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晚清翻译史》的构思

一本《晚清翻译史》的构思

ID:21381349

大小:6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1

一本《晚清翻译史》的构思_第1页
一本《晚清翻译史》的构思_第2页
一本《晚清翻译史》的构思_第3页
一本《晚清翻译史》的构思_第4页
一本《晚清翻译史》的构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本《晚清翻译史》的构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一本《晚清翻译史》的构思本文主要报告有关书写一本晚清翻译史的构思,该书是一项名为“翻译与政治:晚清翻译活动研究”的研究计划的主要成果。该计划是由香港政府研究资助局所赞助,为期2年。范围方面,这里所指的“晚清”,大概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下限延伸至“五四”运动前夕,所涉及的包括文学与非文学之翻译活动,但不包括外国传教士的翻译。原因有二,一是因为外国传教士在中国进行翻译的动机、模式以至影响,都跟中国人自己所从事的翻译活动很不同;二是这是一个很复杂而庞大的课题,应该单独处理。当然,一些协助中国人进行翻译

2、的洋传教士,例如受聘于江南制造局的傅兰雅、同文馆的丁韪良等,因为是属于中国人的翻译范围内,所以也包括在研究计划里。翻译史第一个需要回应的问题是:为什么要写晚清翻译史?我们知道,最早出版的几本中国新文学史都辟有专章讨论翻译活动。陈子展1929年的《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及王哲甫1933年的《中国新文学运动史》都设有题为“翻译文学”的一章(陈子展1929:132—163;王哲甫1933:259—279),不过,这情形在其后几十年出版的文学史里完全消失。如谢天振所说,翻译文学成为了一个“弃儿”,既不见于中

3、国文学史,也不见于外国文学史(谢天振1994:271)。但毫无疑问,大量的翻译活动确曾在中国晚清的历史时段出现过,产生过与其他文学(外国文学及本国文学)不同的翻译文学来。因此,我们必须把翻译研究视为一门独立学科来认真处理,而翻译史的书写,也能促进人们对整个人类文化的历史的重写(VanHoof1991:1)。所以,我是极为支持谢天振要撰写翻译史的呼吁的。诚然,国内学者在最近已开展了对翻译史的研究。马祖毅(马祖毅1984、1999)、陈玉刚(陈玉刚1989)、陈福康(陈福康1992)、臧克伦(臧克伦1

4、991)、王克非(王克非1997)、郭延礼(郭延礼1998)、黎难秋(黎难秋1993)、李亚舒(李亚舒、黎难秋2000)等都写出了不同的翻译史,很具参考价值,特别是在资料搜集方面,更是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至于翻译史的时限方面,毫无疑问,晚清是翻译的大盛时代,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晚清是在非常特殊的“场景”下开展翻译活动的:中国是在屡屡战败后被迫向敌人学习,从而寻求富强之道的。但那时候人们一方面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自傲自满,另一方面又要向外国人学习。这种纠缠不清的态度,使翻译成为了一种“暴力的

5、行为”(“Anactofviolence”,Hugo1865:18),一方面是用来冲击固有的文化,以求达到改良改革的目的,另一方面是要小心翼翼,避免引起过大的反应,导致强力的反弹。结果,除了“翻译场”很特别外,晚清时期的翻译模式也与众不同,很有研究的价值。此外,正由于晚清翻译是由一种政治功利主义所推动,那么,要确立晚清翻译活动的意义,便得要理解晚清翻译如何对中国产生影响。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王德威曾提出过这样的一个说法:“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王德威1996:43—50)他说的是小说创作,但在我们的

6、课题上,大概可以作以下的修改:没有晚清翻译,何来现代中国?这清楚显示了晚清翻译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值得深入处理。此外,这其实也带出了我们拟采用的理论架构:一种以译入语文化为主体的翻译研究,因为只有以此作为切入点来进行研究,晚清翻译的真正价值才可能展现出来。以译入语文化为主题的翻译现究,是一种在70年代末开始在西方出现,从比较文学研究过渡和发展过来的翻译研究。当中主要的理念是安德鲁·利弗威尔所说的“翻译并不是在真空里进行的”(“translationisnotdoneinavacuum”,利弗威尔

7、1992:14)。那就是说,无论哪一位译者,由于使用跟原著不同的语言,面对完全不同的读者群,在不同的文化范畴下运作,受到各种各样主观的或客观的环境条件所制约,因而在翻译时会有很多各种各样的不同考虑,根本不可能翻译出跟原文一模一样的译文来。因此,传统那种以原著为中心、译文是极力描摹原著的观念,根本是站不住脚的。相反来说,翻译就是对原文的重写(areanipulation)。这是伦敦大学TheoHermans教授所提出的“操控学派”(ManipulationSchool)学说(Hermans1985)

8、。换言之,译者在翻译时会对原著作出各种各样的修正、改写以及整理,希望这渗有很大“重写”成分的“译文”,能达到他原来所设定的目标。由于译者和他的译文所面对的是译入语文化和译文读者,显然,他所设定的目标、他的改写和操控,都是针对着译入语来进行,跟原文、原文文化、原文读者以至是扯不上关系的。这样的一套理论架构很能配合晚清翻译研究。如前所述,晚清翻译是由一种政治功利主义所推动,因此,当时的译者便是本着一些他们所预设的目标来进行翻译,可以想象,他们的翻译活动的整个模式都受到这些目标所制约,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