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史记戏” 的教化功能

论“史记戏” 的教化功能

ID:21215328

大小:4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0

论“史记戏” 的教化功能_第1页
论“史记戏” 的教化功能_第2页
论“史记戏” 的教化功能_第3页
论“史记戏” 的教化功能_第4页
论“史记戏” 的教化功能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史记戏” 的教化功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史记戏”的教化功能EducationalfunctionofdramasfromShiji江君江君(1979年6月—),女,湖南长沙人,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讲师,文学博士,从事古典文学研究本文为校级课题“情、理、法的交融—从史记戏看元明清社会道德与法制状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8R003(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200)内容摘要:“史记戏”史取材于《史记》的戏剧。“史记戏”对《史记》的传播与接受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史记》中的人物故事进行连缀、补充和发挥,起到教化民众的作用。通过尊崇历史实现以史为鉴,通过重塑人物以彰显人情人性之美,通过精心布局以寄托民众

2、的理想,这些方式都实现了“史记戏”教化功能。关键词:《史记》史记戏教化功能《史记》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的集大成之作,它以其以其深刻的思想、生动的人物、严谨的叙事、杰出的语言艺术倍受历代文人学士的青睐。《史记》也是后世文学取之不尽的题材宝库,尤其是戏曲更是大量择取《史记》中的人物故事加以敷演发挥。“史记戏”对《史记》的传播和接受具有重要意义:广大下层文士艺人为了娱悦世俗、寓教于乐而编演的“史记戏”适应下层民众的需要,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清扫《史记》接受盲区。同时,“史记戏”对历史事实进行连缀、补充、发挥,使得整个人物故事完整连贯,寄寓着普通民众的愿望理想,起到了很好的教化作用。一、尊

3、崇历史,以史为鉴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视历史的民族。人们尊史的心理首先表现在对历史知识的孜孜追求。《史记》是司马迁“罔罗天下放失旧闻”,“论考之行事”,广阅“天下遗文古事”,“略以拾遗补艺”而成的“一家之言”[[]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3319],无疑是史著中的集大成之作。作为正史之首,无论是在历史材料的来源上,还是在义理思想的建树上都更具有一种内在的权威性。因此,《史记》在为后人提供基本的历史事实同时,更提供了许多人生智慧和经验教训,而取材于《史记》的“史记戏”则是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满足了下层群众对历史知识的渴求心理。大多数“史记戏”将《史记》中相关

4、人物故事搬上舞台,通过剧中角色的言语行动演绎历史事件的过程。甚至还利用剧中人物“自报家门”的方式来口述历史,满足了民众对历史知识的渴求心理。如元杂剧《周公摄政》第一折就通过周公之口追述周朝的光辉历史以及商纣无道、周朝代商的过程。很多剧作家在创作时就有彰显历史的意图,如《五鹿块》的作者许廷录在其自序中就说:“晋公子重耳事可传也,惜其无传”[[]古本戏曲丛刊五集[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因而创作此传奇;张坚在创作《怀沙记》时说“屈子独不见于传奇”,“乌可以无传”[[]清·张坚.玉燕堂四种曲[Z].乾隆刊本.]。其次是对求实精神的体认。在戏剧创作道路上,曾经出现过一股追求写实的风

5、气,写实精神一度成为衡量作品优劣的尺度。戏剧作家们抱着“聊将史笔写家门”的态度进行剧本创作,从本事考证到关目设置,从人物形象到性格特征,从舞台动作到角色语言都要求尽量符合历史的真实,不容丝毫“作假”。如《浣纱记》的作者梁辰鱼本人也是一位非常注重实地考证的作家,他创作戏曲作品时“以一书生,南游会稽,探禹穴,历永嘉、括苍诸名山而还;既又溯荆巫,上九疑,泛洞庭、彭蠡,观庐山瀑布,寻周郎遗迹。……”[[]文征明:鹿城集序]几乎是继承了司马迁著作《史记》时的实地考察精神,所以《浣纱记》除了一些小瑕疵外,基本上得到了欣赏者的首肯。第三是对历史鉴教功能的认可。自古以来以史为鉴的传统思想赋予了正

6、统史著“记功司过,彰善瘅恶”、“申以劝戒,树之风声”[[]唐·刘知几.史通[M].曲笔第二十五、直书第二十四]的重大责任,因此只有那些“关国家兴衰,系民生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28]的事件方可录入。《史记》在选择所记内容时也是“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以实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构想。戏剧史承担这种鉴教功能的文学样式之一,正如孙书磊所说的那样:“远离神话影响的经验主义是古代社会生活的主要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支持下,社会生活不断地寻找重复自己的可能。在戏剧创作中,创作者便努力将这种可能变

7、成现实。”[[]孙书磊:中国古代历史剧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3]“史记戏”很好地秉承了《史记》的这一精神,实现了以史为鉴的精神传承。如《管鲍分金记》,在其开场白“一篇肯綮”中就明言此篇传奇具有“慷慨悲歌感讽”的目的。并在全戏结尾时,感叹“人心反复若波涛,荣枯向背喧嚣。声华一旦登枢要,顿忘却寒微交好。羡德让雅存古道,投桃李报琼瑶”,极力推崇管仲与鲍叔牙这样的“金石交”,“古来纪少。岁寒松柏操,青史仰孤标”[[]分金记,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又如《范睢绨袍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