(08)  [9]林钰姗.后金融危机时代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J].时代金融.2011(15)  [10]郭世江,肖海斌.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探析[J].北方经济.2006(09)  [11]陆岷峰.以利率市场化促使中小商业银行回归服务中小企业本性[J].大连干部学刊.2009(06)  [12]倪金乾,仲伟周,赵继红.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的应对策略[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4(02)  [13]游春,胡才龙.利率市场化对我国中小银行影响的问题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 2011(08)  [14]陈玲,韩晓娟.基于利率市场化分析的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0(28)  [15]QFQin.ResearchonImpcactofInterestRateMarketizationtoSMEFinancing[J].AdvancedMaterials(06)  [16]SIWenEmpiricalResearchonDevelopmentofChina’sInterestRateDerivativesMarket[J].JournalofBeijingTechnologyandBusiness(0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