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同底物的红曲霉发酵产色素的研究

基于不同底物的红曲霉发酵产色素的研究

ID:21479995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2

基于不同底物的红曲霉发酵产色素的研究_第1页
基于不同底物的红曲霉发酵产色素的研究_第2页
基于不同底物的红曲霉发酵产色素的研究_第3页
基于不同底物的红曲霉发酵产色素的研究_第4页
基于不同底物的红曲霉发酵产色素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不同底物的红曲霉发酵产色素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不同底物的红曲霉发酵产色素的研究  摘要:红曲色素属于自然色素的一种,随着生物科技等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底物被运用于红曲霉色素反应加工中,最终得出的红曲霉色素具有特定的功能和价值,而且不同底物所产生的色素量也有所差异。文章分析了红曲色素的性质以及不同底物红曲霉发酵产色素的差异。  关键词:不同底物;红曲霉色素;发酵生产  长期以来,红曲色素的生产都依赖于固态发酵技术,但是,这一发酵方式通常要耗费一定的底物,而且过程复杂,涉及到大量的人力、物力等的投入。液体发酵法逐渐得以发展,将其用于红曲霉色素

2、的发酵生产中具有十分显著的意义。  1红曲色素性质  1.1成分构成分析  有很多类色素构成,形成了成分复杂的混合型化合物。由于实际发酵过程中所选的培养基成分,所处的发酵条件等各有区分,使得其组成也存在差异。这一色素的合成过程:乙酰辅酶A(1分子),丙二酰辅酶A(3分子),受到特定物质的辅助,经过化学反应逐渐生产四酮化合物,再进一步反应,不但地升级化合物等级,直至最终出现胞内色素。  这一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构造等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研究,到了七十年代研究专家得出了其六大基本构造,随着研究的深入,红曲

3、色素逐渐实行了分离鉴定,并衍生出橙色素。  1.2理化性质  形态为粉末状,颜色:深紫、红色,有一丝臭味。一般当温度达到165度以上时发生熔化,最大吸收波峰:410与510nm。按照其性质划分包括三大类:脂溶性色素、水溶性、醇溶性。其中脂溶性色素实际运用中体现出良好的溶解性,可以溶解在醋酸、乙醚等溶剂内部,实际的实验中通常将乙醇和醋酸视为最主要的溶剂。试验证实:红曲色素也能够在水内溶解,其中水的酸碱度会影响其溶解度,一般来说水溶液偏向碱性时会发生溶解。水溶液中的色素含量大小会使得其呈现出不同颜色,例如

4、:低含量时为红色、相反,则逐渐变成黑色、褐色,而且出现荧光。能够很容易地让蛋白质上色,而且颜色牢固,不易褪色。  同普通的色素相比,?t曲色素的色差相对稳定,不轻易出现变化。然而,溶液的酸碱值则可能影响其色差。特定的酸碱值区间,其吸收波长、色调等不会发生太大变化。然而,当酸碱值达到极限值时,其色调将有所改变,实验证明,红曲色素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但是,当遇到阳光时,则会出现色变,例如:光照达到五小时时,将变成橘红色,如果在太阳光下持续存放五十天,其色素将逐渐消失,残留量只有20%。红曲色素化学性质相对

5、稳定,其他的氧化剂材料、还原剂等都不会影响其化学性质。其他的金属离子,例如:Zn+,Na+等都不会对色素带来太大的影响,因为遇到这些离子,色素颜色依然稳定不变,然而,遇到重金属离子时,色素颜色则将发生变化。例如:遇到Cu2+时,红曲色曲只需存放一天,其颜色就逐渐朝着红棕色发展,而且会形成沉淀。基于红曲色素这样的性质,在实际的实验操作中,要尽量远离重金属离子,要避开自然光。  2红曲霉素发酵不同底物产色素  这一物质的发酵通常将大米作为基础物质,具体发酵方法为:固态发酵法。或者采用葡萄糖、淀粉等充当基质

6、,采用液态发酵法来发酵。同时,由于其使用规模扩大,更多的底物用来发酵,例如:谷物、农业废渣等,实际的发酵过程中体现出良好的效果。  2.1红曲霉发酵谷物生产色素  部分研究者采用小米作研究原料,对其进行发酵,最后生成红曲色素,并得出了过程反应参数,实验得出结论:将小米作为原料,内部应该按照一定比例填入麦芽酚、谷氨酸钠等,才能真正生成红曲色素。同时,也有部分研究者将小麦粉混合物质用作实验底物,进行红曲霉色素实验,最终实验证实:如果所采用的小麦材料质量较低、质地较硬时,能够得出高质量的红曲色素,且具有一定

7、的经济成效。同时,可以将氯化铵加到培养基内部,最终生成橙色素,为了生成红色素,则应填入硫酸钡。部分行业专家将红曲霉M342充当发酵菌株,选择玉米粉充当实验底物,经过发酵反应处理最后生成色素,经过大量实验证实了,这一液态发酵的试验方法所生成的红曲色素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一般能够对食品进行调色,而且也能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同时,部分研究人员借助玉米浆来生成得出红色红曲色素,经过实验证实,这一方法能够增加色素的生成量,要比普通物质生成更多的色素,同时,这一培养基可以极大地控制胞内色素,确保色素最大程度地释放。

8、  其他研究者则将其他的农作物或经济作物,例如:大米、大豆、玉米糠等充当底物,同样选择液态发酵的化学反应模式,最终胜出红曲霉色素,分析得出了各类基质可能对反应带来一定的影响,最终反应结果呈现出:所采用的底物有利于红曲霉的健康生长,其中黑米作为底物的反应效果最佳,特别是能够产生较多的氨基丁酸。  参照各方实验研究得出,不仅大米能够作为底物来进行红曲霉素实验,其他的普通谷物,例如:玉米、小麦等也同样具有类似的功能和作用。  2.2农业与工业废物来发酵出红曲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