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为学生的思维提供着力点

问题,为学生的思维提供着力点

ID:21517272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2

问题,为学生的思维提供着力点_第1页
问题,为学生的思维提供着力点_第2页
问题,为学生的思维提供着力点_第3页
问题,为学生的思维提供着力点_第4页
问题,为学生的思维提供着力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问题,为学生的思维提供着力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问题,为学生的思维提供着力点  【设计初想】  《钱学森》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名人风采”中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所选的文章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身份的名人的爱国之情,学生从字里行间能够真切感受到文中人物爱国、报国的赤子深情。  冉正宝在《语文思维论》中指出:“语文直觉思维是一种认识活动,它是多样的,是以‘悟’为核心的。其形态和特点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五悟:领悟、顿悟、感悟、觉悟、醒悟。直觉思维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思维向语言转化。语言表达思维的过程都与直觉密切相关,其实质也是一种‘言意共生’的行为过程。”本文的情感目

2、标――“从字里行间真切感受赤子深情”,就是一种“悟”的过程。  鉴于此,笔者设计了“读其言,品真心”“观其行,悟真情”两大教学活动。通过第一个活动,品味人物语言,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思维互动,感悟强烈的爱国之情;通过第二个活动,观察人物行动,体会回国决心,进行思维碰撞,感悟赤子之心。  【设计思路】  前苏联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说过:“思维起源于问题情景。”也就是说,思维与客观事物密不可分,离开了问题情景,思维便成了无源之水。问题情景为思维提供了进行间接和概括反映的着力点。  对于本课的教学,可以创设哪些问题情景,让钱学森的爱国之情在

3、问题情景中自然流露呢?让学生能在问题的“直觉”之中感悟中心呢?对此,笔者准备从两大问题入手,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品悟情感。  第一个问题:自由读课文第2~4自然段,画出钱学森说的话。读一读,思考: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番话的?从他的话中你读出了什么?通过这个问题,抓住钱学森的两句话,让学生进行品读感悟,与文本进行对话,与主人公进行对话,由“言”到“意”,使思维得到发展,情感得到激发。  第二个问题:自由读课文第5~6自然段,思考:美国政府为什么不让钱学森回国?并以此问题为中心,追问:对于这样一个人,美国会怎样把他留下来呢?再补充钱学森

4、的回国之路,让学生直观其行,感悟其情。  两大问题统领整个课堂,学生在问题情景中找到了情感的迸发点,找到了思维的着力点,进而品言、观行、悟情。  【教学设计】  一、揭题引入  二、品读语言,感悟爱国情怀  (出示活动一内容)  活动一:读其言,品真心  1.自由读课文第2~4自然段,画出钱学森说的话。读一读,思考: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番话的?从他的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2.小组活动:  (1)组内交流上述问题。  (2)反复品读,将感受融入其中。  1.小组活动,教师深入到小组倾听、指导,参加讨论,侧重引导学生学会抓关键词语来体

5、会。  2.全班交流。  出示句1:“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抓住此句中的关键语句来体会钱学森的爱国之心,并引导学生以自己的朗读来感受钱学森的爱国之情。  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师生同唱。  出示句2:“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从“日夜盼望”“终于”“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等,再结合留学生的话,可以看出只要祖国需要,钱学森愿意放弃一切,

6、为祖国建设出力。  无论在哪儿,钱学森都心系祖国,因为他是一个中国人。我们再来品读他的肺腑之言,感受他那颗赤诚的爱国之心。  从“应当”二字你又读出了什么?(学生思考、交流,教师板书既具有共性又能为中心服务的回答。)引读:  正是因为――,所以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正是因为――,所以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正是因为――,所以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  过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钱学森把回国看成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这就是他作为一个炎?S子孙的真情流露。  但是,想要回国就这么简单吗?钱学森的回国之旅又经历了什么?  三、看回国之旅,体

7、会爱国情深  (出示活动而二内容)  活动二:观其行,悟真情  1.自由读课文第5~6自然段,思考:美国政府为什么不让钱学森回国?  2.小组交流:美国政府不让钱学森回国的原因。  1.小组自由活动。  2.全班交流。  (1)过渡:美国政府为什么不让钱学森回国呢?  出示:“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从一个“绝”字中可以看出钱学森想要回国的事根本没有可商量的余地,是坚决不可能的。  补充:一位美国作家也曾经说:“以钱学森所掌握的国防高科技,岂止抵五个师的兵力,他简直是可以以一人之力换一国之力。”由此

8、可见钱学森的价值所在。  (2)答疑解惑。  重点疑问:钱学森是怎样行走在漫漫回国之路上的呢?  学生发挥想象,尽情发言。  相机补充有关钱学森艰难回国之路的资料。  总结:历经五年的时间,钱学森终于回来了。他用自己的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