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王军霞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王军霞

ID:21448104

大小:54.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2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王军霞_第1页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王军霞_第2页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王军霞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王军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王军霞王军霞甘肃省定丙市临洮县上营初级中学730517“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初中阶段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又是我们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应该贯彻的指导思想。从心理学与知识论的角度来看,教学的过程非常适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它能创造出培养创新能力的条件,能担当起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祌和创新能力的重任。笔者就中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谈一点自己的浅见。一、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意识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和发展、动机的形成、知识的获得、智

2、能的提高都离不开一定的数学情境。所以,精心设计数学情境、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悬念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通过“过程”教学,学生的学习过程再也不是一个被动吸取知识、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一种主动参与、调动原有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问题、同化新知识、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学生在获得数学概念、定理、法则、公式、解题方法等数学知识的同时,发展了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和归纳能力,获得了参与创新性思考的机会,能力就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培养。二、培养直觉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著名数学家吴文俊说:“只会推理、缺乏数学直觉是不会有创

3、造性的。”直觉思维在创造的关键阶段上起着重要作用。爱因斯坦根据自己亲身经历的科学创造实际得出结论:“我相信直觉和灵感。”他一再强调,在科学创造过程中,从经验材料到提出新思想之间没有“逻辑的桥梁”,必须诉诸灵感和直觉。被誉为“纯粹之皇冠”的数论,实际上也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因此在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中,观察能力的培养甚为重要;要使他们敢于怀疑、敢于突破,只有这样才能在观察中有所发现。观察是创造的基础,因为只奋通过观察才会出现问题、思考问题。同时,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适当分析,也容易触发对一般结果的猜测、对深层次关系的预感,这是一种可贵的创造性

4、素质。学生在民主、和谐的学4氛围中积极动手、动脑、动IJ,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从而提高了思维创新水平。三、培养发散思维,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支点,是学生将来成为创造型人才的基础。一个人的创新,无非是想到别人还未想到的可能性,或者说,就是别人思维尚未扩散到的领域,被你的思维扩散到了。比如在数学解题教学中,对冋一个数学问题,冇的学生可能冥思苦想,百思不得其解,什么原因?归根到底,就是他的思维尚未扩散到能够完成解题的思路上来。所以说,我们实施创新教育,大量培养创造型人才,就必须将发散思维的训练、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地

5、位上。发散思维的本质就是想象力的充分自由,发散思维是最为活跃的思维方式,具冇很大的创造性,数学上的许多重大发明、发现都离不开数学家的发散思维。比如数学史上的三次危机,哪一次不是众多数学家想尽各种办法,利用各种手段,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方式,最后渡过危机,并使数学冇大的发展?数学发展史,融会了众多数学家通过发散思维研宄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光辉例证。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在教法上要创新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应改变讲清楚、讲透彻的传统教学观念,上课吋,应在教学重点、难点、学生疑点处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地、主动地思考,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

6、发展的过程。旧知识是获取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是旧知识符合逻辑的发展。在现冇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联想、类比得到新的知识,是通过引导、启发,而不是直接“传授”。更不是“灌输”;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我们所进行的数学“由教到导”的课堂教学实践,就是通过对教法的创新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改变“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现状,实现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将学生由接受型发展为自学型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对中学生来说,只要获得了自己头脑中没有的知识,就可算创新。如从未知到已知、从旧知到新知,或新的见解的产

7、生、新的结论的得到、新的问题的提出、新的解法的发现等,对学生来说都是很奋意义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只要立足对学生来说是“新”就行了。不过,这个“新”的得到不应是由老师“传授”的,而应该是由学生自己实践探索得到的。参考文献[1]任樟辉《数学思维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2]唐松林《论创造性数学模式》.外国教育出版社,2001年。[3]刘邦耀浅谈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数学教学通讯》,2000第8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