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383228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1
《让学生在“涂涂、画画”中提高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让学生在“涂涂、画画”中提高解决数学问题能力小学低年级数学所接触的数学问题有4类(加、减、乘、除),如果独立学习,作业效果还不错,但是如果把4类数学问题混合在一起让学生去解决,学生就会有些措手不及,不知运用何种方法解决。原因就是学生对这4种数学问题的含义没有真正理解。造成学生不理解的原因是因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正处在以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许多数学问题多以文字形式呈现,纯文字的问题语言表述上比较言简,枯燥乏味,至使他们常常读不懂题意,所以不能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解答。《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和应用
2、性极强的学科,在小学阶段,小学生认识水平有限,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一些抽象的文字,符号的理解可能会发生一些困难。根据其年龄特点,如果适时的让学生自己在纸上涂一涂、画一画,借助线段图或实物图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还原问题的本来面目,使孩子读懂题意、理解题意,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借助形象思维“画图”教学是渗透知识的一条事半功倍的途径。数学是一个有形象问题的学科,如何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学生喜闻乐见的有趣知识是至关重要的。因些,研究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运用“涂涂、画画”,提高解决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涂涂、画画,激发学生解决数
3、学问题的兴趣单独教学用加法或乘法解决数学问题时,学生人人学得兴致勃勃、学习热情高涨。但是如果把两种数学问题混合放在一起,大部分学生就会束手无策,不知所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学生学习热情一落千涨,学习积极性严重受到打击。如何保持学生学习热情,这需要我们另辟路径。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然而数学最本质的东西是抽象的,很多学生看到只是用单调文字叙述的数学题一筹莫展时,往往容易对数学产生厌倦,甚至是恐惧感,基于这一点,我们一定会想“如果能使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使得数学教学充满乐趣,那该多好啊!”如何使“数”添“形”,这么多年的教学经
4、历和反思,让我觉得“涂涂、画画”是很好的辅助工具。“涂涂、画画”就是数形相结合,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把“无形”的数学题变成直观的、能摸得着的“有形”材料,学生在一幅幅自画的图形中看到解题的“曙光”,慢慢解除“怕”的心理,逐渐从老师“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的良好的学习心理,有利手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从而有可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二、涂涂、画画,激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的智慧在手指上”。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利用画图这个中介辅助理解题目,在画图的过程中来展示其数学思维过程和思维火花。学生能把一些纷繁复杂的数学难题,“翻译”成图表的符号,化繁为简,使问题变
5、得井然有序。例如教学“同学们排队做操,小丽前面有9人,后面有5人。一共有几人?”时,学生一看到题目的数据及问题马上列出算式9+5=14,一共有14人。我先不急于否定学生做的对错,而是引导他们:同学们想不想画图试一试?学生一听到画图个个兴奋起来,马上拿起笔在练习本上画起来,在巡视时发现学生画得有模有样,有的用三角形表示,有的用圆圈表示。在画图过程中学生发现了自已原来的错误,这时我再次问学生“一共有多少人呀?”学生不约而同地说:“一共有15人”怎样列式?生1:9+5+1=15;生2:还可以列成9+1+5=15。师:为什么要加1?1表示谁?生:这个1表示小丽。前面9人加小丽1人再加后面5人,一
6、共15人。师:对了,同学们真聪明!以后我们遇到像这样的数学问题就可以用画图来解决。画图直观,形象,明了,学生很快就解决了问题,无需教师多讲。整个过程中,学生把文字转成图画,把图画转成思维,是一个从“外化”到“内化”来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过程。而且,小学生的思维形式正处在以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形式转化的阶段,他们抽象思维能力较弱,但好奇心较强,对具体形象的内容、新奇动人的事物比较敏感。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巧用“涂涂、画画”,将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真实鲜明的感性认识中发展智力,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地培养。三、涂涂、画画,提升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教育心理学指出
7、:“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离开教学活动过程,数学思想方法也无从谈起。可见在我们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参与就不可能对数学知识、数学思想产生体验;有了体验,思维的整合与训练的落实,数学思想才不是一种空话。课堂的最美的眼睛在学生那里。我发现10年前的课堂教师容易控制,10年后的课堂在学生思维那里,10年课堂之改变,从“为教师的设计”,走向“为学生的设计”“教师与学生共同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