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309568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1
《谈兴趣内化为内驱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兴趣内化为内驱力【】G642【】B【】1001-4128(2011)03-0217-0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长期以来,教育界的同行们关于教学中如何激发学习兴趣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和行之有效的方法,但都是停留在外界的刺激物“激”出的兴趣。怎样把你千方百计“激”出的兴趣,固化为学生长久的学习内驱力,这不仅教学中,而且是整个教育过程中,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1教育学相关理论 1.1人本主义教育观 强调必须把学习者是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必须尊重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相信学习者能发展自己,自
2、我实现。在教育活动中,人得形成是最终“产品”,也是全部教育工作的目的。 1.2以人为本的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因素,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热情、动机,更是指丰富的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更是只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与人交往的合作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 1.3内驱力是学生认识事物的内在动力 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原理,主张“促进学生智力、道德、情感、性格
3、等整个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应当形成教学促发展和发展促教学的积极效应。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永远不能培养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热爱。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概括的说,要求人们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在知识与人之间建立起意义关系,关注人的精神转变,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享受知识,用知识发展自己,让知识回归本体、回归生活。实现内心情感的飞跃“我要学”。 2培养兴趣是基础 兴趣既能使学生
4、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在教育教学中从兴趣出发组织、引发问题,开展讨论,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现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使学生愿学、乐学、以期实现“教学促发展”的目标。 3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关键 新的课程要求我们“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文本材料之间的关系总带有一定的情感因素。以情感为纽带,使学生在情感的驱动下主动的投入到教
5、育活动中,让学生真正从内心满腔热情的投入到教育教学中,那就要达到以情促智、以智增情,享受知识。让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愿学、爱学、乐学、关键是想学。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少年,只有当他不仅努力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而且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时候;只有当他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善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简言之,就是当他为了改造自己的内心世界,完善自己而学习时,才具备了用之不竭的内驱力。 历史长河中有多少伟人和凡人所作出的不平凡的事业是靠兴趣?靠着爱好?其实质,他们都以改造自己、完善自己为第一动
6、力, 目前的主体性教育在致力于塑造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能动性的实践中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受教育者所发展的主体性仅具有对外部世界的改造能力,而缺乏对自己的内部世界进行反思和改造的品质。没有使知识成为智慧,没有理解知识对人格生成的作用,处理问题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课堂教学尽管学生的自觉主动性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但他们还是在老师的各种要求命令下经历了整个学习过程。没有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没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更不能提升学生的价值品味,变我会学为我想学、我要学。总是“作秀”的感觉。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指导,应当立
7、足于“给学生一个目标,让他们去追求,给学生留出自主的时间和空间”。教师的指导是尽可能使学生获得成功。当他们的知识没有讲完又有何妨?过程、方法的体验,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也是教学内容。不能穿新鞋走老路。回到以知识技能为本位。 真正的主体性是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作为平等的主体所进行的知识“对话”与情感沟通过程中自然生成的。在这种民主、平等、自由的交往环境中所培养的教育主体才是完整健全的主体。而不是对外界进行“窃取”与“占有”的主体。要使学生学会处理自然世界、社会世界、主观世界的关系,使他们养成对自然的依恋情感、伦理
8、精神、审美体验,对他人的尊重、理解、关爱的社会情感,对自我的反思品质与批评精神。 真正的主体学习应是一种交往过程。交往是主体以语言、符号位媒体,通过“对话”而进行知识、情感、观念、信息的交流,以形成相互“理解”与“共识”的行为。交往本身就蕴涵着主体间的自由、民主、平等精神。前苏联教育家季亚琴在分析教学的本质时指出,教育活动中的师生交往不是教育手段,不是与教学平行的过程,而是教学存在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