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

浅谈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

ID:21489378

大小:63.1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2

浅谈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_第1页
浅谈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_第2页
浅谈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_第3页
浅谈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_第4页
浅谈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摘要】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法的一种,现代语文教学课堂上存在着提问充斥整个课堂、不会倾听学生的答案、评价简单粗暴等问题,教师应从激趣、高效、有序、评价等方面进行有效提问。【关键词】课堂提问存在问题提问技巧【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60-02课堂提问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要求,针对相关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思考或回答,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

2、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可见课堂提问的作用不容小觑。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有效地课堂提问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能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优化教学效果,能帮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现代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提问充斥整个课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早己被摒弃,可“满堂问”的语文课堂却依然充斥着我们的日常语文教学。好的提问有启发学生思考作用,但一堂课如果出现几十

3、个问题,大问题又被支解成许多的小问题,学生忙于应付老师的问题,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问题转,这样一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就会在这不停的“问”与“答”中消耗掉,又使得学生完全失去了自主,使其忙于解疑而少有时间去认真地读书,自然也就失去了咀嚼、品悟的过程。2.不会倾听学生的答案。“听”是一门综合艺术,它不仅涉及到人的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各个层次,而且需要心与心的理解。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将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学生身上,给予对方最大的、无条件的、真诚的关注,明显表示出你对学生的尊重。学生可从教师的这些行为中得到积极的情感反

4、馈----老师对我说的很在乎,我说的一切很重要。相反,如果你坐立不安,目光游离,表现出不耐烦,在教室里走来走去,或将目光转向外或看另外同学的小动作。那么学生会从你的非言语行为中得到完全相反的反馈----我可能说错了,赶快打住。3.评价简单粗暴。当学生回答只是部分正确或不完整甚至完全错误时,很多教师仅仅只是简单地说:“你离题了”,“不对”,“不正确”。在有些时候,教师故意出些刁钻古怪的题目让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回答,当学生答不上来时加以冷嘲热讽,以示惩罚。实际上,这都是消极的反馈方式,会降低学生参与课堂交流的愿望。语文课堂提问

5、的关键在于“问什么”、“怎样问”。这就要求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问题:内容要精选,角度要新颖,形式要灵活,问在学生“愤”、“悱”之处,“好知”、“乐知”之时,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积极、主动地探宄,在”自我读书”中获取知识,炼就能力,学会学习。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这方面的一些做法与体会做法。1.提问要激“趣”王筠在《教童子法》中指出:“人皆寻乐,谁肯寻苦?读书虽不如嬉戏乐,然书中得有乐趣,,亦相从矣。”提问的趣味性是说问题的设计要新颖多样、富于变化。不能一味照搬课后的题目。如在指导学生赏析《

6、清平乐村居》一词时,我先拟了一个演绎性提问:你们说作者喜欢他笔下的“小儿”吗?(大家自然会一致认为喜欢)接着是导读性提问:词中却说“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无赖”本指刁钻泼辣、不讲道理或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又说“最喜”又说“无赖”,岂不矛盾?你怎样理解?能从生活中找到类似的情况来证明你的观点吗?课堂上同学们讨论热烈,兴致很高。实录两位同学发言:其一,“我觉得不矛盾,比如我经常听到妈妈称呼爸爸,你这个死鬼,听起来好像是在骂他,但实际上不是讨厌而是亲近他。”其二:“我也认为不矛盾。我小时候经常听到一些陌生的叔叔叫

7、我,小家伙,过来!看得出,他们对我并不敌意,倒是喜欢我。”这么一讨论,大家很快统一了认识:这里的“无赖”正是赞美“小儿”自由自在、清纯娇顽、充满稚气的可爱形象.于是大家对贬词褒用这种手法的认识和理解就水到渠成,教师出一语点破就无须赘叙了.1.提问力求高效。把问题敲得细碎,问得过浅、过滥,不仅使学生感到零乱无味,而且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更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我们一要注意问题的归类整合,二要寻找突破口,提到刀刃上,击中要害,三要体现一定的容量或较大的覆盖面,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去发现,在小组合作中讨论,在交

8、流中感悟、延伸。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我在听一节《藤野先生》时,老师讲的是文章的开头“在东京”一部分。在朗读这一部分后他提问:“东京好不好?”然后问:“为什么?”学生就在文中找各自的根据,再重点分析“清国留学生”的形象,然后得出鲁迅离开东京去仙台的原因。这样我认为效率比较低。我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