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重步行训练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步行能力的影响

减重步行训练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步行能力的影响

ID:21458134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2

减重步行训练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步行能力的影响_第1页
减重步行训练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步行能力的影响_第2页
减重步行训练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步行能力的影响_第3页
减重步行训练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步行能力的影响_第4页
减重步行训练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步行能力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减重步行训练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步行能力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减重步行训练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步行能力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减重步行训练对改善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步行能力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接受常规运动疗法,研究组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在常规运动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减重步行训练。两组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均连续治疗12周为宜,记录其治疗前后步行能力、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步行效率变化情况,将所得数据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经不同治疗后两组FAC量表、GMFM量表评价结果均较之前显著改善,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为理想,,组间、组内各数据对比均P<0.05。结论:对不随意运动型

2、脑瘫患儿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减重步行训练可显著提高其步行能力,有利于保障患儿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关键词】脑瘫;不随意运动型;减重步行训练;步行能力;影响效果  【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6-0108-01  脑瘫是临床儿科常见病及多发病,不随意运动型占脑瘫患儿总数20%-25%,此类患儿将存在较为严重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本文为提高不随意运动型脑瘫临床疗效,特选取90例此类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病例选取区间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探讨减重步行训练对改善不随意运动型

3、脑瘫患儿步行能力的应用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90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中男57例、女33例,年龄2-6岁、平均(4.31±0.25)岁,下肢肌力分级:0级0例、1级11例、2级32例、3级34例、4级13例、5级0例。随机(抽签、就诊序号等方法)将90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分为两组(研究组、对照组,n=45),其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对照组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接受常规运动疗法,根据患儿实际情况选择Bobath法、Vojta法实施康复训练,每天持续训

4、练30min为宜,以患儿可耐受程度确定训练强度,每周训练5次。研究组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减重步行训练,仪器选用广州三甲医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天网(天轨)悬吊系统,降低悬吊架高度并于患儿腰臀部束缚固定带(左右对称),两端向上用力均匀,将减重治疗仪校对归零后逐渐升高悬吊架,幅度以患儿体重减轻幅度约40%、双下肢髋膝伸直位能够支撑其肢体重量为宜,启动机头沿轨道行驶,牵拉患儿向前迈步行走,每组步行时间持续5min,之后可根据患儿实际训练程度、耐受程度随时调整运动情况,每天训练1次、每次持续训练30min,每周训练5次。两组不随意运

5、动型脑瘫患儿均连续治疗12周为宜,记录其治疗前后步行能力(walkingability,WA)、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rossmotorfunctionmeasure,GMFM)评分变化情况,将所得数据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1.2.2效果判断标准㈠步行能力[利用功能性步行量表(functionalambulationcategoryscale,FAC)评价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步行能力,该量表采用6级评分法(0-5级),级别越高则患儿步行能力越强]:①5级:可独立行走;②4级:平坦路面可独立行走,但无法实现上下坡、上下楼等特殊行走;③3

6、级:在监督下可独立行走;④2级:需1人搀扶(帮助)下行走;⑤1级:需1人搀扶(帮助)下经减重维持平衡行走;⑥0级:无法行走,或由两人帮助(搀扶)下行走;㈡GMFM量表:该量表得分范围0-88分,内容涉及卧位与翻身(17分)、坐位(20分)、站位(13分)、爬位与跪位(14分)、走跑跳(24分)等项目,量表评分越高则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运动能力越强(正相关)。  1.3统计学方法将所得数据输入Excel表中(office2003),经SPSS.19软件实现统计学分析,本文中两组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FAC量表、GMFM量表评价结果均属于计量资料

7、(表示方法x±s、检验方法t),统计学结果P<0.05则提示上述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均顺利完成上述相应治疗,治疗前两组FAC量表、GMFM量表评价结果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经不同治疗后两组FAC量表、GMFM量表评价结果均较之前显著改善,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为理想,组间(研究组、对照组治疗后)、组内(各组治疗前、后)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  3讨论  脑瘫发生原因为非进行性脑损伤、发育缺陷等,患儿发病后将存在肢体运动障碍、感知觉障碍、智力障碍、交流

8、障碍、癫痫等临床表现,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1]。研究表明[2],我国脑瘫发病率在0.18%-0.40%范围内,近年来由于周围环境质量持续恶化、工作学习压力不断增加、饮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