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和6羟多巴胺毁损大鼠脚桥核神经元对胆碱能m受体刺激的反应

正常和6羟多巴胺毁损大鼠脚桥核神经元对胆碱能m受体刺激的反应

ID:21545831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2

正常和6羟多巴胺毁损大鼠脚桥核神经元对胆碱能m受体刺激的反应 _第1页
正常和6羟多巴胺毁损大鼠脚桥核神经元对胆碱能m受体刺激的反应 _第2页
正常和6羟多巴胺毁损大鼠脚桥核神经元对胆碱能m受体刺激的反应 _第3页
正常和6羟多巴胺毁损大鼠脚桥核神经元对胆碱能m受体刺激的反应 _第4页
正常和6羟多巴胺毁损大鼠脚桥核神经元对胆碱能m受体刺激的反应 _第5页
资源描述:

《正常和6羟多巴胺毁损大鼠脚桥核神经元对胆碱能m受体刺激的反应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正常和6羟多巴胺毁损大鼠脚桥核神经元对胆碱能M受体刺激的反应(.lunicnucleus,STN)和额叶皮质的谷氨酸能神经纤维[12]。PPN的上行传出纤维主要投射到黑质致密部(substantianigraparspact,SNc)、STN、EP、苍白球、纹状体和丘脑;下行传出纤维主要投射到延髓[12]。  研究表明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动物模型中PPN神经元的电活动显著增强[3]。最近研究发现在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毁损的PD模型大鼠中,PPN

2、内细胞色素氧化酶mRNA的表达量增加[4]。这些研究结果提示了黑质纹状通路损毁后PPN处于过度活动状态。另外,原位杂交研究显示PPN神经元上有胆碱能M2、M3和M4受体亚型的表达,且M2受体表达的密度最高[5]。然而,在正常和PD状态下PPN内M受体的功能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采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法,观察了PD模型大鼠PPN神经元电活动的变化,以及PPN内微量注射选择性胆碱能M受体激动剂氧化震颤素(oxotremorineM,OxoM)对正常和PD模型大鼠PPN神经元活动的影响,旨在探讨M受体在正常和PD状态下在PPN神经元

3、活动中的作用。  1材料与方法  1.1动物和药物实验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20~260g,由西安交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分笼饲养,每笼5只,自由摄食饮水,24h昼夜循环光照。实验所用药物地昔帕明、6OHDA、OxoM和盐酸阿朴吗啡均购自美国Sigma公司。地昔帕明、阿朴吗啡和OxoM均溶于无菌生理盐水;6OHDA溶于含0.1g/L抗坏血酸的生理盐水中。  1.2PD模型的制备在注射6OHDA前30min,先给大鼠注射地西帕明(25mg/kg,i.p.)以保护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大鼠用40g/L水合氯醛(

4、300mg/kg,i.p.)麻醉后将其头部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上(SN2N,Narishige,日本),根据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确定右侧SNc的坐标位置:前囟后4.9~5.3mm,矢状缝右侧1.8~2.2mm,硬脑膜下7.2~7.4mm[6]。微量注射使用尖端与玻璃微电极相连的10μL微量注射器,分两点在SNc内注射6OHDA,每个注射位点给予2μL6OHDA溶液(2g/L),总量2g/L。注射完后留针5min,然后缓慢退出玻璃微电极。术后两周进行阿朴吗啡诱导的旋转实验,给大鼠注射阿朴吗啡(0.05mg/kg,s.c.),大鼠在

5、5min内向损毁侧的对侧旋转超过20圈,表明造模成功[3,7]。  1.3电生理记录及放电形式分析电生理记录在SNc损毁后第3周进行,整个实验过程监测大鼠心率,肛温维持在(37±0.5)℃。大鼠用200g/L乌拉坦麻醉(1.2g/kg,i.p.)后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上,采用在体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法记录PPN神经元放电,电极尖端直径1~2μm,阻抗10~20MΩ,充灌液为0.5mol/L的醋酸钠,含20g/L滂胺天蓝。根据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确定右侧PPN的位置:前囟后7.3~8.3mm,矢状缝右侧1.6~2.0mm,硬脑膜下6.2

6、~7.2mm[6]。神经元放电经微电极放大器(MEZ8201,NihonKohden,日本),显示于记忆示波器上(VC11,NihonKohden,日本),神经电信号经CED1401Spike2(CambridgeElectronicDesign,英国)采集和分析。  根据放电间隔直方图(interspikeintervalhistogram,ISIH),并结合原始放电序列,将神经元的放电形式分为以下3种类型:①规则放电:ISIH呈对称分布;②不规则放电:ISIH呈随机不对称分布;③爆发式放电:ISIH呈逐渐衰减的正偏态分布。

7、每一个ISIH的生成最少包含500个连续的动作电位,bin宽4ms。另外,根据ISIH计算出平均放电间隔的变异系数。变异系数是放电间隔的标准差与平均放电间隔之比,反映神经元电活动的规则程度[3,7]。  1.4局部给药PPN内微量注射使用与1μL微量注射器相连接的玻璃微电极,微电极尖端直径约50μm。将给药微电极和记录微电极固定于微电极操纵器上,调整两个电极使其尖端的位置非常接近(小于0.4mm)。核团内微量注射药物或盐水的剂量均为200nL,约3min注完。一般情况下,微量注射的机械作用会引起神经元的放电幅度降低,这种作用约持续

8、1min。因此,在统计数据时,微量注射后1min内的放电活动不予计算。每个神经元在给药前记录5min自发放电作为前对照,给药1min后记录5~10min以观察给药后神经元电活动的变化。与前对照相比,放电频率的改变超过20%则认为有显著性变化。每只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