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支气管针吸(tbna)诊断后下纵膈支气管囊肿

经支气管针吸(tbna)诊断后下纵膈支气管囊肿

ID:21333622

大小:61.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1

经支气管针吸(tbna)诊断后下纵膈支气管囊肿_第1页
经支气管针吸(tbna)诊断后下纵膈支气管囊肿_第2页
经支气管针吸(tbna)诊断后下纵膈支气管囊肿_第3页
资源描述:

《经支气管针吸(tbna)诊断后下纵膈支气管囊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经支气管针吸(TBNA)诊断后下纵膈支气管囊肿宋爱玲(新疆昌吉州人民医院831100)【中图分类号】R562.lL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1-0124-02纵膈疾病的诊断是临床常见的难题之一,而后纵膈支气管囊肿临床较为罕见。经支气管针吸(TBNA)诊断后纵膈疾病是一种简单明确的办法,现报导典型病例如下:患者,男,55岁,汉族,因“刺激性干咳一年,吞咽闲难半年”入院,一周前摄CT示:后纵膈占位,考虑神经源性肿瘤。入院查体:无阳性体征。血、尿、便常规、凝血功能、肝功及血癌胚抗原、腹部B超各项检查均正常。复查CT示:后纵膈脊柱旁靠近肺门区见大小约3.2&tim

2、eS;4Cm类圆型病灶,其内可见多个点状钙化灶,CT值为39〜51μH,病灶未见明显强化,椎体骨质结构未见异常(图1)。支气管镜检查,镜下气管、左右主支气管及其叶段分支均通畅,未见异常,根据CT所见,用NA-1C-1针于右下叶背支歼口水平、7点方向(术者与患者同侧)对纵膈占位病灶行TBNA检查,进针约1.3cm,用50ml注射器负压抽吸,反复操作3次,抽出淡黄色胶胨样带血粘稠物少许(图2)。病理检查示:见小块支气管粘膜上皮,涂片见红细胞,少量淋巴细胞及较多粘液分泌物,未见癌细胞。考虑后纵膈良性肿瘤,支气管囊肿可能。故转入外科手术治疗,术中见后下纵膈右侧约6cm×4cm&

3、times;5cm囊性肿物,包膜完整,肿物和心伍紧密相连,与右下肺静脉、右下肺支气管相邻,未侵及周围组织,囊内为粘液性稠状物。完整剥离后送病理检查,病理结果为:镜下可见多发囊肿,囊肿壁被覆纤毛柱状上皮,部分囊壁粘膜变薄,覆以扁平或低立方状细胞,囊壁内含粘液腺、结缔组织及少量平滑肌,无肺泡结构。诊断:后纵膈支气管囊肿(图3)。术后恢复良好,刺激性干咳及吞咽困难等临床症状消失。讨论:支气管囊肿是一种前肠囊肿疾病,乃是呼吸系统器官在其分化过程中,因气管支气管树的某一部分向腔外异常萌生所致[1]。支气管囊肿的部位与此异常萌生相对于呼吸系统发育进展的早晚相关[2】,按其形成的部位,可作出如下的分类

4、,即纵膈型(中央型)、肺内型(周围型)及胸外型。据文献报道,纵膈型多于肺内型,肺内型多见于两下叶及右肺,约25%的成人型支气管囊肿位于肺实质内[3】,而胸外型则极少,约占1-5%。支气管囊肿患者多为青中年,一般无临床症状,在伴奋感染或压迫周围脏器时可出现相应症状。0前多数文献报导,纵膈支气管囊肿位于中上纵膈。纵膈支气管囊肿在影像学上的特点为:临近气管或主支气管,以隆突下及右侧气管旁区最多见,约一半的病例因内含浆液性物表现为水样密度,另一半由于含类粘蛋白和钙质表现出为近似软组织密度[4],极少数病例可有壳状钙化,增强扫描无强化,CT值在30〜50HU。病灶多为长椭圆形,长径平均4.2cm大

5、小,密度均匀,边缘光滑整齐,少数病例可见肿物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异位支气管囊肿因具远离支气管,位置变异性大,压迫气管、食管,血管及神经引起的临床症状较为少见,如囊液粘稠或合并冇感染,常易与肺部良性肿瘤相混淆,给诊断上带来较大闲难,常常仅凭影像学难以鉴别。可弯曲支气管镜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率。该技术不仅通过常规支气管镜下钳检或刷检有助于气管、支气管腔内病灶的诊断,而且对于气道内粘膜下肿物、腔外病灶、纵膈肿物则可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TBNA)取得标本以获取诊断,正好弥补了可弯曲支气管镜下钳检或刷检的不足,拓展了可弯曲支气管镜的应用范围。对主支气管远侧、隆突后、叶

6、隆突、主动脉弓下、前纵膈等纵膈镜的盲区,TBNA也可进行检查。该项患者病灶部位较特殊,位于后纵膈,且边缘有钙化点,CT误诊为神经源性肿瘤,经TBNA检查,吸出淡黄色胶胨样粘稠物,为临床诊断支气管囊肿提供了依据,后亦经手术证实,故胸部CT结合TBNA检查可提高纵膈疑难疾病的诊断率。图1后纵膈脊柱旁类圆型病灶图2TBNA抽出胶胨样带血粘稠物图3囊肿壁被覆纤毛柱状上皮参考文献[1】陈正光,马欣,严洪珍等.支气管囊肿的X线诊断及其组织胚胎学基础.临床放射学杂志,1995,14:154-155.[2]O’RahillyR,MullerF.Respiratoryanddlimentory

7、relationsinstagedhumanembryos:Newembryologicaldataandcongenitalanamolier.AnnOtaIRhinolLaryngol,1984,93:421.[3】孙衍庆.现代胸心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675-676.[4]GlazerHS,SiegelMJ,SagelSS.Low-attenuationmediastinalmassesonCT.AJR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