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多药结核病的预防和综合治疗体会

耐多药结核病的预防和综合治疗体会

ID:21424409

大小:7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1

耐多药结核病的预防和综合治疗体会_第1页
耐多药结核病的预防和综合治疗体会_第2页
耐多药结核病的预防和综合治疗体会_第3页
耐多药结核病的预防和综合治疗体会_第4页
资源描述:

《耐多药结核病的预防和综合治疗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耐多药结核病的预防和综合治疗体会孙学林邹春雷(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黑龙江大庆166200)【摘要】目的:探讨耐多药结核病的有效预防及治疗方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4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全部患者综合治疗方案及管理。其中化疗方案为3CDLfxPtoZ/9DLfxPto。结果:木组患者经治疗3个月后,痰液检查转阴35例,转阴率54.8%;6个月后48例,转阴率64.9%;治疗12个月,60例转阴,转阴率为93.8%。治疗期间,未发生死亡病例。临床症状改善上,有效率92.2%;X线胸片变化中,有效吸收率89.1%

2、。结论:耐多药结核病由于对多种抗结核菌有耐药性,在药物选择上应根据患者用药史等情况加以注意,给予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预防及治疗有效率。【关键词】耐多药结核病;预防;综合治疗【中图分类号】R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1-0292-02耐多药结核病是指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结核药只有耐药性的结核病,其至少同时耐异烟肼与利福平。我国是结核病的高发地区,也是耐多药结核病的高发地IX,此类患者的治疗极为复杂,是结核病控制领域中急待解决的问题。我院通过对74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加强预防及综合治疗,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

3、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4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23例;患者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7.8±5.8)岁。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25例,盗汗38例,咳嗽60例,咳痰41例,乏力61例。1.2病例纳入标准肺结核患者经初、复诊治疗后,仍排菌;炎标本经改良罗氏培养进行初步菌型确认为分枝杆菌;药敏结果确认,至少对异烟胼、利福平耐药。1.3排除病例标准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基础病;精神类疾病;糖尿病;尘肺;妊娠期女性及不能坚持完成本次治疗者。1.4方法给予全部患者综合治疗方案及管理。其中化疗方案

4、为3CDLfxPtoZ/9DLfxPtoZ,联用卷曲霉素(C)、帕斯烟肼(D)、左氧氟沙星(Lfx)、丙硫异烟胺(Pto)、吡嗪酰胺(Z)。卷曲霉素每tl肌注或静脉滴注,体质量少于55kg给予0.75g,大于55kg的给予l.Og;帕斯烟肼每日0.4〜0.8g,分两次服用;左氧氟沙星每日0.6〜0.8g,分两次服用;丙硫异烟胺,每00.6〜0.8g,分两次服用;毗嗪酰胺每日1.5mg,每日分三次服用。全部患者均给予全程督导管理,每日按剂量严格配药,检查患者肝肾功能、血尿常规、血红细胞沉降率等,登记患者用药情况,并记录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及痰菌转阴情况,于治疗第3、6、

5、12个月吋拍摄X线片,采用痰涂片及痰培养检査结果。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1.5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症状改善。显效:患者经治疗后1周内,体温、发热均降为正常,2周内咳嗽、咳痰、咯血症状消失,3周内盗汗、乏力消失;有效:2周内体温、发热均降为正常,3周内咳嗽、咳痰、咯血症状消失,4周内盗汗、乏力消失。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X线胸片变化情况。显著吸收:病灶吸收1/2以上;吸收:病灶相比治疗前,小于1/2;无变化:病灶无明显变化;恶化:病灶增加。有效吸收率=(显著吸收例数+吸收例数)/总例数×100%。1.结果本组患者经治疗3

6、个月后,痰液检查转阴35例,转阴率54.8%;6个月后48例,转阴率64.9%;治疗12个月,60例转阴,转阴率为93.8%。治疗期间,未发生死亡病例。临床症状改善上,35例显效,有效24例,无效5例,有效率92.2%;X线胸片变化中,完全吸收29例,吸收28例,无变化7例,无恶化,有效吸收率89.1%。2.讨论我国是结核病的高发国家,结核菌耐药病例位居世界首位,属高耐药国家,其中异烟胼与利福平的耐药率最高。虽然冇研究指出,我国结核病患者耐多药总体呈下降的趋势,但形势仍不容乐观[1】。一般来说,不合理化疗、化疗管理不完善、药物质量、不可靠的联合用药等因素均可能造成耐多药

7、结核病的产生。化疗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但由于耐多药结核病多对常用抗结核药物具有耐药性,因此在选择上应应用较少使用的结核药物[2】。0前,治疗耐多药结核病药物有几组,一为U服一线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胼、利福平类药物等,第二组为注射剂,如链霉素、卷曲霉素等,第三组为氟哇诺酮类药物,如械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第四组为U服二级抑菌药物,如对氨基水扬酸等,第五组为疗效不确切的抗结核药物,如氯法齐明、利奈唑胺等。但是,在治疗上应注意几点:一为必须了解患者的用药史,如过去用过的方案、疗效、不良反应等,有条件可开展结核菌培养,并做药敏试验,选择含3种以上敏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