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121524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9
《河中石兽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河中石兽导学案 第二十五课 河中石兽 导学目标 1.阅读课文,概括大意,理解课文的中心意思。 2.理解文中寻找石兽的不同方法。 自主预习 一、字词积累 1.易读错的字 圮(pǐ)曳(yè)棹(zhào)杮(fèi)湮(yān)溯(sù)啮(niè)臆(yì) 2.重点实词 (l)僧募金重修(募集) (2)众服为确论(精当确切的言论) (3)曳铁把(拖着) (4)尔辈不能究物理(你们) (5)凡河中失石(凡是,所有的) (6)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本义是咬,文中义是侵蚀、冲刷) (7)可据理臆断欤(主观地判断
2、) (8)如是再啮(像这样) (9)遂反溯流逆上矣(逆着水流的方向走) (10)然则天下之事(既然……那么) 3.一词多义 4.通假字 (l)曳铁钯(“钯”同“耙”,整地的农具) (2)不亦颠乎(“颠”同“癫”,疯狂) 5.词类活用 棹数小舟(掉,名词用为动词,划船) 6.古今异义。 (l)干:古义:岸;今义:不潮湿。 (2)阅:古义:经过,过了;今义:阅读。 (3)物理:古义:事物的道理、规律;今义:一门学科。 (4)是:古义:这;今义:表判断的动词。 (5)已:古义:停止;今义:已经。 二、文化常识 作家作
3、品 纪昀,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问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遣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三、结构思路 第一层(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寻十余里,无迹):交待石兽沉人河中的地点和第一种寻找方法。 第二层(一讲学家设帐寺中……不更颠乎):三种不同的寻找方法。 第三层(如其言……可据理臆断欤):由事而理,点明遇事不
4、能“据理臆断”,深化主题。 课堂导学 【导学探究】 问题一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l)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3)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4)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5)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问题二 请补充下表,并分析各种方法的优劣。 寻找经过人物寻找的地点结果 第一种僧①不可得 第二种②顺流而下③ 第三种④原地沙下⑤ 第四种老河兵⑥果得于数里外 第一种:没考虑________________的关
5、系; 第二种:只考虑了流水,没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种: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______________。 第四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 及相互关系。 探究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你认为本文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当堂达标】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l)二石兽并沉焉( ) (2)尔辈不能究物理( ) (3)盖石性坚重( ) (4)求之下流,固颠(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6、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是非木杮如是再啮 B.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C.一老河兵闻之当求之于上流D.山门圮于河霜叶红于二月花 3.下列语句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一寺临河干 B.曳铁把 C.不亦颠乎 D一讲学家设帐寺中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义和今义相同的是( ) A.但知其一 B.是非木杮 C.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D.一讲学家设帐寺中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6.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15字以内) 课后提高 一、积累运用 1.“斗酒诗百篇”是指
7、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__________请你写出本学期你学到的他的一首诗。 2.短文修改。 ①人活着要吃饭,人活着也要读书;吃饭是人的本性,读书也是人的本性。②读书可以有目的地读,也可以无目的地随便翻翻。③书海无边,只能有选择地读一些代表作。④读得好不好,要看_________(实验、实践、实力)。⑤读死书,死读书,结果造就了两脚书橱,“百无一用是书生。”⑥但是如果是个“读书种子”,带着乐趣读书,就能兴味盎然地吸收书中,长成大树,成为栋梁之材 (l)文中第⑤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写出修改方法。 (2)从第④句的括号内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