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探究中提高科学素养

让学生在探究中提高科学素养

ID:21193125

大小:4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0

让学生在探究中提高科学素养_第1页
让学生在探究中提高科学素养_第2页
让学生在探究中提高科学素养_第3页
资源描述:

《让学生在探究中提高科学素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让学生在探究中提高科学素养一、巧设认知冲突,构建探究任务——训练学生的搜集技能  本课题是教材明确要求探究的课题,也是初学物理的初中八年级学生第一次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学生在本课题之前已经认识了几种透镜,知道如何画光路图,掌握了光的直线传播以及光的反射、折射等规律。因此,首先从复习凸透镜对光的汇聚作用、三条特殊光线以及透镜成像的基本性质出发,夯实探究基础。然后通过指导学生进行两个体验性小实验让学生发现问题:放大镜并不是总是放大物体。为什么放大镜会使物体变小且倒立呢?再进一步,教师通过给定一个已知焦距的凸透镜并设定物距,示范作图成像。改变物距后让学生作

2、图,并比较两图的差异,从中引导学生初步发现“像的大小与物距有关”。那么,物距怎样变化,像的性质会发生变化呢?从而构建明确的需要探究的任务。同时,学生经历了“倾听——观察——发问——明确问题”这样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的四个重要节点都是搜集技能。这样的新课导入,就达到了训练学生搜集技能的目的。  二、明确变量关系,经历实验过程——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  在明确探究“物距变化与像的性质有什么关系”的任务前提下,将学生分组完成实验。教师可以给出一张表格如下,让学生将实验的结果记录其中,以便学生讨论分析。实验中既可让学生完成物距的三个变化范围的实验,亦可让学生按所

3、分小组各自完成其中一部分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这里学生通过“使用仪器——实验操作——读取数据”的过程,使操作技能得到了锻炼。  三、教师恰当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训练学生的交流技能  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后,通过展示图表中记录的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表述实验中看到的现象,交流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的,也可以交流实验中的感想。当然,主要的要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能说明什么?这里教师要起到掌控课堂进程的作用。  四、分析归纳比较,总结概括结论——训练学生的组织技能  这个分析过程和相应的技能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4、学生通过实验,得到了一些信息,如果不能从这些信息中提取有用的,并通过逻辑思维的加工,发现客观规律,学生的科学素养实际上是没有提高的。因此,教师在这里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我们在本课题中,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概括——总结”。具体的问题为:(1)像的正倒与物距是否有关?物距什么情况像正,什么情况像倒?(2)像的虚实与物距是否有关?物距什么情况像虚,什么情况像实?(3)像的大小与物距是否有关?什么情况放大,什么情况缩小?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发现物距变化中的两个重要节点,从而得出“焦点是虚像和实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实像的放大缩小的分

5、界点”的重要结论。这也是本节课需要探明的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时,“分析——比较——概括——总结”是学生组织技能的主要内容,也得到了训练。  五、设计拓展问题,安排自主探究——训练学生的创造技能  科学素养高低的评判标准之一就是看是否具有创造力。因而,创造力的培养对学生来说尤其重要。我们的人才不能只会模仿,要具有创造力。本课题注重并考虑了学生创造技能的训练。通过一个目前非常常见的“猫眼”这个光学元件,让学生课后去思考、猜想“猫眼”的构造。  只要我们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注重学生探究技能的训练,中学物理探究教学一定会更加有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