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402694
大小:62.2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1
《浅谈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摘要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品味,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阅读教学是学习语文的重中之重。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关键词阅读语文教学作用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0096-02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因此,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标。特别是语文教师更应该将阅读能力作为学生的一种重要能力来培养。如何行之有效
2、开展研究性阅读教学,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难题。一、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一)多读,培养学生读与想的能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些精要篇章、典范作品要尽量指导学生多读几遍,做到熟而成诵,此时作品中的语言才能真正化为读者的语言,才能吸收其中有用的东西。前人的经验告诉我们:读书既要精专又要博览。多读只靠课本上的篇目和课堂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扩大读书的范重视课外阅读,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熟读成诵,也正强调了遍数多、篇数多,熟读一定程度后,才能达到由“量变”到”质变”,在多读中咀嚼感悟,潜移默化。(二)整体阅读,培养学生语感的能力整体阅读教学要从人们的认识
3、规律出发,先从作品的整体上去感知课文,这篇作品写了什么事情,什么物件或阐述了什么道理,而后是这篇作品的思路是怎样的,文章好在哪里,各段落的关系如何,词语如何,技巧如何,哪些词是精当之笔等等,如再继续推敲,这词语、这语气、这句式、这修辞、这句与句及段与段的关系,首尾的关系等“部分”有什么独运匠心之处,它们对这篇文章的“整体”起到了什么作用等等。在这样的思路阅读中,读者可真知词意、句意、真知修辞、表达的效果。二、朗读想象,培养学生的语感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努力激起对作品的鲜明的“内心视象”,把作品的内容清晰而具体地浮现在自己的脑海中,通过读与想的结
4、合,强化学生的语感。如教学《暮江吟》,在学生理解“瑟瑟”和“可怜”两个词后,要求学生想象这28个字构成的美丽画面:太阳快落山了,一道阳光斜照在江面上,江水通红,可被山影遮住的那一半江水却呈碧绿色的奇丽景象,夜晚,江边的草地上露珠闪闪,仿佛撤满了晶莹的珍珠,空中高悬着一弯像弓的新月。学生脑海中浮现出文字的构成的美景,自然就能体会古诗中深邃的内涵,置身于诗句所描述的意境之中,朗读自然也就有感情。三、落实“理解__分析__运用”的阅读全过程小学语文教学要向学生传授最基本的语言规则,以便于他们正确使用语言,去传送信息,表情达意。阅读则是教与学的重要手段,从教育理论
5、方面看,阅读可以分为“理解__分析__运用”三个阶段。理解是对文章内容、语言特点的掌握,即对文章所提供的信息有准确的了解和须会。分析是把阅读对象的整体分为局部,把其中比较抽象加以具体化的能力,它是对一篇文章层次思路的分析、内容要点的分析和恰当的阐释。它包括概括、筛选和评价等内容。分析能力是对理解的深化和加工,是学和用之间的关键环节,是客体向主体转化的桥梁。分析能力的差异就直接决定着阅读能力的提高。运用就是用得来的知识、方法和规律去读其它的文章,读懂生活、工作所必须的各类读物,以及进行相应的文体写作。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汇集
6、人类文明的宝库,是学生的良师益友,阅读使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在这里他们可以自在地漫游童话王国,参观未来世界,可以随时与伟人见面和英雄交谈……从而唤起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丑恶的憎恨,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插上理想的翅膀,获取奋斗的力量。只有当阅读行为融入了学生的生活,阅读行为才是有意义的,阅读才能真正成为一种可延续的生命活动。但是,阅读的成功不是一时心血来潮可以办到的。当前,不少学生急功近利,在阅读方面总是想走捷径,耍小聪明,企图读几篇文章就赶上甚至超过班上阅读能力强的同学,结果失败了,于是丧失信心,不肯再读了。因此,帮助学生认识到阅读是终身需要,应该永不停
7、辍的意义,并逐步养成持之以恒的阅读品质。五、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由于学生的个人经历、认知水平、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生阅读同一文章的感受也会出现差异,这就是阅读的个性化。它受到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和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影响。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区别对待,善处个性,引导阅读。“语言是人的个性赖以形成的最基本的因素”,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以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让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学生都能发挥特长。参考文献:[1]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
8、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2]许海英.浅谈“阅读”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