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普外科围术期抗生素的应用

浅议普外科围术期抗生素的应用

ID:21261107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0

浅议普外科围术期抗生素的应用_第1页
浅议普外科围术期抗生素的应用_第2页
浅议普外科围术期抗生素的应用_第3页
浅议普外科围术期抗生素的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议普外科围术期抗生素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普外科围术期抗生素的应用【普外科  普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是切口感染,其中结肠及阑尾穿孔手术切口感染率较高,可达到20%以上,因此预防并减少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有重要临床意义。笔者通过对我院2002年1月~2005年12月236例普外科围术期患者抗生素使用及切口感染相关资料进行分析,以探索抗生素在预防切口感染中的公道应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236例,男136例,女100例,发生切口感染18例,切口感染率7.63%。切口感染诊断标准参照《医院感染学》收载的诊断标准[1]。1.2方法按照不同手术切口类型将病例分为3组,再根据使用抗生素的种类、使用

2、方法及疗程不同分类。3类抗生素均为静脉给药,青霉素类以青霉素钠、氨苄青霉素为主;头孢菌素类以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第三代头孢菌素为主;喹诺酮类以诺美沙星、氧氟沙星为主。用法一组为麻醉前1h用半量,术后用半量,另一组为术后全量给药;使用时间分别为3天。1.3统计学方法3组数据采用卡方检验。同组中不同使用方法组亦进行统计学分析。2结果见表1~4。提示切口感染在不同抗生素应用时差异有明显性,同种抗生素不同给药方式及疗程不同切口感染率亦有不同。表1青霉素使用组不同使用方法切口感染率表2头孢菌素使用组不同使用方法切口感染率表3喹诺酮使用组不同使用方法切口感染率表4抗生

3、素和切口感染率比较3讨论在我国,普遍存在不公道应用抗菌药物的新题目,这些新题目导致了严重和广泛的药物不良反应,二重感染、细菌耐药性日益增加等,这种情况在基层医院的外科尤为普遍。外科切口感染因素很多,而普外科手术中腹部感染机会较多,术后感染率较高。目前一般以为术后发生感染的可能性超过5%,一旦感染引起严重后果者应预防应用抗生素[2]。因此,普外科公道的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不但能降低手术切口感染,同时也可降低其他部位的感染发生。抗生素的选择应以病原学检测及药敏试验为准,但临床工作中病原学检测存在时效性差、检出率偏低等缺陷。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时,多根据文献中经验来

4、选择抗生素。普外科进腹手术较多,切口感染致病菌以G-杆菌为主,亦有一部分G球菌。主要有大肠埃希菌、大肠杆菌、克雷伯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2],据此,普外科预防切口感染的重点应根据上述病原学特征来选择。从表中可以看出3组抗生素对预防Ⅰ类切口感染差异无明显性(P>0.05)。说明清洁手术预防性用药首选青霉素类,能获得较好的预防效果。青霉素抗菌功能可靠,不良反应小,和其他药物的相互功能少[3]。而对Ⅱ、Ⅲ类切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效果明显优于青霉素类,差异有非常明显性(P<0.01)。Ⅱ、Ⅲ类切口手术大都为腹腔中大型手术,手术复杂,持续时间长,继

5、发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目前大量探究证实,青霉素对产β-内酰胺酶细菌耐药不断升高,头孢菌素类非凡是第三代头孢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强,且具有高度的组织渗透力、抗菌谱广、有效浓度时间长等优点,预防切口感染效果较好。喹诺酮类抗生素尤其是第三代喹诺酮,亦具有较高的抗菌敏感性。有报道称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敏感[4],而这些正是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常见菌种。本文显示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类预防切口感染效果相近,无明显差异,表明喹诺酮类抗生素在普外预防切口感染中运用日益受到关注。预防用药是指在发生感染前用药,所以时间是关键,适时给药可有效杀灭侵进切口并定植

6、的细菌。对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术后感染,最佳给药时间为皮肤切开前30~60min,剖宫产手术可延迟到钳夹脐带后给药[5]。本文中的麻醉前及术后运用抗生素组切口感染率远低于术后才开始使用组(P<0.01)。另外根据手术时间是非选择抗生素亦有重要意义,对于时间短的手术,用短效抗生素(如第三代喹诺酮类)即可使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手术全过程,对于手术时间长(一般>150min),选用长效抗生素,麻醉前一次给药,无需手术中追加,血液和组织中即可保持有效药物浓度。探究表明在预计手术时间长、术后感染率高的手术中,运用半衰期长的抗生素,术前一次给药不仅可保证有效

7、药物浓度功能整个手术过程,还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提倡。总之,在围术期,公道选用抗生素,不仅可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同时对患者无论在经济或健康恢复上都大有益处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