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

文言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

ID:21433790

大小:4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1

文言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_第1页
文言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_第2页
文言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_第3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言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在文言文教学时,着重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的朗读教学,从通读、自由朗读、指名朗读、范读、分角色朗读、精读、译读、背读、集体朗读等九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尝试,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关键词】朗读教学;文言文教学;农村初中;兴趣  【】G623【】A【】1671-1270(2011)01-0046-02    人教版初三的文言文单元,像九(上)的四篇课文——《陈涉世家》、《唐睢不辱使命》、《隆中对》、《出师表》,都是篇幅较长的课文,都选自历史著作。学生学起来有一定难度,他们一看到那么长的课文就头疼了,提

2、不起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针对我们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教学时我把朗读教学融入文言文教学,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极大的提高。  何谓朗读?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李德成主编的《阅读辞典》是这样解释的:“声读法之一,指运用富有感情色彩的有声语言转换作品的文字语言的阅读方法”。朱熹说:“学者观书,务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个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永远不忘。”这不仅强调朗读的重要,而且对朗读提了出严格的要求。教师要在朗读教学中精心营构文言文朗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吸取古代灿烂文化的营养,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3、  文言文不同于现代文的地方就是文字障碍,也就是一些古文字要会读,一些词语要会解释,这样才能变文言文为现代文,便于学生理解和领悟。这时,朗读就成了首要的学习方式,要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来实现疏通、理解、欣赏甚至背诵。自由朗读、分角色朗读、精读、集体朗读、借助工具书详读、背读、将自己沉浸到文章的意境中摇头晃脑、如醉如痴的“古读”……这些都是极其有效的方式。教学中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不断创造朗读的方式。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在文言文教学中常用到的几种朗读教学。  一、通读  通读也可以说是粗读、初读。学习一遍新课文,我首先要求学生通读全

4、文。无论长短难易,都要求朗读出声。因为学生是第一遍朗读课文,会遇到不会读的字或读不准的字,我要求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学习习惯,把这些字圈点勾画出来,借助课本  九、集体朗读  集体朗读即课堂上的齐读。我往往在讲授完一篇课文后,再让学生齐读一遍,目的是使学生再次整体感知课文,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文言文学习的重点是朗读和积累。在初中语文教材九(上)的每一篇文言文的教学建议中的第一条都提到了“反

5、复朗读课文”,可见朗读教学在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反复朗读课文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积累文言词汇,培养文言语感,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脉络,分析人物形象。  古人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人的这条经验是宝贵的。朗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入门之径,是学好文言文的重要法宝。朱熹说过:“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文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之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因此,文言文教学应该而且必须在课堂响起琅琅的读书声。单一的朗读教学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倦情绪,而朗读教学的多样化,往往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我们的教

6、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朗读教学,这样会使文言文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