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443223
大小:5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2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思维训练惠聪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思维训练惠聪妮陕丙省周至县二曲镇南关小学惠聪妮木文就小学数学教学思维训练的方法和技巧作了有益的探索,运用教学原理、教学实例分析和证明了观点的正确性和实效性。小学数学思维训练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而《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这里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正是学生思维能力的表现,可
2、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显得特别重要。1问题引路,激发兴趣,在学生兴奋时训练思维第斯多惠说过:“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孩子讲的学问,而在于启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当兴趣已很浓的时候,再教他的学习方法,这才符合优良教育的原则。”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必须培养自己的童心,激发学牛.的兴趣,这既是帮助他们做好学前心理准备的过程,也是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热情,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在这一阶段,教师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新更多有效的教学手段,让
3、学生直接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若遇到什么问题,教师可在适当的时候给予简单的提示,并鼓励、表扬能够大胆提出问题的孩子,最后再针对具有代表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试着去解决,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寻求帮助。比如在讲质量问题的时候,我先提出:一千克铁和一千克棉花哪一个比较重?学生中出现了两种答案:有人说当然是铁重。也有人认为一样重。我让双方自由辩论,认为一样重的是甲方,认为铁重的是乙方。学生各讲各的道理,争得面红耳赤,课堂气氛极其活跃。我抓住时机肯定了甲方(胜方)的正确判断,同时也表扬了乙方(败方):“谢谢乙方给
4、大家提供了一个讨论辨别是非的机会,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他们好叼?”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乙方的同学并不因此而消极,反而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辅助的角色,学生才是主角。只有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这节课才算得上真正的成功。2创设情境,游戏悟题,在学生快乐吋训练思维在数学课上,应积极创设情境,诱发学生思考。例如:在执教“圆的周长”一课吋,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伴随着多媒体课件上生动的画面和悦耳的音乐,师生展开了对话)师:(生动形象地)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生:(
5、一个有气无力的声音)听过。师:咱们能不能围绕着这个故事做个游戏,动物王国又要举行一次龟兔赛跑,可这次它们是绕着一个圆形的池塘跑……(引出圆的周长)。教师和小朋友在教室做着游戏。正当学生做的起劲,老师出了一个趣题:兔子跑了50米睡着了,正好乌龟赶上兔子后,还跑过兔子跑过距离的三倍到了终点,这个湖的周长为多少米?这样的童话趣题打动学生的心灵、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正好抓住了学生对天真活泼、充满童话色彩和幻想的心理情境进行思维训练。这吋学生更乐于接受自主合作、讨论交流的情境。3走进生活,发现问题,在学生轻松
6、吋训练思维日常生活中很多问题都与数学知识密不可分。如果我们能够在课外多接触生活,多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多思考一些生活中常遇到的数学问题,一定会奋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认识数学,并从中懂得一些数学的真谛。例如,二年级要进行《表内乘法》的整理和复习,我组织了一次《数学在我们的游玩中》的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出示游乐园的价格表后问学生,你想玩哪些项B?根据你的玩法,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钱?由于方案不同,计算的结果不是唯一的。冇位学生说想玩转马两次,碰碰车两次,自控飞机两次,一共要3x2+4x2+6x2
7、=26(元)。另一位学生马上站起来冋答,我也可以这样玩,但我只要付16元就够了,因为我可以和另一个同学一起坐碰碰车和自控飞机。紧接着,我要求学生每人用一张30元的游园券设计出游玩方案。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提出10种方案,从而打幵了学生狭隘的思维空间,让他们了解到同一个新问题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法,体验到了解决新问题策略的多样性。4合作探究,自主学〉」,在学生享受成功吋训练思维布鲁诺说过:“学4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学兴趣,并改善学生作为学的自我概念。”教师在学生完成了学习活动时,一定要加以表扬,
8、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乐趣,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总之,小学数学教学的思维训练极为重要,经过训练有利于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这习惯一经养成,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意识就会加强,我们的数学教就会走向“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境界!参考文献1张楚庭.数学与创造.武汉: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8〜102王仲春等.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论.北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