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命名方式的文化差异

汉英命名方式的文化差异

ID:21207189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0

汉英命名方式的文化差异_第1页
汉英命名方式的文化差异_第2页
汉英命名方式的文化差异_第3页
资源描述:

《汉英命名方式的文化差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汉英命名方式的文化差异摘要:姓名不仅是表征个体的符号,而且还是一种文化载体。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姓名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人们在命名时,往往要尊重特定的文化传统,同时所取的名字也传递着特定的文化信息。人的命名,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行为,文化现象。中国人的姓名与英语民族的姓名各自受着不同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影响,体现着不同的价值观和文化内涵。中国人的姓名体现着群体本位的价值取向、家族意识和伦理道德,英语民族的姓名则体现着个人主义取向,浸润着基督教的思想。人人皆有姓名,姓名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的代表符号,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身份标志。东汉

2、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以口自名。”名字是人与人交往时的称谓,具有对社会中特定成员身份识别的作用。而“人名的获得,部分是通过各人的血缘关系,部分通过一定的命名活动。”人类社会的命名活动,是一种文化行为,在不同的社会中,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体现着不同的文化内涵。1.姓氏的历史渊源姓名是一种语言符号,更是一种社会符号,一种文化符号,与一定的历史、风俗习惯、社会制度及经济结构密不可分。一个完整的姓名包括共名即“姓”,和私名即“名”。汉族和英语民族的姓氏各自体现着不同的历史与文化传统。

3、从起源上来看,中国的姓氏起源要远远早于其他国家。中国的姓萌于人类早期的原始部落,始于母系氏族的图腾崇拜。《说文解字》上说:“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从女从生。”由于同一母系的后代不能通婚,为了区分不同的婚姻集团,便产生了姓。中国一些最古老的姓,在构字上大多有女字旁,如:姜、姬、姚、嬴、姒等。这正是母系社会在姓上的遗迹。原始社会的先民认为每个氏族都起源于某一自物象,只要该氏族的始祖母与日月星辰、花草树木、牛羊犬马等接触和感应,即衍生后代,该自然物象便成为该氏族的图腾。姓氏中有一些与原始的图腾崇拜有关,如:马

4、、牛、龙、凤、熊、鹿、羊、山、花、水等。中国汉族人的姓在古代是分姓和氏的,姓和氏并非一回事。《国语》中有:“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为氏。”姓产生在前,氏产生于后。由于人口的增加,同姓者越来越多,同一氏族往往分成若干支,散居在各地。为了表示区别,又产生了氏。姓和氏的区别,除产生的时间先后不同外,姓表示血统,氏表示封地、职业;姓是用来区别婚姻,而氏则表示社会地位。南宋史学家郑樵说:“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

5、有氏,贱者有名无氏。”但是从秦代以后,姓和氏逐渐合二为一了,而一般百姓也有了姓氏。中国姓氏的有很多,主要有源于所封的国号或所封的地名,如:周、夏、殷、齐、鲁、赵、楚、屈、解等;源于先人的爵号或谥号,如:王、侯、武、文、闵、穆等;源于职业,如:屠、陶、卜、巫、贾等;以居住地为姓氏的,如:东郭、南郭、西门、柳下、柳、李等。除此之外,还有上文提到的源于原始部落图腾的以动物、植物为姓。姓在英语中称为“surname”,又称“familyname”或“lastname”。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看,英语民族的姓作为语言符号体现不出“姓

6、从女生”的文化渊源,仅体现了姓是被家族全体成员世代沿袭的家族名,并且姓是在名的基础上出现的。从“surname”的构词来看,“name”为中心词,“sur”为前缀。这一语言现象反映着特定的历史与社会现实。从历史上来看,英语民族(即以英语作为母语的民族,为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后裔,包括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人),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只有名而没有姓,《圣经》中记载的人类始祖亚当、夏娃以及其他的圣徒或人物都是有名无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的不断进步,人际交往愈加频繁,同名现象越来越成为社会交往的障

7、碍,因此客观上便需要在现有名上再加上一个名以示区别。姓最早出现在一些贵族家庭中。公元11世纪,诺曼底征服英国后,一些贵族拥有封地和爵位,开始用封地、头衔、爵位来称呼一家之主,后来世代因袭产生了姓。英语民族的姓大致有以下:由地名或地貌而来,如:London,orrison,Robinson,Davidson等;由职业而来的姓,如:Archer(弓箭手),Butcher(屠户),Carpenter(木匠),Miller(磨房主),].北京:团结出版社,2000.[2]许慎.说文解字[Z].北京:中华书局,1998.[3]金

8、乃逯.中国文化释疑[M].北京:北京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4]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5]拉里•A•萨姆瓦,里查德•E•波特.跨文化传通[M].陈南,龚光明译.三联书店,1988.[6]田惠刚.中西人际称谓系统[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