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数学之“动”态教学

浅谈农村初中数学之“动”态教学

ID:21189957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0

浅谈农村初中数学之“动”态教学_第1页
浅谈农村初中数学之“动”态教学_第2页
浅谈农村初中数学之“动”态教学_第3页
浅谈农村初中数学之“动”态教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农村初中数学之“动”态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农村初中数学之“动”态教学一、教师先动起来,做学生的楷模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把现代计算机技术引入教学,结合影视、幻灯、音响等先进的教学手段,而进行的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现代教学的一种趋势,它使原来“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融入图形、文字、影像、声音、动画、视讯等多种媒体,它使学生手、脑、眼、耳并用,能充分地唤起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良好教学效果。但是多媒体由于其局限性和自身的原因也具有一定的弊端,所以必须正确、合理的运用,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要爱

2、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马卡连柯说过:“教师的威信首先是建立在责任心上。”因此,教师要最大可能地及时批改作业,并写下一些鼓励性话语,用教师的行动做学生的楷模。  二、让学生巧动眼,培养观察能力  在解题教学中,要教学生审题,学会观察题目。观察题目条件的形式、特点,看是否与某公式或定理有关;观察题目的条件(已知)与结论(未知),产生类比联想;观察条件与条件、条件与结论间的联系,寻找问题的突破口。  三、让学生勤动脑,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一方面,教师要设身处地,把自己当成学生,此时正在听课,按照自己所希望老师讲解的那样来教学;另一

3、方面,在解题教学时,注重对题目的条件(已知)或结论(未知)进行发散思维训练,鼓励学生大胆地去联想、猜想,去发现或架起“已知”和“未知”之间的桥梁,找到问题的突破口。当学生的思路与教师的解法不同时,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想法,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走向成功,而不能束缚学生的思维。  四、让学生勤动口,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口头练习要设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无论问题难易,只要学生回答正确,教师都要给予肯定,以增强学生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的兴趣;对答错的学生,也不要指责,要鼓励他下次争取答对。只有这样去尊重学生,才能创造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才能提高

4、课堂质量。  五、让学生勤动手,培养笔记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解题能力  要让学生做适当的练习。初中数学教学的又一任务就是培养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只有亲自去算,才能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只有自己去证,才能锻炼逻辑推理能力。有的教学内容,要尽可能让学生做实验,实验易唤起学习兴趣,能化抽象为直观,会诱发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让学生任做一纸片三角形,然后剪下它的三个角,把顶点放在一起拼成平角。这不仅加深了对定理的理解,而且还暗示着证明此定理的方法:通过作辅助线,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搬”在一起构成平角。  六、

5、让学生作课堂小结,培养概况能力  课堂小结,通常是教师完成。其实,可引导优生来小结。教师从以下方面引导:(1)本课堂知识点;(2)与前面知识联系,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公式和定理等;(3)习题归类,指出各类题解决的方法、步骤、格式和注意事项;(4)学过的数学思想。  小结能培训学生的归纳能力,还能把厚书变薄,对增强记忆,提高学习效率都有好处。  总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这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凡是能由学生提的问题就不由教师给;凡是能由学生解的例题就不由教师答;凡是能由学生说的表

6、述不要由教师写。”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真正实施数学素质教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